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精挑细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选项)
1.夜书所见( )
A.著作 B.书写 C.文件
2.夜深篱落一灯明( )
A.明白 B.公开 C.亮
3.远上寒山石径斜( )
A.地名 B.深秋时节的山
4.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清 B.饭
C.汽味 D.紧张
5.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远上寒山石径斜(小路) B.白云生处有人家(产生)
C.菊残犹有傲霜枝(犹豫) D.知有儿童挑促织(拨弄)
6.“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小朋友们太贪玩了,不想离开。
B.果树把小朋友的脚绊住了。
C.小朋友被秋天的水果香甜的味道吸引着,不想离开。
D.小朋友们太喜欢吃水果了。
7.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
A.光明磊落;开朗;爽快。
B.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C.明显;清晰。
二、填空题
8.量词堡垒。(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大雁 一(______)叶子 一(______)谷粒
一(______)秋风 一(______)小花 一(______)汗水
一(______)叮咛 一(______)秋风 一(______)歌吟
9.补充诗句并判断。
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_______)
(2)“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_______)
10.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自然现象?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风:和煦、寒冷、风和日丽、凉风习习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的颜料 (_______)的海洋 (_______)的气味 (_______)的小喇叭
(_______)的歌 (_______)的歌 (_______)的炎热 (_______)的雨
12.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秋(____)气(____) 春(____)秋(____) 秋风(____)(____)
一(___)知(____) 五(____)丰(____) 金桂(____)(____)
(1)上面这些词语都是描写____季的。我还积累了描写其他季节的词语,如:
夏天:____、____;冬天:____、____。
(2)我会写两个关于“丰收”的四字词语: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shān shà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3.给语段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4.根据上下文,我知道“五彩缤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中还有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
15.文中画线的句子,都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课文句子,我们也来说说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把_____色给了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
17.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课外阅读
秋 风
佚名
①秋天的风是个勤劳的小姑娘。她将松软的白云做成手帕,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明净的天空一下子显得又高又远。鸟儿们的欢叫藏不佳,追着、闹着、笑着把清脆的歌声酒向广阔的天空。
②秋天的风是个淘气的小男孩,他最喜欢在林间奔跑。从树木的枝叶间跑过时,他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在密密实实的绿叶下面,藏着一只只青涩的小脸庞,有的紧紧挤在一起,像一串串风铃在树上叮当作响。哈!淘气的秋风为这个发现激动不已,他将叶子掀开,大声呼唤太阳。太阳公公笑眯眯地走过来,爱怜地抚摸这些小脸庞,小果实们一个个羞红了脸。
③调皮的秋风想到一个好点子,他三下两下爬上树梢,将叶子的衣裳涂染。满树的叶子被他信手一涂,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栖息在枝头。好看!好看!秋风拍着手欢呼起来,树上的蝴蝶受了惊吓,一只只轻飘飘地飞离了枝干,有的和小草拥抱,有的嬉戏着随流水越走越远了。
④没有了树叶的遮掩,果实们一个个涨红了脸,羞答答地挂在枝头,看大人小孩投以惊喜的眼光,任凭秋风把甜蜜的芬芳洒满大地,招引馋嘴的鸟儿。
⑤秋风快乐地奔跑着!奔跑着!
18.形成解释。
理解词语。
(1)她将松软的白云做成手帕,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由“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可以推测出“一尘不染”指__________。
(2)满树的叶子被他信手一涂,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栖息在枝头。
看到“五彩斑斓”一词,我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它的近义词。再结合上文“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可以确认“五彩斑斓”的意思是__________。
19.形成解释。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青涩的小脸庞”和“树上的蝴蝶”分别指的是什么?
“青涩的小脸庞”指的是__________,“树上的蝴蝶”指的是__________。
20.整体感知。
本文将秋风带来的变化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来描绘。将每段内容和秋天的特点连一连。
第①段 秋叶飘落
第②段 天高云淡
第③段 果实成熟
第④段 果实累累
21.评价鉴赏。
照样子,从文中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再做出赏析。
例:满树的叶子被他信手一涂,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栖息在枝头。
赏析:这句话描述的内容是秋天,树叶有的变成了黄色,有的变成了红色。我喜欢文章中的叙述方式,多富有诗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创意运用。
秋天的风是什么样的呢?先结合本文内容补充完整,再照样子写一写。
秋天的风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秋天的风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3.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小朋友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们的生活,聊聊我们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请你谈谈你知道的传统节日吧。(字数100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C
6.C
7.B
8.排 片 颗 阵 朵 滴 句 阵 曲
9.江上秋风动客情 √ ×
10.潮湿、湿润、和风细雨、倾盆大雨 冰冷、寒冷、冰封大地、大雪纷扬
11.彩色 广阔 好闻 精致 动听 流行 无比 绵绵
12.高 爽 华 实 习 习 叶 秋 谷 登 飘 香 秋 骄阳似火 艳阳高照 冰天雪地 大雪纷飞 硕果累累 瓜果飘香
13.shàn shān
14.指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绚丽多彩 五颜六色 炎热 凉爽
15.拟人 天上的月亮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16.金色 稻谷 金灿灿的稻谷 一顶顶皇冠
17.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18.非常清洁、干净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19.树上未成熟的果实 树叶
20.
21.调皮的秋风想到一个好点子,他三下两下爬上树梢,将叶子的衣裳涂染。 秋风也像小孩子一样调皮,还爬上了树把叶子涂染,这种描述方式把树叶变色的现象写得多有趣啊!
22.勤劳的小姑娘 将松软的白云做成手帕,把天空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大画家 这涂涂,那抹抹,把森林画成了幅五颜六色的风景画。
23.《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这个单元的课题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由于课的特殊性,虽在这一环只提供一个话题,但教材的安排上,是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不断的去体验、去发现、去总结。本单元第三篇课文后给予的“综合性学习”的提示,可以说,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让“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景再现。1、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了解生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汇报交流中,学会整理搜集到的信息,学会有条理,有感情地向他人介绍“传统佳节”,细说“春节”、“端午”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佳节的丰富多彩。3、能主动参与交际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答案:元宵节(上元):正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有“小年大十五”之说,一般从初九以后,各村镇社火队开始出动,狮子、龙灯、旱船等走乡串户,较大村庄还排练秦腔,每晚结合社火演出,张灯结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景象非常热闹。十四、十五、十六男女老少都要出门游赏,谓之“游百病”,以祓病纳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