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七年级地理上
商务星球版
5.3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乡村与城市
世界各地的人们,有的居住在乡村,有的居住在城市。通常,我们把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
乡村和城市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平原村落
山区村落
农 村
牧 村
渔 村
林 场
乡村的类型
大都市
小城镇
乡村与城市在外观上有很大差异。例如,范围的大小、建筑物的高矮、道路的疏密,以及人口数量的多少、汽车流量的大小等。
范围的大小
建筑物的高矮
道路的疏密
人口数量的多少
汽车流量的大小
乡村
城市
大
小
高
矮
疏
密
多
少
大
小
与乡村相比,城市的功能更加多样化,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和休闲娱乐区等。
乡村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市可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
根本的差异
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演化而来的,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将在城市里居住、生活和工作。
◎聚落与自然环境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聚落,尤其是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那些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例如,在我国南方,村落多沿着江河分布。
思考:议一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哪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1、地形平坦
2、土壤肥沃,易于耕作
3、水源充足(井,泉,湖滨,河流沿岸等地)
4、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沿海港口等地)
5、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地)
6、气候温暖湿润
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等。一般来说,
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团块状,规模较大,密度也大;
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山谷地带,呈条带状;
河湖附近的聚落,往往沿着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分布,呈条带状或环状:
沙漠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呈点状或带状。
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团块状,规模较大,密度也大;
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山谷地带,呈条带状;
河湖附近的聚落,往往沿着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分布,呈条带状或环状:
沙漠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呈点状或带状。
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
例如,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有堆积很厚和直立性较强的黄土,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建造了具有“绿色建筑”之称的窑洞。
窑洞
房屋特点:利用黄土层挖掘成窑洞,冬暖夏凉。
环境特点:黄土土层厚,直立性强。
房屋特点:尖顶高耸,屋顶坡度很大,易于流水流雪,防止积雪压塌屋顶。
环境特点:雨雪天气较多。
北欧的房屋
西亚的房屋
房屋特点:厚墙、小窗,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环境特点: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
我家住在北极地区,外出打猎时习惯以冰雪建造雪屋,墙体很厚,易于保暖。
因纽特人的雪屋
因纽特人
我家住在云南南部,我们的竹楼分上下两层,底层堆放杂物,楼上住人,既通风散热,又避免了虫兽侵袭。
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同样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绿树掩映的乡村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景色迷人的田园被沥青、水泥所覆盖。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各地的聚落千差万别,风格独特。它们既印有人类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痕迹,也记录并传递着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但有科学研究的价值,也有文化审美的价值。于是,有的聚落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些聚落文化遗产,体现了人地和谐的关系,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资源。
例如,皖南的宏村,背靠植被茂密的山地,面临清澈透明的水塘,清水流经每家每户门前,四周茂林修竹,稻花飘香,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
皖南的宏村
云南的丽江古城,依山就势的建筑鳞次栉比,石板街铺到每家每户门口,与四周巍峨的雪山、茂密的原始森林融为一体。
为保护这些人类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8年开始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的确认和命名。截至2011年6月,各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命名的共有749项。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加拿大古城魁北克风景
世界部分文化遗产的分布
白川乡
平遥古城
长城
故宫
泰姬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有价值的聚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西藏布达拉宫
看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②、③三处乡村聚落,选址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 ①、②、③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聚落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1)靠近河流;
(2)②;地处河流下游,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活动:保护聚落文化人人有责
1.结合图文资料,就布达拉宫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谈谈个人的观点。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在宫殿布局、土木工程、绘画、雕刻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1994年12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参观布达拉宫的人数急剧增加,布达拉宫的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于是,在论证保护布达拉宫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2.读新闻报道,说说看你能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点什么。
2007年6月9日,安徽黟县600名青少年聚集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了《保护文化遗产,做文化遗产传承者》的倡议,同时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去电子邮件,希望通过秘书长先生向全球青少年倡议: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做人类文明的宣传员、守护者和传承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