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 练习题(Word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 练习题(Word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24 15: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地理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练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 B.天然气 C.森林资源 D.金矿
2.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权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中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总量不足
C.人均占有量少 D.人均占有量多
4.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正确态度是( )
A.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可以大量消耗
B.我国自然资源短缺,必须全部保护起来,禁止开采
C.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供人类无节制使用
D.非可再生资源更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避免浪费和破坏
5.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利用新能源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可以成为节能减排的新能源的是( )
A.核能风能 B.天然气 C.煤 D.石油
下图为江苏盐城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该发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该“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 B.主要生产化石能源
C.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D.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发电
7.该“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有利于( )
A.减少当地用电需求 B.增加大气污染 C.提高土地利用率 D.减轻水污染
8.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9.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B.山区
C.高原和丘陵地区
D.西北内陆地区
10.下列地区属于我国人工林区的是( )
A.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
B.横断山脉地区
C.东南丘陵地区
D.内蒙古高原地区
下表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结合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水量 水资源 耕地面积
南方地区占比 53.5% 80% 35.2%
北方地区占比 44.4% 14.7% 59.2%
11.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 )
A.人口数量少 B.耕地多、水资源少
C.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D.人均耕地面积小
12.解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南水北调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读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比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区水多地多 B.北方地区水多地多 C.南方地区水多地少 D.北方地区地少水多
14.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的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 ②跨流域调水 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④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 ⑤大力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5.下表为我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耕地的相关数据。依据国家政策规定,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退耕还林还牧。表中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 )
地区 耕地(万公顷) 坡度25度以上坡耕地(万公顷) 有灌溉设施耕地(万公顷)
全国 13538.5 549.6 6107.6
东部地区 2629.7 33.6 1812.5
中部地区 3071.5 75.6 1867.0
西部地区 5043.5 439.4 2004.3
东北地区 2793.8 1.0 423.8
A.退耕还林任务最重的地区是东部地区
B.地区间环境差异大,耕地分布不均
C.耕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耕地充足
D.未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16.(2020·广西贵港·中考真题)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节约用水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开采地下水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都到达(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宁夏平原
18.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缺水的气候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在冬季,季节变化大 B.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小
C.降水总量较小,年际变化大 D.降水总量较大,季节变化小
19.中线输水路线的水源地是( )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丹江口水库
20.正在规划修建西线工程,切穿巴颜咯拉山脉,工程难度大。该山脉的走向和位置是( )
A.南北走向,第一级阶梯 B.西北—东南走向,第一级阶梯
C.南北走向,第二级阶梯 D.西北—东南走向,第二级阶梯
21.西线工程调水首先可以缓解哪里的干旱缺水问题(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22.21世纪是水的世纪,下列不属于家庭节水的是(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推广家庭节水器具
C.少使用洗涤剂 D.企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读“我国南水北调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 )
A.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B.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的问题
C.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D.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24.下列各城市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供水的城市可能是( )
A.山东 B.天津 C.北京 D.兰州
25.下列不属于家庭节水行为的是(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使用节水器具
C.少量使用洗涤剂
D.让水龙头滴水来节水,使水表不走数字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自然资源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江河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3 4 6 5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材料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数与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共增加了7930万,平均每年净增739万人(瑞士的人口约为741万)。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____,人均____的特征。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看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____(快、慢)。
(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____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7.读资料和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20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通知要求: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等多项要求。
(1)某同学通过看图1,总结了我国土地构成特点“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______、______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______不足,人口和______的矛盾突出。
(2)《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文件是针对我国______国情同时耕地利用中出现一些问题而颁发的。
(3)漫画《飞来的山峰》反映的现象违反了文件中的哪项要求?_________
(4)学习地图首先知道地图的名称,某同学为图1命名为“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你认为名称对吗?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8.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到260多万平方千米,并仍以每年3000多平方千米的规模在扩大;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位于山脉A___________以西年降水量多为______ mm以下的半干旱区和__________区。
(2)B是__________盆地,盆地内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沙漠,荒漠化问题尤其突出。该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如C__________高原、D________高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C高原___________的地表形态。造成D高原水土流失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为解决水土流失可采取的生态措施是___________
(4)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等(任写二点)。山区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如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9.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张家口助力北京冬奥会,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_______平原,东临A_______海。其中“冀”为_______省的简称。
(2)据图可知,北京的经纬度为_______。
(3)家住包头的李强计划乘坐高铁至北京观看冬奥会,他选择的高铁线路最可能是_______。
(4)关于首都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交往中心
B.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多低于0℃,利于冬奥会的举行
C.北京位于张家口的西北方向
D.骑楼是北京的代表性民居
(5)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为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实施了_______工程。
3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节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容易造成水涝灾害;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水资源相对不足。
材料二:2017年10月27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环保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城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劣V类比例控制在5%以下。
材料三:漫画《熟视无睹》(下图)。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我国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我国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单选)
①工业污水 ②水土流失
③生活废水 ④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材料三的漫画反映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
31.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_(长江/珠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2)南水北调工程分为A、B、C三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是________(填字母),东线工程是从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________运河输送,北达山东和天津。
(3)目前中线工程是从______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和天津。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C D A A C A A C D B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B B B C D B D D D D D
26.
(1) 丰富 不足
(2)快
(3)计划生育
(4)老年
27.
(1) 耕地 林地 后备耕地资源 耕地
(2)人多地少的
(3)漫画反应了乱占耕地的现象,该现象违反了文件中的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的要求
(4) 不对 应命名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
28.大兴安岭 400 干旱 塔里木 塔克拉玛干 深居内陆,离海遥远,降水稀少 二 黄土 云贵 沟壑纵横(千沟万壑)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过渡垦殖 植树造林 滑坡、泥石流、山洪、崩塌等 发展生态旅游业、农业多种经营 合理开发山区矿产资源、水能资源
29.
(1) 华北平原 渤海 河北省
(2)40°N,116°E
(3)京包线
(4)B
(5)南水北调
30.
(1) 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 兴建水库
(2)C
(3)水资源浪费严重
(4)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
31.
(1)长江
(2) A 京杭(或者京杭大)
(3)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