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二上 总复习 第4课时 图形与几何
课题 图形与几何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复习人民币的认识和应用,图形的初步认识,通过建点、线、面的互相转化的学习来发展空间观念, 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是图形和几何学习的核心,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也是为了 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认识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意义,并形成数学学习的浓厚。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总结归纳的本领不强,适当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复习,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知识,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策略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学时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98-102页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学会了测量。 ·我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我还学会了剪出能够沿着一条线完全重合的图形。 ·我知道了平移和旋转现象。 ……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 教材第98页第1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我们学了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生1:我拇指的指甲盖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2:我们的课桌长度大约是1米。 …… 只要学生举出的事例正确就给予表扬鼓励。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我知道1米=100厘米。 师:说得非常好,大家一起说一遍,看谁记得最好。 2. 教材第98页第2题。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生: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2题。 生:最上面的铅笔长5厘米,中间的一支长4厘米,最下面的回形针长2厘米。 师:说得很正确,注意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就应该像图中这样与0刻度对齐。 学会了测量,我们还学习了人民币,人民币都可以分为哪几类? 生:分为纸币和硬币 师:人民币的分类:(1)按质地分:纸币和硬币;(2)按单位分: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面值有7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的面值有3种:5角、2角、1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的面值有3种:5分、2分、1分。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是什么? 生: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购物时如何付钱呢? 购物要结合具体钱数确定付钱方法 元、角加减的计算方法? 生: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单位不同的,要统一单位后再相加减 师:很好。同学们,如果算得的结果是10角以上,那么应该转化为几元几角,满10角向元进1。 人民币这一节比较简单,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家注意在平时生活中多加练习。 我们还记得图形的变化那一课吗?我们学了一个轴对称图形,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如果一个图形沿中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说的非常好,那么在剪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注意什么?怎样剪呢? 生: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对折,在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用剪刀沿所画边线剪开,展开折纸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说的非常完整。我们还学了一个平移和旋转。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是平移现象,什么又叫做旋转呢? 生: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生: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下面老师来带领大家来认识厘米、米 ,同学们认真来记哦。 刚才我们复习了测量,注意1、在测量的时候: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只有测量工具一样,测量结果才会一样。 什么时候用厘米来表示物体的长度呢?谁来告诉大家 生: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字母cm表示。 师:什么时候用米来表示物体的长度呢? 生:表示较长物体的长度用米表示,用字母m表示。 米、厘米的关系? 生:1米=100厘米或1m=100cm。 师:在测量时,可以用估计方法:先确定标准,再进行比较,得出估计值。 测量的方法:首先根据物体的长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在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可以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放平拉直,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的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量较长物体长度时,如果尺子的长度不够,每量完一次做一个记号,接着记号再量。 记录的时候:结果是整米数的,就用米作单位;结果不是整米数的,1米以下就用厘米作单位,1米以上就写作几米几厘米。
三、达标检测 1、 2、 3、 4、 5、 6、 7、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整套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编排,是按照内容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充足的回忆时间。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
第
1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