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9年级上册 第二章 填空题
一、金属材料
1.(2021九上·温州期中)2021年7月在东京举行第32届夏季奥运会。如图所示是东京奥运会的金牌,依照国际奥委会宪章规定,金牌是92.5%的纯银,其余为纯金的材质电镀在表面。
(1)该届奥运会金牌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金牌放在空气中是不易锈蚀,是金和银的 。
(3)奥运会金牌不是合金,依据是 。
2.(2021九上·宁波月考)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金属。
(1)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 的性质;
(2)铁制品易锈蚀,工厂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2021·余姚模拟)垃圾分类回收是保护环境、防止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举措。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写出1种即可):
(2)为比较铝和铁的金属活动性,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将铝和铁分别放入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请判断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 ____。
4.(2021九上·台州期中)Mg—Ni合金具有很强的捕捉氢的能力,其捕捉原理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氢分子在合金中先分解成单个的原子,而这些氢原子便“见缝插针”般地进入合金原子之间的缝隙中,外在表现为大量“吸收”氢气。
(1)Mg—Ni合金从分类上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Mg—Ni合金捕捉氢气的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利用Mg—Ni合金的这一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5.(2021九上·乐清月考)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迹,用手去接触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溶液就跟汗迹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加入硝酸溶液,氯化银 (填“会”或“不会”)溶解,但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氯气和一种金属,该金属物质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该金属颗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增多,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从而显现出黑色的指纹线。
6.(2021九上·温州期中)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②静置片刻后,往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上层清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BC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7.(2021九上·杭州期中)将形状相同、质量相同的A、B两种活泼金属薄片(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同时放入足量的盛放稀盐酸的烧杯中,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A,B两种金属的活泼性比较强的是 ;(填“A”或“B”)
(2)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大的是 ;(填“A”或“B”)
(3)如果A和B对应的金属有:①Mg和Fe②Zn和Fe③Zn和Cu,则A、B可能是 (填序号)。
8.(2021九上·杭州期中)为了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必须将铁钉打磨光亮,实验①中,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部位是 。
(2)要得到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应对比的实验组合是 ;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 接触;对比实验①和④,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9.(2021九上·杭州期中)从古代到现代,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请回答:
(1)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将铁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铜单质,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现代社会,玻璃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材料,SiO2是生产玻璃的原料之一。SiO2属于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10.(2021九上·台州期中)如图1,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铜丝缠着镁条伸入图1中的装置甲中,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的200mL稀盐酸(足量)中。该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过程绘制的标准状况下 产生的气体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
(1)在 OA、AB、BC 三段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原因是 。
(2)如果将铜丝一起浸入稀盐酸中,则最终产生氢气的体积将 224 mL。(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2021九上·平阳月考)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 元素。(填写元素符号)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有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4=Cu + FeSO4 , 反应生成物中盐的中文名称为 。
12.(2021·浙江模拟)铜、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
(1)“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 。
(2)用等质量的锌、铁、镁三种金属分別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曲线X、Y、Z分别表示锌、铁、镁的反应情况 B. 反应后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
C. 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 D. 三份盐酸均反应完
13.(2021九下·金华月考)某科学小组向一定量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然后过滤,并对滤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1)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的成分是________。
(2)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14.(2021九上·兰溪月考)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小杨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请回答:
(1)根据整个实验方案判断氢氧化钙不存在的原因:除了氢氧化钙溶解度小会产生白色沉淀外,还有 。
(2)根据实验中的现象,能否确定固体粉末的组成 若能请写出各成分的化学式;,若不能,在原来实验基础上,对上述方案中的试剂做一改进 。
三、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15.(2021九上·温州期中)铜是常见的金属,冶炼铜的方法有多种。
(1)湿法炼铜中的一个环节是铁和硫酸铜的反应,产生红色固体物质覆盖在铁表面。写出产生上述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实验室可采用氢气和氧化铜反应制取金属铜,是因为氢气具有 性。
