(共52张PPT)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情真意切释猜嫌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林黛玉 薛宝钗
晴雯
香菱
画: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wěng)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画: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
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不论贵为皇妃,还是贱为奴隶;
不论愤世嫉俗,还是恪守礼教;
不论蹈身槛外,还是顺天从命;
不论温和静淑,还是旷达不羁,
最终都逃脱不掉悲剧的结局。
(哭)
(悲)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
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丰富性多元性。 (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封建末世无可挽回的崩溃趋势)
艺术结构的严密性。 (极为严密的网式结构、前五回的艺术提示、宝黛爱情悲剧之线与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互相连接互为因果交叉递进)
人物刻画的逼真性。 (生活细节、追踪蹑迹)
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曹雪芹, 清代大文学家,我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坛巨匠.
主题和人物形象
《红楼梦》描写贾宝玉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现实内容,揭示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围绕着爱情婚姻悲剧,同时铺开一个由许多有关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展示渐趋崩溃的社会的真实内幕。贾宝玉、林黛玉等人 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追求,反映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闪烁着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它与封建主义冲突所造成的悲剧,生动地表明封建社会的不合理,使读者预感到这个社会已日暮途穷,走向灭亡。
贾宝玉形象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
林黛玉形象: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衰微的封建家庭。祖上曾封列侯,到她父亲一代便已不能袭爵,父亲是科甲出身,官做到巡盐御史。林家支庶不盛,门庭单薄。林黛玉没有兄弟姐妹。母亲的早逝使她从小失去母爱,同时也使她没有像一般大家闺秀那样,从母亲那里受到礼教妇德的熏陶和训练。父亲请了家塾先生教她识字读书,又因她身体怯弱,课读也就不甚严格。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爱自己之所爱,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这种性格最不宜寄人篱下,可是她因父母相继去世,偏偏不得不依傍外祖母家生活。她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使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使她用真率与锋芒去抵御、抗拒侵害势力,以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这个恋爱在两个层次上与封建主义发生矛盾:
薛宝钗形象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母亲是金陵王家的小姐,外公曾主管皇家外事贸易,舅舅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做到九省都检点,是朝中拥有军权的势要人物。薛家是商人与贵族的结合,既有注重实利的商人市侩习气,又有崇奉礼教、维护封建统治的倾向。薛宝钗幼年丧父,兄长薛蟠是个没有出息的酒色流氓。薛家虽富却不贵,薛蟠打死人命要逃脱法网,就不能不依仗贾家、王家政治势力庇护。薛家由于后继无人,和贾家一样也面临着败落的危险。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薛宝钗秉赋着与林黛玉截然不同的性格特质。她们同样都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
《红楼梦》知识小测试
1、黛玉是贾母的 A.孙女 B.女儿 C.外甥女 D.外孙女
2、王夫人是黛玉的
A.舅妈 B.嫂子 C.姑妈 D.外婆
3、黛玉和宝钗是
A.表姐妹 B.没有血缘关系 C.堂姐妹 D.亲姐妹
4、“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第三回)这是黛玉进府的一段。请判断,来人是
A.王夫人 B.贾探春 C.贾宝玉 D.王熙凤
√
√
√
√
5、“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首《西江月》说得是 A.贾雨村 B.贾政 C.薛蟠 D.贾宝玉
6、有一次史湘云劝宝玉会官员,谈仕途,被宝玉抢白,并说有一个人从不说这种混账话,这个人是 A.袭人
B.黛玉
C.宝钗
D.探春
√
√
7、“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这诗句摘自林黛玉的
A.《葬花辞》 B.《哭花阴诗》 C.《桃花行》 D.《咏白海棠》
√
8、在大观园里,宝玉、黛玉共同为一本书吸 引,两人一同欣赏,这本书是
A.《牡丹亭》
B.《西厢记》
C.《诗经》
D.《唐诗三百首》
√
9、“两弯似蹙非蹙卷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描写的是 A. 贾迎春 B. 李纨
C. 林黛玉 D.薛宝琴
10、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罕言寡语,安分随时”,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她是
A.袭人 B.黛玉
C.宝钗 D.探春
√
√
林黛玉和薛宝钗——红楼群芳中异彩高标的两奇葩
请谈谈你所了解的林黛玉和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林黛玉
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敏慧真纯,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封建势力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魂归离恨天”。
金陵十二钗之————薛宝钗
薛姨妈的女儿,家富貌美,举止娴雅。她恪守封建妇德,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被贾府认定与宝玉是“金玉良缘”。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骗娶薛宝钗为妻。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请说说:
你印象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之间的关系如何?
回目: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比喻情投意合的知心朋友
知心话。《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情真意切释猜嫌
文题:
情真意切释猜嫌
问题:
一、“猜嫌”从何而来?
二、如何“释”?
