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读写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6~37页例3。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读数和写数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意义来进行教学,又为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及100以内数的计算奠定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学生在生活中,自身也积累了许多100以内数的知识,此时学生对认读100以内的数具有了经验和能力。因此,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
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
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读写。
初步尝试用类比的方法获得新知。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
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
难点:
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读写。
初步尝试用类比的方法获得新知。
5整体设计思路
本这节课的教学中先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再引出100以内数的读写,将新旧类比分析,让学生用类比法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上,从而理解新知识,适当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也能突破难点,降低教学难度。
6教学过程
6.1第一学时
6.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小热身
1、拍手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85数到1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0数到100。
2、填空(复习数位知识)
(1)( )个一是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 一百里面有( )个十。
(3)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4)8个一和6个十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活动2【活动】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
3、课件出示1捆小棒和4根小棒
①师这是多少根小棒表示什么意义
(生这里有14根小棒,一捆小棒表示1个十,4根小棒表示4个一,合起来是14。)
板书意义1个十和4个一
②师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出来呢
(生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十,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4个一,这个数是14。)
板书在黑板的计数器上画珠子
③师怎样写这个数
(生先在十位上写1,再在个位上写4。)
板书 写作14
④师怎样读出这个数
(生读作十四)
板书 读作十四
⑤师谁能说说读写这个数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生写数是用阿拉伯数字,读数要用汉字表示;读数、写数要从十位开始)
⑥小结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复习了20以内数的意义、计数器拨珠子、写作与读作,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100以内数的读写。(板书读写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同时引入对新知的学习。
活动3【导入】1、结合实例,引入新知
(1)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纽扣(出示纽扣喷绘图),有黄色、蓝色和粉色。看看,这三种颜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粒呢
(2)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
黄色纽扣四十粒
蓝色纽扣二十七粒
粉色纽扣三十三粒
2、提出问题刚才在“数”的过程中,得到了“四十、二十七、三十三”这三个数。这些数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读怎样写呢
活动4【活动】自主探究100以内读数、写数
(三个数分给三个大组,每组完成一个数)
任务单要求①用小棒摆出这个数;
②请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
③说一说这个数表示的意义;
④怎样写出这个数;
⑤怎样读出这个数。
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4、小组汇报(小组每人汇报一项内容)
(1) “四十”的读、写。
① 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用小棒摆出四十,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四十”,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说出十位上拨四颗珠子表示的意义。
② 指明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四十”的写法,并边写边说先在十位上写4,表示4个十;然后在个位写0。
③ “四十”的读法读作“四十”。
④ 拓展如果有五捆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呢这个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
⑤ 小结有“几个十”就要用几捆小棒来表示,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要拨几颗珠子。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要先在十位上写几,再在个位上写0。
(2) 汇报“二十七”的读、写。
① 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用小棒摆出二十七,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二十七”,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说出十位上拨两颗珠子表示的意义个位上七颗珠子表示的意义。
② 指明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二十七”的写法,并边写边说先在十位上写2,表示2个十;然后在个位写7,表示7个一。
③ “二十七”的读法读作“二十七”。
④强调读数、写数都从十位起。
(3)汇报“三十三”的读写。
方法同上
思考 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同桌的同学互相议一议。
讲述看来同样都是数字“3”,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写一写、读一读、拨一拨,引导孩子动脑、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活动5【讲授】认识“百位”,教学“100”的读写
(1)师这些纽扣一共有多少粒(教师随学生发言适时板书,共一百粒)
(2)用小棒表示“1个百”。
(3)结合计数器认识“百位”,并在计数器上表示“1个百”。
今天我们又认识一个新的数位是“百位”在数位顺序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4)师你认为 “100”应该怎样读、写呢
让学生发表个人建议,再一起学习100的读、写。
6、归纳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不论读数或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
活动6【练习】反馈练习
1.看计数器读数、写数。
2.读出下面各数31,48,82,35,67,90
3.猜数
(1)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3,这个数是多少呢
(2)个位上的数是1,十位上的数是2,这个数是多少呢
四、拓展练习
(1)十位上是5的数有哪些(2)个位上是5的数有哪些
活动7【活动】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这不但满足了孩子爱动、好玩、乐于交往的心理需要,而且为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良好时机,此时他们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见解广泛地进行交流,彼此取长补短,使认识逐渐趋于完善。
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
读写100以内的数
——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四十粒 二十七粒 三十三粒
写作 1 4 写作4 0 写作 2 7 写作3 3
读作十四 读作四十 读作二十七 读作三十三
活动9【讲授】教学后记
首先利用学过的知识做铺垫掌握方法。本节课先复习铺垫20以内数的读写,顺利地引入对新课的探究学习。学生独立思考任务单,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教为了不教,学为了会学。本课让学生尝试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新知,让学生不仅学会数学知识,同时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方法,并在应用方法中感悟学习方法的优越性,进而学生心里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激励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