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小结
1.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进化的实质是:
2.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决定进化方向;
是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相互影响
进化
4.理论的核心:
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共同
小测
5.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6.现从一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羊,测知基因型为BB、Bb和bb的个体分别是85、10和5个。则在该种群中,b基因频率为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理清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P2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注意: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为专有名词。
仅对动物和人体的细胞而言。
与“细胞液”区分
细胞液--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体
液
血浆 :
组织液:
(细胞间隙液)
淋巴:
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是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笔记
毛细血管壁
淋巴循环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内环境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体
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概念的内涵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见课本P4图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见课本P4图
讨论:
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照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2、除了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那些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
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质、氨基酸氮……
无机物:水、无机盐离子
气体、激素、维生素等有机物
Na+ 、 Cl-
维持血浆渗透压
维持血浆酸碱平衡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图1-2 血浆的主要成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O2、CO2、血红蛋白、H+
B H2O2 酶、抗体、激素、H2O
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 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D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的概念:
2.渗透压的大小:
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1)渗透压
(770KPa)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主要与无机盐(Na+,Cl-),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P5
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
溶液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溶液渗透压越高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770KPa)
P5
4 . 渗透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例:组织水肿
例: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C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2)酸碱度
血液酸碱度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下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
( 7.35-7.45 )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 , NaH2PO4/Na2HPO4
血浆PH的相对稳定:
血浆
H2CO3
NaHCO3
乳酸
乳酸钠
H2CO3
进入肝脏参与代谢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由肾脏排出
CO2 +H2O
由肺排出
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3)温度
组 织 液
血浆
淋巴
外 界 环 境
体 内 细 胞
葡萄糖、O2
CO2、
尿素等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循环系统
消化、呼吸系统
尿素等
皮肤、泌尿系统
CO2
呼吸系统
葡萄糖
O2
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参与;
3、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内环境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
(内有淋巴)
(内有血浆)
组织细胞
组织液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液循环系统
淋巴/免疫系统
课堂练习 书P6
一、基础题
1、2、3
二、拓展题
(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3)肾小管的重吸收
(4)皮肤
内环境
C
D
B
A
细胞
体外
体外
体外
体外
①
②
CO2
O2
1、a、b、c、d分别代表什么身体内什么液体? 2、a、b、c、d合称什么?
3、b、c、d合称什么?
小测:
a
b
c
d
4
5
7
渗透
渗透
6
小测:
4.
4、5、6、7分别代表什么?
O2、营养物质
CO2、代谢废物
1、a、b、c、d分别代表什么身体内什么液体? 2、a、b、c、d合称什么?
3、b、c、d合称什么?
小测:
a
b
c
d
细胞
内液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体液
细胞外液
4
5
7
渗透
渗透
6
小测:
4.
4、5、6、7分别代表什么?
O2、营养物质
CO2、代谢废物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组织细胞
血液的成分
血浆与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