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2022年春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1课时
文学需要想象,科幻故事更需要想象。“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在他的《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等作品中进行了大胆的科学想象,书中描绘的“月球探险”“开潜水艇”等情节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科幻故事有着无穷的魅力,它启迪着人们的智慧,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求知。本次习作让我们也插上科学的翅膀,用我们的故事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隧道,飞向神奇的未来!
1
文题点睛
想象一下,如果大脑能直接从书上拷贝知识,如果人能在火星上生活,如果你能用时光机穿越时空回到恐龙时代……会发生些什么?
让我们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
写之前和同学交流:你印象最深刻的科幻故事是什么?故事里写了哪些现实中并不存在,却看起来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这些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
交流之后大胆设想:在你的笔下,人物的生活环境会是怎样的?他们可能运用哪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这些科学技术使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怎样的奇特经历?放飞想象,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
写好以后和同学交流,看看谁写的科幻故事奇特而又令人信服。
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1.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
2.想象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要令人信服。
3.展开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将科幻故事的情节写得清楚、完整。
2
习作思路
通过上面的导图,我们知道了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进行大胆想象,结合科学技术,编一个生动有趣的科幻故事。来看看下面几位同学有哪些奇思妙想吧!
多么奇妙的构思啊!除了画思维导图外,我们还可以列提纲,把行文思路进一步细化。现在,我们来看看才才列的《考试前一天》的习作提纲吧!
考试前一天
开头
(1段)
梅蕊在考试前一天焦躁地复习功课
以场景描写和人物心情开头
梅蕊希望能把书本里的知识直接拷贝到大脑里
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
用上带有科幻色彩的词语
引用古语
中间
(2~5段)
梅蕊参加考试,并参与实验室研究
梅蕊在机器人的帮助下获得满分
老师决定让梅蕊参与科学实验室的研究
因缺少操作经验,梅蕊在实验室里闯了祸
结尾
(6段)
梅蕊明白了学习不能投机取巧
结尾运用心理描写,引发思考
哇,才才这篇《考试前一天》的构思真不错!按照提纲写,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就新鲜出炉了。但是,要想文章出彩、拿高分,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恰当的写作手法。一起去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锦囊妙招吧!
3
锦囊妙招
巧拟标题,激发阅读兴趣。
标题要有吸引力。
①以“设疑”为基准定题,让常见的事物具有不寻常的表现。如,《眨眼两万里》就会引起读者质疑:如何在眨眼之间就飞达两万里?从而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②以矛盾冲突组题,让没有关联的或对立的两种事物,通过某种原因产生关联,或让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状态。如,《植物大战霸王龙》《湿漉漉的太阳》《哭一阵、笑一阵的X星人》等,以矛盾冲突构成标题,既能凸显文章主题,又能出人意料。
《表里的生物》一文的标题就运用了“悬疑设置法”,让读者一读题目,就产生了好奇:手表里怎么可能有生物存在?如果有,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然后在第1自然段中进行总体的表述——“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接着在读者好奇心更盛时,顺势引出后面段落中的“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紧扣“科幻”,结合现实,放飞想象。
①顺着想。结合生活中的各种现状,思考:如果一直这样持续,未来会出现什么情景?再根据这样的推理去构建故事。
②反着想。结合身边的人或事,进行逆向思考:如果这些都表现得跟平常完全相反,未来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和结局?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去想象故事,道常人所未道,发常人所未发,使科幻作文的立意更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里既有“顺着想”,也有“反着想”。如,任何时候孩子都需要学习,都需要老师,在2155年也不例外,这就是“顺着想”;可是学校、书本及老师都发生了变化,跟我们现在的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反着想”了。在同一篇文章里,这样想象能让故事内容更精彩,更有看点。
精彩结尾,点明中心,引发思考。
①推理式点题。根据故事内容的演变,得出一个结论,使之与题目相吻合。这样的结尾简洁而有力,生动又恰到好处。
②发散式结尾。在文章结尾部分,不作绝对的评论或收尾,如《表里的生物》一文的结尾:“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样的结尾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儿时幼稚、天真的做法,成了一生中最美丽的珍藏。或者巧借省略号,让读者站在不同的立场,去想象或思考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③升华式结尾。故事中可能会运用很多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这些科学技术会使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发生不小的变化,可以在文章结尾描述这些变化,也可以通过抒发自己的感受来表现这些变化,从而点明文章中心,引人思考。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这篇文章就运用了“推理式点题”来结尾。通过对两种类型的学校及学习方式的对比,玛琪思考后得出:过去的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因为她觉得那时的学校生活非常有趣。这样的结尾简洁、有力,既点明了主题,又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要如何改进才更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呢?
