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列举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课标要求
知道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基本史实
理解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击日本侵略者,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
正面战场指国民革命军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战场,主要是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也称共产党敌后战场。
敌后战场—概况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1931.9
1937.7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1937.8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忆往昔
山西省四面环山,地势险要,素称"华北之屋脊",在军事上为"华北之锁钥"。省会太原扼正太路、同普路之交汇点,为控山带河之重镇。日军占领平津后,欲统治华北,必图晋绥。因此,太原为敌我双方必争之地。
1937.8
太原会战
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线,八路军115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平型关一带设伏,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
1937.9月-日军占领大同
兵分 两路
同蒲线
平型关
会师雁门关
进攻太原
板
垣
征
四
郎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歼敌
影响
1937年9月
山西东北平型关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歼灭日军1000多人
八路军115师VS日军板垣师团
谨按平型关战役,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
—第二战区委员会主任续范亭
平型关大捷
“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盼。”
—蒋介石致朱德、彭德怀贺电
平型关大捷
亡国论
速胜轮
九一八事变后,汪精卫大唱中国“亡国论”。1940年3月汪精卫彻底沦为汉奸,成立了王伪中央政权。
抗战初期,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幻想依靠英美先进武器的支持,宣扬“速胜论”
毛泽东对抗战有何观点?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
《论持久战》
时间
观点
意义
1938年
抗战是持久战、要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阐述了中共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
毛泽东认为,“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两者之差“真有天壤之别”,这样一种客观现实短时期内没有改变的可能。“影响到红军的战略战术”,一是需要清醒地知道……战略上必须坚持持久战的方针;二是人民的条件……离开了人民的武装和人民的游击战争,红军就没有打破敌人围攻的可能,苏区也不可能存在下去。
开辟敌后战场
建立抗日根据地
时间
发展
作用
中枢
战略
1937-1940年
1940年1亿人口
牵制抗击日军
延安
人民游击战争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人民游击战
麻雀战:三五成群,目标小速度快
破袭战:破坏交通线、补给线
地道战:形成内外联防
地雷战:利用地形灵活地选择埋雷地点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毛泽东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
胡德林/胡福才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
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政治
经济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精兵简政,减轻负担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开展大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
减租减息“说理会”
民主选举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敌后
正面
《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兵力比例表》 1938年 1942年 1944年
敌后抗击日军兵力比例 58% 63% 64%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的作用。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
1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囚笼政策”。
“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个碉堡”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目标
1940年
华北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彭德怀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战果
意义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军民破除日伪碉堡
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百团大战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病在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并实行“三光”政策
烧光
杀光
抢光
材料二:(共产党)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使平汉铁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而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国民党《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
材料一:
①敌后战场是相持阶段抗战的主战场,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②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敌后战场—评价
1937.8
淞沪会战
1938.3
台儿庄战役
1941.12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37.9
平型关大捷
1940
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点的建立和发展
1938.6
武汉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打击了...
提高了...
振奋了...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知识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