16.(2021九上·台州期中)如图是时下流行的自热米饭,它带有一个发热包,发热包主 要成分有生石灰、碳酸钠、铁粉、镁粉等。发热过程无污染, 成本低廉,但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1)饭盒的材料采用 PP 五层复合膜,热传导较快,保鲜度高。据了解,PP 五层复合膜是一种食用塑料,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使用时将发热包放在饭盒底部,加入适量水,在 3-5 秒内即刻升温,温度高达 150 ℃以上,蒸汽温度达 200 ℃,很容易将生米做成熟饭。加热的原理是: 。
17.(2021九上·浙江月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广泛使用医用口罩和“84”消毒液进行防护。
(1)口罩的防护原理与科学中的 (填实验操作名称)相似。
(2)医用口罩原料主要是聚丙烯,N95口罩实际上就是用聚丙烯无纺布SMMMS制作成的能过滤95%微细颗粒的5层口罩,聚丙烯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医用酒精与次氯酸钠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二者混合能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7NaClO=5NaCl+2X+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18.(2021九下·秀洲月考)我国研发的“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1)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这种物质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Bi2Te3中碲(T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Bi2Te3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9.(2021九下·慈溪月考)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
(1)谣言一:水变成汽油。汽油含C、H、O等多种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2)谣言二:塑料做成“大米”。塑料是一种________(填“合成”或“天然”)材料。将大米和“塑料大米”分别在蒸发皿中加热,大米变黄、变焦、有米香味,而“塑料大米”加热后变成粘稠的液体。
(3)谣言三:用棉花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饼”。肉松是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棉花时闻到烧纸的气味,点燃肉松时闻到________的气味。
20.(2020九上·温州期中)如图是一种照明用的台灯。
(1)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3)灯座材料是聚苯乙烯,化学式:(C8H8)n,这一类含碳化合物属于 化合物。
21.(2020九上·余杭期中)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铂催化剂,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下图是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造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
(1)根据上图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使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生成物甲醇属于有机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
(2)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如果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尿素[CO(NH2)2] B.葡萄糖(C6H12O6) C.甲醛(CH2O)
22.(2017九上·台州期中)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高锟获奖,是因为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提出用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
(1)光纤这种材料属于 . (填写编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纳米材料
(2)光纤的质量要求极严.目前使用的光纤是纯度极高的超纯SiO2 , 其制造时的反应原理是:SiCl4(气)+O2(气) SiO2(固)+2Cl2(气)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23.在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发、制造和使用中,有涤纶、腈纶等各种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制成的五彩缤纷的衣料;有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轴承以及刀具等所用到的各种 (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在农业生产中,化肥通常可分为氮肥、 和磷肥。肥田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铵,它属于 肥。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纯碱 石灰石 石英,反应原理是碳酸钠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别跟石英反应生成硅酸盐(CaSiO3).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四、物质的分类
24.(2021九上·浙江月考)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展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请用序号填空)
①大理石②液氧③洁净的空气④铜丝⑤冰水混合物⑥二氧化碳⑦氖气⑧澄清石灰水⑨氯化亚铁⑩硫酸铜晶体
25.(2021·衢州)从生活经验到定性实验,再到定量实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材料一:公元前,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
材料二:17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18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珠。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混合”后的物质,其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
(2)材料三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处填________。
26.下列物质:①石墨;②食盐;③甲烷;④千冰;⑤空气;⑥熟石灰;⑦高锰酸钾;⑧水银,指出其类别,并将物质的序号填写在各类别的横线上。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有机物: ;碱: 。
27.(2021八下·西湖期中)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化合物的是 , 混合物的是 ,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28.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是重要的科学学习方法。如图是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关系图。
(1)物质F是一种盐酸盐,其化学式是________。
(2)物质C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五、材料的利用和发展
29.(2021九下·诸暨期中)制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下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 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过滤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吸附的HCl和__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Ⅱ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0.(2020九上·诸暨期中)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最初输水管材用铸铁,目前多用塑料管和塑料金属复合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下列管材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2)锰(Mn)钢属于铁合金,可用于制造钢轨。已知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与锌之间,如果用实验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所给试剂组合能够达到目的是 (填字母)。