4
升格提优
原文 提升点
书房里,一盏精致的台灯前,梅蕊正在焦躁地复习功课。明天就要考试的梅蕊烦透了。
1
考试前一天
第①段:开头可加上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段末可加入心理描写,突显梅蕊烦恼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
原文 提升点
机器人小机灵听到梅蕊唉声叹气,马上告诉梅蕊自己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拷贝进梅蕊的大脑里。
2
原文 提升点
小机灵信心满满,让梅蕊躺在床上。梅蕊将自己的手指按在书本上,启动电波。过了一会儿,梅蕊让小机灵递来一张试卷。果然! 她一看就知道答案了。梅蕊高兴坏了!
3
第③段:可大胆想象一下拷贝知识的细节,体现科幻色彩。
原文 提升点
第二天的考试,梅蕊用满分卷刷新了自己的纪录。老师觉得梅蕊太出色了,决定让梅蕊进入他的科学实验室,参与星体模型研究。梅蕊乐得合不拢嘴。
4
原文 提升点
梅蕊进实验室没多久就傻眼了:书本里的知识的确还在她的大脑里,但是实验室里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知识,更需要娴熟的实践能力。这次失误导致实验室的机电系统瘫痪了半天。梅蕊没脸再待下去了。
5
第⑤段:此处描述过于简略,可将梅蕊离开实验室的原因写得具体些。
原文 提升点
经过这次失误,梅蕊明白了:学习不能投机取巧。
6
第⑥段:结尾可加入对梅蕊心理活动的描写,以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捷径要不要走?应该怎么走?
升格文
考试前一天
夜静悄悄的,云轻轻地遮挡着月亮。书房里,一盏精致的台灯前,梅蕊正在焦躁地复习功课。明天就要考试的梅蕊烦透了,心里念叨着:生活里为什么会有考试这种事!
机器人小机灵听到梅蕊唉声叹气,马上告诉梅蕊自己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拷贝进梅蕊的大脑里。
1
2
升格文
小机灵信心满满,让梅蕊躺在床上。梅蕊将自己的手指按在书本上,启动电波。一瞬间,一道蓝色的光波在书本上亮起后又快速钻进了梅蕊的脑门。梅蕊让小机灵递来一张试卷。果然! 她一看就知道答案了。梅蕊高兴坏了!
第二天的考试,梅蕊用满分卷刷新了自己的纪录。老师觉得梅蕊太出色了,决定让梅蕊进入他的科学实验室,参与星体模型研究。梅蕊乐得合不拢嘴。
3
4
升格文
梅蕊进实验室没多久就傻眼了:书本里的知识的确还在她的大脑里,但是实验室里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知识,更需要娴熟的实践能力。难怪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时,忙碌中的老师让梅蕊把实验室的β射线按钮关闭。梅蕊根本不知道β射线是什么,也就更不知道按钮是哪个了。情急之下,梅蕊关闭的是α射线按钮。这次失误导致实验室的机电系统瘫痪了半天。梅蕊没脸再待下去了。
5
升格文
经过这次失误,梅蕊明白了:学习不能投机取巧。她想:得跟小机灵探讨探讨,怎样才可以全方位地打造出一个真正优秀的自己……
6
5
关于“想象”与“奇妙”的词语
语言积累
白日梦 日思夜想 浮想联翩 心驰神往
天马行空 心想事成 奇思妙想 灵机一动
大开眼界 耳目一新 日新月异
关于科技创新的词语
探测器 克隆技术 基因编辑 刷脸支付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 标新立异 别出心裁
推陈出新 吐故纳新 纳米机器人
写科幻场景的句子
强大的力量爆发出来,玻璃门上的两块厚玻璃瞬间被轰成碎末,整个门框紧跟着也被砸飞出去,重重地砸在了躲在超市里的那一群人的前面。
经过大约10个小时的飞行,米卡飞船穿过土卫六上空厚厚的大气层安全着陆。待我走下飞船,米卡立刻恢复原形。我们发现眼前的环境似乎并不陌生。这里的地貌和地球惊人地相似,也有峡谷、河流、云层……
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我们立刻像不倒翁似的左右摇晃。“哇,快看,是UFO!”米卡惊呼起来。只见我们的右前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倒着的“盘子”,在天空中飞速旋转着。
精彩开篇(背景铺垫法)
自从安装了全自动防盗系统以后,小偷的“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了,一个个都面临“失业”的危险。小偷老大A先生迅速组织所有小偷召开了秘密会议。会议结束后,一行人向报社走去……
——《小偷辞职》
文章开头用简单的语言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粗线条式的描摹,从而引出故事的起因,简洁明了。
精彩结尾(情景烘托法)
人类已经住上了那颗星球,抛弃了以前辉煌的地球,我仿佛看见地球又在落泪,落下了一滴滴灰色的眼泪。
——《未来的地球》
