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过 华 清 宫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后面两句诗的意思是:驿马奔驰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刚采的荔枝为什么要用驿马飞奔运送,如果几天以后运到荔枝还可以吃吗?
驿马运送是为了保鲜,几天后运到的荔枝就会变味。那么荔枝为什么会变味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荔枝变质的过程——细胞呼吸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主要形式 需要O2参与)
(不需要O2参与)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提倡慢跑动?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而使肌细胞因细胞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
三、有氧呼吸:
1.概念: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场所: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内腔折叠形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线粒体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与有关的酶
线粒体
C6H12O6(葡萄糖)
丙酮酸
酶
[H]
能量
散失
ATP
散失
ATP
CO2
能量
H2O
酶
[H]
散失
ATP
H2O
O2
酶
能量
3.过程: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第一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3H4O3+
4[H]+能量(少量)
第二阶段
场所:
线粒体基质
2C3H4O3+6H2O 6CO2+20[H]+能量(少量)
酶
第三阶段
场所:
线粒体内膜
24[H]+6O2 12H2O+能量(大量)
酶
4.总反应式:
彻底氧化
能量(2870KJ)
热能
散失
储存
ATP(1161KJ)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荔枝变质为什么会闻到异味?
荔枝在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了酒精,因此散发出异味。
四、无氧呼吸:
1.概念:
细胞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例如:
马铃薯块茎 苹果果实 骨骼肌细胞
2.场所:
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每个阶需要不同酶的催化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3.过程: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C6H12O6(葡萄糖)
散失
ATP
酶
[H]
能量
丙酮酸
酶
C2H5OH(酒精)
CO2
能量
C3H6O3
(乳酸)
酶
能量
第一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3H4O3+
4[H]+能量(少量)
第二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能量(少量)
酶
C6H12O6 2C3H6O3(乳酸)+能量(少量)
酶
五、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发酵技术
利用麦芽糖、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各种酒;利用淀粉、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以及发酵罐,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
2.农业生产
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而进行有氧呼吸,使根变黑、腐烂。
庄稼收获后,要给土地松土,防止土壤结板,保证空气流通。
包扎伤口时,要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主要是为了防止厌氧性微生物如破伤风杆菌的大量繁殖而引起破伤风。在通气条件下,伤口处有足够的氧气可抑制厌氧性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3.医疗健康
1.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完成表格)
不同点
相同点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条件
产物
能量
变化
联系
实质
2.能不能说细胞呼吸是ATP的全部来源?为什么?
3.人(还有鸟类和哺乳类)能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体温的维持和细胞呼吸是怎样联系的?是否也需要ATP水解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