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能力提升卷
一、单选题
1.在三个完全相同的量杯中盛有水,将质量相同的铝块、铁块、铜块(铝<铁<铜)分别放入三个量杯中,液面恰好相平。请你分析一下,原来三个杯子中盛水最多的量杯是( )
A.放铝块的量杯 B.放铁块的量杯 C.放铜块的量杯 D.原来盛水就一样多
2.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103kg/m3、ρ铜=8.9×103kg/m3、ρ铅=11.3×103kg/m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铅球是空心的 B.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铅球是空心的
C.可能铅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3.如图a所示,一杯中已经装有的某种液体,打开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与从龙头中流出的液体体积V关系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质量为90g B.杯中液体密度
C.此杯子的容积为 D.当时,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70g
4.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块A的密度为
B.金属块A的密度为
C.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m3-m2+m):(m2-m1+m)
D.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m2+m-m3):(m1+m-m2)
5.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探放在己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3:2 B.4:3 C.2:3 D.1:2
6.把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倒满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甲杯中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两烧杯中液体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两烧杯液体的总质量为m,则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
A.m甲>m乙 B.m甲<m乙 C.m甲=m乙 D.m=(m甲+m乙)
7.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则容器质量及甲、乙两种液体密度之比( )
A.40g 2:3 B.40g 3:2
C.60g 2:3 D.60g 3:2
二、填空题
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
9.物体a、b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a_______ρb(选填“>”“<”或“=”);若把a,b两种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10.某轿车外壳全部用钢板制作需要钢材240kg,若保持厚度不变,改用密度为钢密度的新型塑料制作,可使轿车质量减少______kg;由于轿车有些部件仍需钢材制作而只能换掉的钢材,厚度仍保持不变,则需此新型塑料______kg。
11.在底面积为S的薄壁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0,如图所示:再将一金属球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为h1,最后将该金属球取出放入水中,空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待金属球沉底后测出水的深度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______。
三、实验题
12.小张和小夏想知道某品牌酱油的密度,为此他们到学校实验室向老师借了相关器材,各自完成了实验。
(1)小张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将相关内容补全: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___________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B.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17g。
C.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其总质量为_________g。
D.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放在水平台上的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底部________(选填“相平”或“垂直”),其体积为________cm。
E.所测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
(2)实验老师指出小张的方案所测出的酱油密度偏差较大,并提醒小张把步骤BCD的顺序调整下更合理,则BCD调整后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
(3)小夏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将相关内容补全: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一标准铜块的重力G。
②用一瓶子装满酱油,随后用瓶盖盖上瓶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瓶子总重力G1。
③拧开瓶盖,小心将标准铜块浸没在瓶内的酱油中。酱油不再溢出后盖上瓶盖,用抹布擦干瓶外壁的酱油后,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瓶子总重力G2。
④已知标准铜块的密度为ρ0,则所测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用步骤中已有物理量、相关常数的字母表示)。
(4)小夏实验完成后整理器材时发现她所用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指针正好在0.2N处(其它均正常)。种情况对重力测量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对酱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3.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好奇的小李同学想知道老师所用粉笔(由均匀材质制成)的密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1)把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上,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横梁平衡。
(2)小李把10支粉笔放到调好的托盘天平上,当天平再次平衡,右盘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则每支粉笔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小李把一支粉笔用一层保鲜膜紧密包裹好放入水中(保鲜膜的体积忽略不计),发现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用水、小金属块、量筒和细线测量粉笔的体积,如图丙,测得粉笔的体积为________cm3,则粉笔的密度为_______g/cm3,粉笔越写越短后密度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李把一支同样的粉笔直接放入量筒,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一瞬间,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按这种方法测得的粉笔体积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测得粉笔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简答题
14.有一个用银铜合金(合金的质量等于组成合金的两种金属质量之和,合金的体积等于组成合金的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制成的工艺品,请你自选器材,想办法测出该工艺品含银的体积,请写出测量方法和银体积的表达式.(该工艺品放不进量筒,能放进大烧杯)
五、综合题
15.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世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实现低碳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一直主张“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目前,我国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方面发展最快、最具潜力.
(1)你认为利用太阳能有哪些好处? .
(2)太阳能路灯已成为许多城镇、乡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图1所示).太阳能路灯的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由晶体态硅制成的,其主要材料是
A.磁性材料 B.纳米材料 C.半导体 D.超导体
(3)为了进一步利用太阳能,人们正在研发太阳能电动车.图2是太阳能电动三轮车,车子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将 能转化为 能储存在太阳能电池中,电池再给三轮车的电动机供电.制造太阳能电动三轮车车架有各种不同的新材料,部分材料的技术指标如表所示:
材料技术指标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强
较弱
较强
强
密度/(kg m﹣3)
7.9×103
3.0×103
4.5×103
1.6×103
若让你设计制造强度高并且轻便的三轮车,你选择表中的 材料,若车架的体积约为5×10﹣3m3,车架的质量是 kg.
16.自行车有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及休闲自行车。公路有行车是指在公路路面(或人为硬化道路,或砂石路)上使用的自行车车种,可用于公路自行车竞赛。为了使骑行达到高速,要求车身重量较轻而风阻较小。
(1)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下表中最理想的材料是 ______________ ;
材料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强 较弱 较强 强
密度(kg/m3) 7.9×103 3.0×103 4.5×103 1.6×103
(2)某品牌公路自行车的质量为14.6kg,其中橡胶占总体积的1/3,其余部分为铝合金。已知自行车所用铝合金的质量为12kg,则橡胶的密度是多少kg/m3?
(3)若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1.C 2.D 3.D 4.A 5.B 6.B 7.A
8.78 9.< 1.25
10.210 24 11.
12.游码 左 57 相平 40 1×103 CDB 偏大 偏小
13.水平桌面 右 3.84 6 0.64 不变 偏小 偏大
14.
测量方法:①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②将大烧杯适当倾斜后装满水,将工艺品慢慢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收集从烧杯中溢出的水,读出其体积。
由可得:
,
整理得:
,
表达式:
。
15.(1)无污染、环保、可再生;(2)C;(3);
(4)光;电;碳纤维;8
16.碳纤维
橡胶的质量
橡胶的体积
则橡胶的密度
(3)由可得,若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时,其质量:
则自行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