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念奴娇:词牌名。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解析题目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初读感知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
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来被人们称道,请问它好在哪里?
“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江水滔滔东流而去,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
"浪淘尽"一词既形象又传神的抓住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度凝炼地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
虚实结合
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
表达了作者对往昔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
赏析上阙
乱石:山崖的险怪
穿空:山峰的高耸
惊涛:巨浪的汹涌
拍:怒涛的力度
卷:波涛的强劲有力
夸张
比喻
拟人
视觉
听觉
雄伟壮丽、气势恢宏
江山如画
经典赏析: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意境?
穿:
山崖
陡峭
高峻
拍:
波涛力度
之大
卷:
波涛气势之大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研读下阕,思考:
1、词的下阕是怎样刻画周瑜形象的?
2、三国时代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赏析下阙
小乔初嫁了
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才干出众
羽扇纶巾
_______
从容娴雅儒将风度
谈 笑 间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指挥若定从容破敌
_______
_______
1、词的下阕是怎样刻画周瑜形象的?
“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
“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娴雅,一派儒将风度。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
小乔初嫁距赤璧之战十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形象。
黄州
惠州
儋州
45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59岁被贬惠州
62岁被贬儋州
66岁卒于常州
常州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2.三国时代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
才华横溢的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文
“唐宋八大家”
诗
“苏黄”:苏轼 黄庭坚
词
“苏辛”: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
书、画
“宋四家”: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作家经历--“乌台诗案”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相关背景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苏轼
周瑜
苏轼
周瑜
周瑜、苏轼之对比
24岁,迎娶小乔,婚姻幸福
家庭
46岁,妻子逝10余年,生活困顿
家庭
东吴大都督,赤壁大战获胜
事业
被贬黄州,曾险些丧命
事业
2.三国时代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黄州惠州儋州,州州
失意
生活
年龄
34
47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
基调
奋发得意
失意
周瑜 苏轼
对比当中,感叹自我
表达了对周瑜的缅怀敬仰之情
对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感慨。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黄州惠州儋州,州州
失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从愤懑走向平静的自我排解。 消极苍凉,难掩豪放旷达。
景
赤壁
描壮观之景
人
周瑜
怀英豪之人
情
苏轼
抒未酬之壮志
豪放之气
【归纳总结】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
总结
练习及作业
苏轼
课堂检测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1.背诵本词。
2.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预习下一课。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