三、怎见得“情真意切”?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回)
薛宝钗进贾府(第四回)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红楼梦》第五回
林黛玉 薛宝钗
身体:
性格:
心情:
表现:
“望候”
“体谅”
“都不苛责”
素犯嗽疾,今秋加重
“禁不得一些委屈”
“闷”“厌烦”
“接待不周,
礼数粗忽”
林黛玉 薛宝钗
心灰意冷——
“不中用” “死生有命”
感动——
素日误解对方
前日得教导宽容
今日明白知音
袒露心扉诉“心里的烦难”
寄人篱下的辛酸
伶仃孤女的凄凉
一无所有的难堪
希望日后多来往倾谈
说病问医
同情怜惜
提出建议——
“燕窝粥”
推心置腹——
“我也和你一样”
“也算同病相怜”
生性孤傲,却坦率认错,可见实在是被对方折服了。
禀性高洁,此番却坦陈寄人篱下的痛苦心声,多么难得!
时时宽容大度
处处关心体贴
语语设身处地
真诚能释猜嫌
林黛玉________薛宝钗
请回答:
你觉得她们是势不两立的“情敌”吗?薛宝钗是破坏宝黛爱情的罪魁祸首吗?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落了片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请思考:
你觉得曹雪芹笔下这“两奇葩”仅仅只是庸俗的“三角恋爱”中可怜的角色吗
周汝昌,我国著名红学家。他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cctv-10
2003年11月05日
《百家讲坛》栏目
新解《红楼梦》节目
周汝昌答疑《红楼梦》(下)
主持人:
在这一期节目里,周老先生主要针对《红楼梦》人物与广大的红学迷们展开对话。红学迷们想请教问周老怎么看待林黛玉和薛宝钗,比较喜欢谁?要是在现代社会中,后者是不是比前者的生存能力要强?
周老认为——
我们首先要抛开一个观念的影响,不要把这么一个伟大深刻的作品引向了一个狭小庸俗的小悲剧(钗黛争婚,二女一男,家长在旁边使坏),这么重新思考一下:为什么《红楼梦》第五回中,这些女儿都入薄命司?书里叫做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为什么这样?他为了普天之下广大妇女的不幸命运而写书而流泪,至于小女儿个性不同,有点你长我短,吵吵小架,这个是很不稀奇的。当我们把那一大套都抛净了,重新再读《红楼梦》的时候,你再体会那个美,那个人和人的关系,真是博大精深,每一个女儿,她的长处短处,都很可人很可爱。
(周汝昌评说四十五回后面部分)
宝钗走后,晚上下起了雨,林黛玉非常寂寞伤感,写了《秋窗风雨夕》。没想到,宝玉来了,风雨故人来。注意,宝玉是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打着伞提着明瓦灯,来到潇湘馆的。后来有蘅芜苑的一个丫鬟,也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来,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说:“这比买的强。姑娘说了:姑娘先吃着,完了再送来。”你看,碧伞红灯,那个诗情画意。油漆伞是绿的,提的灯是红的,在小雨中渡过沁芳桥。想想那意境。我说句冒昧的话,这才是《红楼梦》的精华。你们读《红楼梦》注意这些地方了吗?那个美那个境界。
品味经典
提升鉴赏品位
享受阅读
翱翔美的天地
黄蓉笑盈盈的托了一只木盘出来, ……只见一碗是炙牛肉条,只 不过香气浓郁,尚不见有何特异,另一碗却是碧绿的清汤中浮着数十颗殷红的樱桃,又飘着 七八片粉红色的花瓣,底下衬着嫩笋丁子,红白绿三色辉映,鲜艳夺目,汤中泛出荷叶的清 香,想来这清汤是以荷叶熬成的了。 ……洪七公闭了眼睛,口中慢慢辨味, ……睁开眼来,见黄蓉正竖起了大拇指, 不由得甚是得意,笑道:“这碗荷叶笋尖樱桃斑鸠汤,又有个甚么古怪名目?”黄蓉微笑 道:“老爷子,你还少说了一样。”洪七公“咦”的一声,向汤中瞧去,说道:“嗯,还有 些花瓣儿。”
黄蓉道:“对啦,这汤的名目,从这五样作料上去想便是了。”洪七公道: “要我打哑谜可不成,好娃娃,你快说了吧。”黄蓉道:“我提你一下,只消从《诗经》上 去想就得了。”洪七公连连摇手,道:“不成,不成。书本上的玩意儿,老叫化一窍不 通。”黄蓉笑道:“这如花容颜,樱桃小嘴,便是美人了,是不是?”洪七公道:“啊,原 来是美人汤。”黄蓉摇头道:“竹解心虚,乃是君子。莲花又是花中君子。因此这竹笋丁儿 和荷叶,说的是君子。”洪七公道:“哦,原来是美人君子汤。”黄蓉仍是摇头,笑道: “那么这斑鸠呢?《诗经》第一篇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 以这汤叫作‘好逑汤’。”
——《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
品味经典
提升鉴赏品位
享受阅读
翱翔美的天地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