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温馨提示:本卷为开卷考试试卷,测试时间70分钟,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题后方框内。)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应是( )
A.大化改新 B.远程贸易 C.手工工场 D.垦殖运动
2、14世纪以后,西欧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单个农民出售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朗格多克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 绒、皮毛等也远销东方。这反映了西欧( )
A.远程贸易的发展 B.城市的发展
C.手工工场的发展 D.科技的发展
3、“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4、名画《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主要表现在( )
A. 达·芬奇成功地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 它歌颂世俗人生,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
C. 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D. 它充分体现了神权的力量
5、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B. 保留了丰富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 聚集了许多学者人才 D. 与亚洲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
6、 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以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 )
A. 民主科学精神 B. 生物进化理论
C. 自由平等思想 D. 人文主义精神
7、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财富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力
B.航海家们的探索和冒险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动作用
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
D.葡萄牙王室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支持力量
8、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此话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
A.获得财富 B.传播文化 C.倾销商品 D.和平交往
9、14、15世纪,导致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根源是( )
A.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与发展
C.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 D.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10、有“一代才女”之称的史学家陈衡哲称赞但丁是“中古文化的结束,也是近古文化的先锋。”其中“近古文化”始于( )
A. 文艺复兴 B.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
C. 新航路开辟 D. 《人权宣言》发表
11、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古代罗马的扩张 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 D.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12、15世纪末,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国家,开始向东方进行海盗式的侵略活动和殖民扩张,充当急先锋的两个国家是( )
A.葡萄牙、西班牙 B.西班牙、法国
C.意大利、荷兰 D.葡萄牙、英国
13.青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为珍贵的记忆,它包含着欢笑、痛苦、成长、蜕变,是生命定格下最唯美的音符,是每个人心中最动听的旋律。歌曲“青春是多么美丽啊,但是,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闲暇”所能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
A.“神权至上” B.人文主义
C.奉献社会 D.民主、自由、平等
1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5.他“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生物学家、雕刻家,并成为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他的代表作是 ①《神曲》②《最后的晚餐》③《哈姆雷特》④《罗密欧与朱丽叶》⑤《蒙娜丽莎》
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16.“以1492年作为分界,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换正改变着旧大陆的面貌,从人的生活饮食结构、经济生产方式,超越了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这里主要叙述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
C.亚历山大东征开始 D.达·芬奇创作出《蒙娜丽莎》
17.16—18世纪,地理大发现大大刺激了欧洲人进行领土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野心。处于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国家,想要取得发展的资本,需到海外殖民,掠夺大量金银。因此,一场汹涌的海外殖民风潮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具有双重性,下列不属于欧洲殖民者给殖民地区带来的灾难的是( )
A.土著印第安人几乎灭绝
B.欧洲文化生活方式传播到当地
C.巨额财富流入欧洲
D.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18.人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立场的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观点。如果你是生活在美洲的土著人,评价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观点可能是( )
A.恶魔;带来深重灾难
B.英雄;促进了文明融合
C.航海家;推动了发现“世界”
D.探险家;敢于冒险,发现新大陆
19.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熔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这里,人们使用的官方语言可能为( )
A.俄罗斯语 B.葡萄牙语 C.西班牙语 D.意大利语
20.“三角贸易”示意图,它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对“三角贸易”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
③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④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第21题8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0分,共40分)
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
请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
(1)材料中的“春风”指的是什么?(2分)所谓的“春风”首先在哪里开始刮起的?(2分)
(2)有人依据材料中内容说这次慢慢吹遍整个西欧的春风是一次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方式的复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2分)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
(3)请列举这时期两位著名的文学艺术大师及他们的代表作品。(4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向海洋进军”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文明差异】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出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2分)
【两种选择】
材料二 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
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2)材料二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晚清海防】
材料三 如图为《大国崛起》中插图
(3)透过材料三,你获得了哪些重要历史信
息?(2分)
【进军海洋】
材料四 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
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你仿佛身处曼哈顿广场,
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因素。(2分)
通过上述探究你得到了哪些认识?(2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依据材料指出,西班牙国王派遣哥伦布前往印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哥伦布主张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哥伦布如此满怀信心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算把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之一,但遭到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说;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哥伦布如此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2分)
新航路开辟有什么重要的积极作用 (2分)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的原因又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D A B B A 6—10: D D A B A
11—15: C A B A D 16—-20: A B A B B
二、综合题:
21.(1)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
(2)新航路开辟为三角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
22.(1)文艺复兴运动;意大利。
(2)不同意,文艺复兴不是真正要“恢复”古典的文化,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抨击当时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体系造舆论的思想解放运动。(言之有理即可)
(3)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23.(1)原因:农业文明发达;长期封建保守。
(2)英国:争夺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海洋霸主。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到外来侵略;逐渐脱离世界工业化大潮。
(3)信息:开始重视海洋主权,建立了近代海军;政治制度腐败,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外部环境。
(4)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5)认识:不同文明致使海权意识不同,海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应增强全民海权意识; 发展经济与军事并重,应加强海军建设;深化改革,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1)目的:熟悉那里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带回如何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原因:相信地圆学说(相信大地是球形的),向西行也能到达印度。
(2)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答发现新大陆不得分)。
(3)作用: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进行屠杀和奴役,带来了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