文章结尾呈现的场景,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灰色的眼泪”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74张PPT)
2022年春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2课时
6
听,贝壳在沙漠里唱歌
例文引路
在一片深蓝的大海深处,几枚贝壳懒懒地趴在粉红色的珊瑚礁上睡着大觉。梭子鱼奇奇很烦闷,它眼馋这片漂亮的珊瑚礁很久了,偏偏那几枚贝壳跟长在珊瑚礁上似的,死活不挪动。
作者/张晓
第①段:开头描写景物,既交代了故事背景,又点明了故事起因。
“奇奇,你怎么这么苦恼啊?”这天,奇奇的朋友彭天悦潜水来看望它了。虽然彭天悦是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在“百话通”翻译器的帮助下,他早就能跟小鸟、蚂蚁和梭子鱼们顺畅地聊天了。
第②段:运用插叙的方法,在点明人物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交代了科技产品“百话通”的妙处,简洁明了。
“唉!别提了。你看到那片珊瑚礁没?多美啊!要是我能在这里举办聚会就好了,可是……”奇奇很郁闷。
彭天悦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后,笑着说:“奇奇,没事。看我的!”
奇奇看着彭天悦向那几枚贝壳游过去,半信半疑。
“美丽的贝壳少女们,你们好啊!”只见彭天悦按动“百话通”,开始尝试跟贝壳们谈话。
贝壳们醒来了。彭天悦见贝壳们都看着自己,知道机会来了。他放开嗓子大唱自己改编的《贝壳之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最美都是小贝壳……”唱着唱着还跳起了水中芭蕾,贝壳们忍不住都乐了。
“大家都说,乐于助人的贝壳最美。美丽的你们肯定愿意帮助你们的邻居奇奇对不对?”彭天悦果然是谈判高手。
贝壳们听清楚了奇奇的愿望后,相互望了望自己的同伴,然后一起对彭天悦说:“我们可以满足奇奇的心愿,但是你可以带我们去沙漠里唱歌吗?好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贝壳!”
第⑥~⑨段:进一步通过语言与动作描写,突显了主人公的聪明善辩。
彭天悦哈哈大笑:“我们刚成功研发了一款空间切换仪,别说你们想在沙漠里唱歌,就是在沙漠里住一段时间都没问题!”
第⑩段:交代“空间切换仪”的作用,进一步体现科幻色彩,将故事推向高潮。
贝壳们喜出望外,它们把那簇粉红色的珊瑚礁留给了奇奇,然后在彭天悦的指挥下,一眨眼的工夫就置身在茫茫的金色沙漠中,欢乐地唱起它们的歌……
第 段:结尾点题,用省略号结束故事,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韵味无穷。
文章紧扣“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精彩地呈现了梭子鱼奇奇、彭天悦、贝壳们之间的科幻故事。表达了小作者对未来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人与生灵、生灵与生灵之间能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①想象新奇,富于科幻色彩。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步步推进。如,梭子鱼愿望的实现受阻,彭天悦主动帮忙,彭天悦运用新科技跟贝壳们沟通,彭天悦借助新科技帮助奇奇和贝壳们实现愿望。
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文章详略安排得当,详细描写了彭天悦是如何借助新科技帮助奇奇和贝壳们实现愿望的,略写了愿望产生和愿望实现后的故事,使整个故事既精彩又紧扣主题。
③细致描写,刻画形象。
小作者借助一系列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非常成功地刻画出了几个性格迥异的故事角色,使人读起来觉得童趣盎然。
④结尾点题,点明主旨。
结尾点题,梭子鱼和贝壳们通过新科技实现了愿望,展示了未来世界可能会因为新科技而出现的精彩、奇妙的景象,想象合理,又令人信服。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他忽然听到了敲门声……
作者/刘一畅
第①段:开门见山,简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
来人是一个模样古怪的外星人:脸是正方形的,眼睛是两颗黑玻璃珠,没有鼻子和耳朵,嘴像一条拉链。
“你就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人鲁科吗?”“拉链”突然开口了。
“是的。”鲁科回答。
第②段:对外星人的外貌进行具体描写,抓住了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只见那外星人的黑玻璃眼珠一转,闪出一道刺眼的光芒,“拉链”又开口了:“你每天躲在家里,可知道外面河水干涸,树木枯萎,地球到处一片荒芜?”