A.Fe、Mn、CuSO4溶液
B.Fe、Mn、MgSO4溶液
C.Fe、Mn、ZnSO4溶液
D.Cu、FeSO4溶液、MnSO4溶液
31.(2018九上·湖州期中)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金属制品,利用其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A 图中用到的合成材料是 。
(2)铁制水龙头易生锈,写一条能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
六、物质的转化
32.(2021九上·杭州期中)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钡、硫酸铵、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取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②过滤后,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③另取少量固体混合物,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据此推断: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 ;可能含有 。
33.(2021九上·杭州期中)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的20% 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后将左边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有 。
34.(2021九上·乐清月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废旧干电池中有锌皮、铜帽(含金属Cu和Zn)、石墨、MnO2、NH4Cl等,若将生活中废旧干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因此将废旧干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尤为重要。如图是回收废旧干电池成分的主要流程图(部分物质已略去)。
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设备1中回收得到的非金属单质是 (填物质名称)。
(2)流程中B溶液的溶质有H2SO4、 。
(3)写出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5.(2021九上·义乌月考)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字母)。
A. 碳酸钠 B. 硫酸钠 C. 硝酸钡 D. 氢氧化钠
36.(2021九上·台州开学考)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气氧化物 Fe(OH)3 cu(OH)2 Mg (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4.2 8.6
完全沉淀的pH 3.2 6.7 11.1
(1)溶液A中共含有________种阳离子;
(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______ __;
(3)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7.现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为一种碱。如图表示无明显现象的是A、B、C的溶液两两反应的实验现象。 请根据有关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为________,D物质为________。
(2)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
(3)A溶液与洁净的铁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__ 。
38.(2021·鄞州模拟)现有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 ______。
(2)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 ____。
(3)步骤②和步骤④不可以颠倒,理由是___ _____。
39.(2021·瓯海模拟)实验室中有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2CO3和稀硫酸H2SO4中的一种。某兴趣小组为了鉴别,将三种溶液分别滴入标有序号1、2、3号的三支试管中,进行甲、乙实验:
甲实验:根据现象,可鉴别出1号试管中的溶液;
乙实验:观察到2号试管中有白色沉淀。
(1)1号试管中的溶液是________;
(2)步骤乙中,2号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_。
40.(2020九上·临海期末)某同学为了制作“叶脉书签”,用A、B两种固体(一种是盐,另一种是碱)配制了浸泡树叶的混合溶液,A、B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存在如图关系:
(1)A的俗称是________。
(2)反应①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金属材料
1.【答案】 (1)混合物(2)金属活动性弱(3)金镀在纯银表面,没有熔合在一起。
2.【答案】 (1)导电性(2)Fe2O3+3H2SO4=Fe2(SO4)3+3H2O
3.【答案】 (1)铁制外筒(或铝合金内筒)(2)不合理;铝和空气中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4.【答案】 (1)混合物(2)化学变化(3)储存氢气
5.【答案】 AgNO3+NaCl=AgCl↓+NaNO3;不会;单质
6.【答案】 (1)部分沉淀溶解,产生气泡(2)碳酸钙、硫酸钠、硝酸钡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7.【答案】 (1)A(2)A(3)②
8.【答案】 (1)乙(2)①②;水;盐溶液能加快铁钉的锈蚀
9.【答案】 (1)置换反应(2)氧化物
10.【答案】 (1)AB;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2)等于
11.【答案】 (1)Hg(2)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硫酸亚铁
12.【答案】 (1)水和氧气(2)B,C
13.【答案】 (1)Ag(2)Mg(NO3)2、Zn(NO3)2、
14.【答案】 (1)氢氧化钙与碳酸钠会产生白色沉淀,不共存(2)不能将硫酸改成稀硝酸
三、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15.【答案】 (1)Fe+CuSO4=FeSO4+Cu(2)还原
16.【答案】 (1)有机物(2)反应放热
17.【答案】 (1)过滤(2)有机物(3)NaHCO3
18.【答案】 (1)有机物(2)+3价 /+3/正三
19.【答案】 (1)元素(2)合成(3)烧焦羽毛
20.【答案】 (1)①②④(2)延展(3)有机
21.【答案】 (1)A(2)A
22.【答案】 (1)B(2)置换
23.【答案】 合成;金属;钾肥;氮;Na2CO3+SiO2 Na2SiO3+CO2↑;CaCO3+SiO2 CaSiO3+CO2↑
四、物质的分类
24.【答案】 ④;②⑦;①③⑧;⑤⑥⑨⑩
25.【答案】 (1)化合物(2)等于或=或相等于
26.【答案】 ②⑤;①⑧;④;②⑦;③;⑥
27.【答案】 A;D;BCE
28.【答案】 (1)FeCl3(2)4Fe(OH)2+O2+2H2O═4Fe(OH)3
五、材料的利用和发展
29.【答案】 (1)2Mg+SiO2 Si+2MgO(2)MgCl2
(3)置换反应;防止硅被氧化或防止氢气高温时遇氧气爆炸(合理即可)(4)HCl
30.【答案】 (1)AB(2)C
31.【答案】 (1)B;塑料
(2)涂一层油漆
六、物质的转化
32.【答案】 硫酸铜、氯化钡、硫酸铵;氯化钠
33.【答案】 (1)氯化钙溶液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溶液变浑浊(2)NaOH和NaCl
34.【答案】 (1)石墨(2)CuSO4 ZnSO4
(3)Zn+H2SO4=ZnSO4+H2↑、 Zn+CuSO4=ZnSO4+Cu
35.【答案】 (1)Ba(NO3)2(2)A,B,D
36.【答案】 (1)4(2)6.7-8.6(3)MgCl2、CaCl2
37.【答案】 (1)CuCl2;BaSO4
(2)Ba(OH)2+Na2SO4=2NaOH+BaSO4↓(3)CuCl2+Fe=Cu+FeCl2
38.【答案】 (1)BaSO4+BaCl2=BaSO4↓+2NaCl
(2)除去过量的NaOH和NaCO3
(3)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BaCl2
39.【答案】 (1)硫酸
(2)BaCl2+Na2CO3=BaCO3↓+2NaCl
40.【答案】 (1)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2)有气泡产生(3)Na2CO3 + Ca(OH) 2 = CaCO3↓+ 2NaOH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