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6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4 18:0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官渡之战的背景?
战争的双方:曹操和袁绍。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东汉王朝已形同虚设,各地出现了盘踞一方的军阀。
(1)曹操
①占据地点:河南一带。
②势力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经济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目的: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时间、地点:200年、官渡。
过程、结果: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官渡之战
(2)袁绍
①占据地点:黄河以北。
②实力: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官渡之战的目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
当时袁绍拥兵10万,战马万匹,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两军在官渡相持时,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告之袁军粮草辎重屯于乌巢。曹操便率精兵偷袭乌巢,烧掉袁军粮草,进而大破袁军。最后袁绍只带800名残兵逃过黄河。
这是三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的意义是什么?
袁绍:刚愎自用,不肯听人建议。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曹操取胜的关键在哪里?(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
曹操:精于谋略,从善如流,能以诚心待人,能宽容人。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袁绍所没有的优势。
说说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
曹操并不像三国演义里讲的完全是个反面人物。他在征讨袁绍胜利后,写了这样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的壮心是统一天下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统一北方后的曹操的壮心是什么?
赤壁之战的背景?
时间、地点:208年、赤璧
交战双方:曹军和孙刘联军。
实力对比:曹军的兵力有20余万,孙刘联军只有约5万人。
过程: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烧毁了曹军船舰及营寨,烧死和落水的士兵无数。周瑜随即率领军队攻杀过来,曹军大溃,曹操带着败兵北撤。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实力对比、过程、影响?
赤壁之战后,曹操战败逃回北方,一时无力再南下。
刘备则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并进而取得四川、云贵地区。
孙权保住了江东和江南地区(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 势力范围。
最终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的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1)曹军来自北方,不服水土,不习水战。
(2)曹操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3)孙刘联军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还不成熟。
赤壁之战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
骄兵必败,要谦虚谨慎;要善于利用自然条件;团结合作有利于战胜强大的敌人……
220年,曹丕自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业。
三国是指哪三国,分别是什么时候由谁建立的?
三国鼎立后各国为稳定社会环境,均采取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
(课文83页)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结果
特点
作用
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曹操和袁绍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刘备
曹丕
220
洛阳
221
成都
222
建业
孙权
有人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也有人说: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是历史
的退步……
你是如何认识这种历史现象的?
从统一和分裂的角度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
从大规模的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反之,国家分裂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因为从东汉末年开始,大小数十个军阀割据势力的存在使国家的分裂成了既成的事实,而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这种局部的统一既是大一统的前夜,又为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说说你的想法。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为使读者对历史故事更感兴趣,会有一些虚构和夸张的成分;而史书记载的是史实,虽说准确,但有些枯燥。所以《三国演义》的作者就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使它变成一部历史小说,我们应以文学的角度去欣赏《三国演义》,切不可与史书相混淆。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时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诸葛亮辅佐刘备,筹划军政大事,后被任为丞相。刘备死后,蜀国的大小政事都由他来主持,他忠于职守,公正无私,治蜀有方。他多次出师伐魏,终未成功,最后在行军途中病逝,正如他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1)魏:220年,曹丕,洛阳。
(2)蜀:221年,刘备,成都。
(3)吴:229年,孙权,建业。
六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9年、230年。
八个人物:曹操、袁绍、孙权、刘备、周瑜、诸葛亮、曹丕、卫温。
选择题
B
1.200年,曹操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
选择题
A
2. 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军阀是( )
袁绍和曹操
B. 曹操和刘备
C. 刘备和孙权
D. 曹操和孙权
选择题
A
3.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 )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巨鹿之战
D. 长平之战
选择题
C
4. 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支持,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著名“隆中对”的人是( )
关羽
B. 赵云
C. 诸葛亮
D. 许攸
选择题
B
5. 废除汉献帝,建立魏国的是( )
曹操
B. 曹丕
C. 曹植
D. 曹爽
选择题
A
6. 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
台湾
B. 澳门
C. 日本
D. 爪哇
选择题
D
7. “三国”真正形成的标志是( )
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
B. 官渡之战曹操取胜
C.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
D. 魏、蜀、吴三个政权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