鲁科点点头,无奈地说:“知道,可是我能怎么办呢?我既没有能力阻止人类的互相残杀,又没办法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
外星人郑重地说:“我就是来帮助你挽救地球的星球神兵。我们已经调查过了,地球会变成这样,是可恶的S星球人搞的鬼,他们给人类输入黑暗记忆,让人类互相残杀,破坏环境,他们想要彻底毁灭地球。现在只有你能拯救地球,我要送你一把超光速雷弹枪,一艘飞船,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鲁科接过雷弹枪,也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第③~⑦段:借助对话,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及故事的发展走向,科幻色彩浓郁。
他们驾驶着飞船来到了S星球,对方已经作好了迎战的准备,星球神兵按下了一个按钮,飞船里走出了一群机器人。战斗开始了,对方首领射出了两颗炮弹,对准鲁科和星球神兵。鲁科侧身一闪,和炮弹擦身而过,回敬了对方一颗雷弹。对方首领也不是吃素的,只见他往上一跃,一个后空翻,巧妙地躲过了。枪林弹雨过后,只剩下鲁科、星球神兵和对方首领。鲁科射出了六颗雷弹,对方首领都
躲过了。可是,正当他得意忘形时,鲁科向他的脑门射了一发雷弹,正中眉心,对方首领倒下了。鲁科随即冲到了S星球的黑暗实验基地,用超光速雷弹枪把这个地方毁灭了。
第⑧段: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三个回合的交锋,一次比一次扣人心弦。
第⑨段:以描述胜利及胜利后的成果结尾,想象合理。
大获全胜后,鲁科和星球神兵乘着飞船回到了地球。在星球神兵的帮助下,鲁科克隆了各种生物,重建了家园,地球又变得生机勃勃了。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未来世界发生的一场战斗。想象合理,叙述生动、传神,能围绕“重建家园”这个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故事建构,十分精彩!
奇幻之旅
作者/郑钧
2150年的一天,身为天文学家的我带着我的智能机器人米卡一起飞往土卫六,开始了我们的奇幻旅行。
我把手中的遥控器一摁,米卡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艘小型宇宙飞船。待我坐好后,米卡飞船立即以超光速飞离地球,直奔土卫六。经过大约10个小时的飞行,米卡飞船穿过土卫六上空厚厚的大气层安全着陆。待我走下飞船,米卡立刻恢复原形。我们发现眼前的环境似乎并不陌生。这里的地貌和地球惊人地相似,也有峡谷、河流、云层……
第②段:“摁遥控器、变宇宙飞船、恢复原形”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科幻色彩。
“咦,这里气温零下178摄氏度,怎么河流里还有液态的水呢?”我惊呼起来。一旁的米卡一本正经地说:“报告主人,这可不是水哟,这是液态甲烷或乙烷。”“噢,我明白了。”我暗暗佩服米卡的智能。
过了一会儿,天空中飘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米卡兴奋地跳起了《小苹果》,我打趣地说:“想不到机器人也有过时的时候,这么多年过去了,还爱跳这支曾风靡一时的舞蹈。”
第④段:跳舞体现出机器人米卡的特别——拥有跟人一样敏感的神经。
谈笑间,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我们立刻像不倒翁似的左右摇晃。“哇,快看,是UFO!”米卡惊呼起来。只见我们的右前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倒着的“盘子”,在天空中飞速旋转着。“主人,UFO朝我们这边飞过来了。”米卡惶恐不安地对我说。我定睛一看,果然如此。米卡迅速变成飞船,我想调头登上飞船,可飞船此刻却不听使唤,莫名其妙地失灵了。我暗自着急:这下糟了。
第⑤段:用“突然”一词进行情节的过渡,顺畅自然。
正在我们不知如何是好时,UFO在我们附近着陆,舱门里走出两个头呈三角形,身体半透明的外星人。他们面无表情地说:“地球人,你不用害怕,我们只是想用你做个实验。”说完便伸出那双干巴巴的手朝我走来,不知所措的我连连后退。说时迟,那时快,米卡瞬间又变成了一台迷你照相机,我立刻会意,
拿过照相机狂按快门,只见刺眼的光直射外星人,他们迅速用手遮住双眼,嘴里还叽里呱啦不知叫些什么,之后便仓皇而逃。
第⑥段:紧扣外星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来描写,画面感十足。
第⑦段:结尾以一个“奇”字与开头相呼应。
我们也不敢松懈,急匆匆地飞离了这个奇异的星球。
一场旅行变成了一场惊吓。小作者紧扣未来可能有的科技进行想象,给我们叙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故事中的角色鲜活,情节跌宕起伏,可以称之为一篇佳作!
火星上的秘密
作者/周一淳
2080年,我终于成为一名航天员,代号为001,准备飞往火星南极、北极的环形山去进行科学考察。
我们的飞船设备非常齐全。除了有行李舱、座舱,还有科学实验舱。宇航服也是最新制造的,功能很多。
2080年10月1日早上8点钟,我们几个考察人员终于乘坐飞船起飞了,经过一个星期的航行,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第②段:对飞船设备的描写突显了飞行准备的充分。
我们开始登山,奇怪的是,我越爬越感觉周围的能见度在一点点地降低。等爬上山顶,往四周一看,简直伸手不见五指,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一位队员捡起一块石头扔向临近的山峰,居然没有任何动静。怎么办?为了完成任务,我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后,第一个向临近的山头走去。顿时,黑暗淹没了我,我急忙打开宇航服上的照明灯,周围才亮了许多。
第④段:通过描写不寻常的环境,故事情节开始出现变化,读者的心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005号、007号宇航员和几位科学家也跟过来了。我们借助有限的光亮敲敲打打,凿下几块岩石放在标本袋里,还不忘听听周围有没有异常的声音,以免发生意外。
突然,005号大叫:“听!水的声音!岩石里面和下面都有!”火星上有水?我们仔细一听,果然!哗哗的流水声从旁边的岩石里传来。我们激动万分,急忙沿着水声往里再敲下几块岩石,
果然,一股细细的水流从一块蓝青色的石头里流了出来,而其他石头敲开后却没有一滴水。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急忙又敲开了一大块蓝青色的石头,这里面也有水流了出来。我们欣喜若狂,火星上的水居然被我们找到了!我们可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第一个发现了火星上的水源!
第⑥段:按照“听见水声——寻找水源——发现水源”的顺序来写,最后谜底的揭示具有浓浓的科幻色彩,使文章趣味十足。
第⑦段:结尾点题,表现出了科考队员们的科研精神。
刹那间,我们忘记了疲惫,浑身仿佛又充满了力量,继续忙碌起来,希望能发现火星的更多秘密。
全文一波三折,通过合理的想象,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精彩的科幻故事。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层层铺开叙述,情景交融,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智能植物
“小主人,看我给您带回来了什么?”没错,这是我的机器人露露,她手里正端着一盆绿色智能植物。我并不惊奇,因为,在科技发达的2175年,拥有一个机器人保姆,一个隔空传送器,一个全自动的餐桌,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智能植物当然也不在话下。“哦。”我懒洋洋地应了一声。
作者/俞星辰
第①段:由机器人引出智能植物,想象丰富。
唉,说起露露,她把智能植物放哪儿不好,偏偏放在我的床头柜上,还取代了那个智能闹钟的位置。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盆植物。从外观上看,它和普通植物无异,且毫无特色,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露露似乎也看出了我的心思,但她依然笑着让我再去看看这盆植物。
第②段:“我”对这盆智能植物不感兴趣的态度与结尾形成鲜明的对比。
露露站在我面前,打开了自己胸前的视屏,一个穿着白色大褂的博士出现了,说道:“我们科研组研究出了一项新成果,就是一种可以监测空气、保护人类身体健康的智能植物。你只需要触摸它的叶片,它就可以感知人体体温。如果体温正常,叶片就会呈绿色;如果体温不正常,
第③段:具体介绍智能植物的三种功能。
叶片就会变成血红色。这株神奇的植物虽然外观普通,但它拥有净化空气的功能。它能24小时对室内空气进行监测,当室内PM2.5超标时,它会展开叶片,不停地抖动,将空气中的污染粒子全部吸收,然后输送至花盆底部。花盆底部有一个净化装置,会将污染后的空气净化后,再通过花茎输送出来。更神奇的是,它输送出来的空气是有香味的且有药用
功效,在启动时能自动升温释放,并且其香味是可供选择的。当你感冒时,它会散发出薄荷和茶树的香味,能舒缓头疼,改善呼吸道不适;当你学习紧张时,它会散发出姜花和檀香的香味,能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当你疲劳时,它会散发出甜橙的香味,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和压力,还可以助眠……所有的功能,只需用语音对话完成。这就是我们设计的
智能植物,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创建无污染的人类生存空间,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增强抵抗力;它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还等什么,快来试试吧!”
看完这个视频,我被说动了,迫不及待地抱起那盆植物,爱不释手了……
第④段:结尾表明“我”对智能植物的喜爱,省略号结尾,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小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对智能植物的功能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不仅层次清晰,而且富有趣味性。小作者描写的三种功能关注了人们的生存与健康问题,满足了在环境污染严重与快节奏、高压力时代背景下人们最紧急、最迫切的需求,说明小作者善于观察与思考。
暂离地球
一艘飞船,载着人类的希望,在茫茫星河中缓缓航行。地球,早已不再是往昔美丽的模样。人们将希望寄托于外太空,渴望找到另一个可以定居的星球。
作者/王清扬 指导老师/张莹
7
惟楚有才
开头介绍背景,交代故事的起因。
只有一位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不那么想。“叶落终要归根。这里有书香和茶香,那里只有黑暗。”这个老人就是我最爱的奶奶,她和我的爸爸妈妈真的一点儿也不像。在大家都处于紧张慌乱之际,她仍穿着旗袍,淡然地喝着茶,读着带有纸墨香的旧书。
从对奶奶的语言、外貌描写中,“我”感受到奶奶的特别。
“可是,妈,地球已不适宜生存了。茶叶也越来越稀缺了。”奶奶听后并没有反驳,只是边喝茶边轻轻地摇头。奶奶保养得好,脸上皱纹少,穿着旗袍端着茶杯摇头的动作,就如年轻时那般优雅。
“奶奶不走我就不走!”“不行,小凉你必须走,奶奶老了,你还那么小,不能在这破地方耽搁!”我被父母强行拉上了飞船。奶奶没有挽留,只是给了我一本封面已经褪色,纸页变得薄而脆却带有纸墨清香的诗集,并轻轻地对我说:“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根。”我抱住奶奶:“小凉不会忘记奶奶的!”“好了,走吧。”爸爸的话如寒冰般冰冷坚硬,将我拉回了现实。
飞船上很舒适,人们都挺开心。此时,我却出现了幻觉:奶奶那被旗袍裹住的纤瘦身影,那淡然从容的表情浮现在我眼前,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我将这件事保密,没让任何人知道,尤其是爸爸妈妈和飞船上的心理医生。
飞船上人们的心情与“我”的心情形成对比,突显“我”此时心情的沉重。
终于,飞船找到了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飞船上的人们都欣喜若狂,高喊着:“新的家园!”有的人甚至疯狂到亲吻异星球的大地。我却像奶奶那般从容淡定,在一个像是岩石的物体上坐下,阅读那本诗集。幻觉又出现了,奶奶坐在我旁边,同我一起阅读诗集,还给我讲每首诗的历史背景……人群嘈杂的声音将我拉回了灰色的现实,异星球的土地荒凉无比,没有墨香,没有茶香。
“我”对奶奶的思念为后文埋下伏笔。
除了我谁也没想到,奶奶是对的。在这个星球上存在着智慧生物,但一点儿也不友善,它们没有感情没有爱,只知道疯狂地自卫,友好的人类在它们眼里成了邪恶的侵略者,它们见人就打……人们只好到处躲藏,只为免受一顿痛打。
本来计划逃离地球,却变成了暂离地球。怀念故乡的人越来越多,思乡情绪大规模爆发,飞船不得不驶回地球。回到熟悉的家时,奶奶已泡好了茶等我们,我抱住奶奶,轻轻地哭了,这泪水有喜悦、有幸福、有感动……
以情景烘托法结尾。
文章思路清晰,主旨明确,用科幻故事表达了人性中最美好、最动人的东西。故事以奶奶为线索展开情节,构思精巧,想象合理。开头交代了暂离地球的原因——地球失去了往昔美丽的模样。中间部分写人们离开地球后,在新的星球上遭受外星智慧生物的追打,由最初的开心变为怀念地球,通过人们态度的转变推动情节的发展;结尾写人们又回到地球,“我”又见到了奶奶,将情感进一步推向高潮。
8
流浪地球(节选)
名篇欣赏
作者简介:刘慈欣,中国最为人称道的科幻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并成为亚洲首部获得“雨果奖”这一国际科幻大奖的作品,刘慈欣也因此被许多科幻迷和文学评论家冠以“中国科幻
刘慈欣
第一人”的美誉。《流浪地球》是刘慈欣创作的中篇小说,获2000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小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不得不在地球上建造推进器,靠其动力使地球飞出太阳系,重新寻找适宜生存的家园的故事。
学校要搬入地下城了,我们是第一批入城的居民。校车钻进了一个高大的隧洞,隧洞呈不大的坡度向地下延伸。走了有半个钟头,我们被告之已入城了。可车窗外哪有城市的样子?只看到不断掠过的错综复杂的支洞和洞壁上无数的密封门,在高高的洞顶的一排泛光灯下,一切都呈单调的金属蓝色。想到后半生的大部分时光都要在这个世界中度过,我们不禁黯然神伤。
开头对“地下城”的环境进行描写,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使其产生阅读兴趣。
“原始人就住洞里,我们又住洞里了。”灵儿低声说,但这话还是让小星老师听见了。
“没有办法的,孩子们,地面的环境很快就要变得很可怕、很可怕,那时,冷的时候,吐一口唾沫,还没掉到地上呢,就冻成小冰块儿了;热的时候,再吐一口唾沫,还没掉到地上,就变成蒸汽了!”
“冷我知道,因为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远了,可为什么还会热呢?”同车的一个低年级的小娃娃问。
“笨,没学过变轨加速吗?”我没好气地说。
“没有。”
灵儿耐心地解释起来,好像是为了分散刚才的悲伤。“是这样:跟你想的不同,地球发动机没那么大劲儿,它只能给地球很小的加速度,不能把地球一下子推出太阳轨道,在地球离开太阳前,还要绕着它转15个圈呢!在这15个圈中地球慢慢加速。现在,地球绕太阳转着一个挺圆的圈儿,可它的
速度越快呢,这圈就越扁,越快越扁越快越扁,太阳越来越移到这个扁圈的一边儿,所以后来,地球有时离太阳会很远很远,当然冷了……”
既有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又是建立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令人信服。
“可……还是不对!地球到最远的地方是很冷,可在扁圈的另一头儿,它离太阳……嗯,我想想,按轨道动力学,还是现在这么近啊,怎么会更热呢?”
真是个小天才,记忆遗传技术使这样的小娃娃具备了成人的智力水平,这是人类的幸运,否则,像地球发动机这样连神都不敢想的奇迹,是不会在四个世纪内变成现实的。
我说:“可还有地球发动机呢,小傻瓜,现在,10000多台那样的大喷灯全功率开动,地球就成了火箭喷口的护圈了……你们安静点儿吧,我心里烦!”
借助人物对话,突显人物性格特点。
我们就这样开始了地下的生活,像这样在地下500米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遍布各个大陆。在这样的地下城中,我读完小学后升入中学。学校教育都集中在理工科上,艺术和哲学之类的教育课已压缩到最少,人类没有这份闲心了。这是人类最忙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历史课还是有的,只是课本中前太阳时代的人类历史在我们看来就像远古时期的神话一样。
(有删改)
结尾含义深刻,引人思考。
读书有感:文章节选自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该书立意恢宏,大气磅礴。片段中作者想象既大胆、奇特,又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现实依据,令人信服。作者通过大量的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刻画,不仅向我们展现出
“地下城”的生活状态,还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尤其对宇宙灾变过程中人类细致入微的心理进行深入刻画,使科幻故事始终未脱离文学的轨道,依然以文学的方式感染着读者。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