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地理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题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一次,开心超人在环球飞行的途中,看到了污染严重,满目疮痍的地球,就兴起给地球做一件“外衣”,则“外衣”的面积至少有多大( )
A.4万平方千米 B.6371平方千米 C.12742平方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2.贵州省贵阳市(106°E,26°N)所处的位置是( )
A.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B.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南半球,低伟度 D.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3.在地球仪上,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作( )
A.北回归线 B.北极 C.南极 D.赤道
2020年9月21日19时18分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北纬43.45度,东经81.94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表示地震发生地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地震发生后各地紧急救灾,救灾中不需要的地图是( )
A.地形图 B.交通图 C.草场分布图 D.人口分布图
6.下列事件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月食现象
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登高望远
日本2021东京奥运会开幕时间定在2021年7月23日(北京时间)19点,(东京时间)20点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造成北京收看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比东京时间要晚1小时是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大陆的漂移 D.海底的扩张
8.开幕式期间地球大致运行在图中的位置是( )
A.BC之间 B.CD之间 C.DA之间 D.AB之间
9.开幕式期间日本首都东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
10.小明想去日本看东京奥运会,想知道日本的位置,他应查阅( )
A.世界地形图 B.亚洲交通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政区图
11.海拔较高,地表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的陆地地形为(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在北京延庆举行,下图是“北京世园会导游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若选择精品路线:植物馆—中国馆—国际馆依次游览,最近的入口是( )
A.1号门 B.3号门 C.5号门 D.6号门
13.小丽在网上搜索到的这张“世园会”地图,图中缺少的地图要素是(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注记
14.假如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相同,那么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
A.世界地形图 B.中国交通图 C.北京市地图 D.“世园会”导游图
15.家住延安的小丽要去“世园会”游玩,下列准备工作正确的是( )
①用世界地形图确定北京的位置 ②用中国交通图规划去北京的行程
③用北京市地图预订住宿宾馆 ④用“世园会”导游图选择游览的景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甲、乙两地地形、河流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由东南向西北流 B.由西北向东南流 C.由西南向东北流 D.由西向东流
17.甲地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盆地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18.将一幅比例尺为1∶800000的地图放大,放大后的地图面积刚好是原图面积的4倍,放大后的地图的比例尺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千米
19.常见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A.铁路、沼泽、山峰 B.长城、沙漠、山口
C.长城、铁路、港口 D.公路、沙漠、水库
地球上,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下图为每隔3小时从极地上空同一位置四次俯视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B点所在纬线是下面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 )
A.热带与北温带 B.热带与南温带 C.北温带与北寒带 D.南温带与南寒带
21.四次俯视地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四次看到的半球均为同一个半球 B.B点昼夜状况发生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C.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D.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
22.四次俯视地球,A地的时间分别是它这一天中的6点、9点、12点、15点。那么,第三次俯视地球时,B地时间是它这一天中的( )
A.9点 B.12点 C.15点 D.18点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4.下列关于 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南寒带 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
C.③地位于南半球 D.④地位于东半球
25.玲玲说她的家乡四季分明,聪明的你能判断出她的家乡有可能是哪个温度带吗?( )
A.北温带 B.南寒带 C.热带 D.北寒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26.据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比例尺用线段可表示为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3)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________。
(4)小明量得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5)D、G两处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
27.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小红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脚所踏地点的纬度和经度是________。
(2)小红行走在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南、北)半球。
(3)写出图2中A、B、C、D的经纬度: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4)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
(5)A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B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于当天上午8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现场直播。在新疆阿拉尔市(50°N,80°E)的党员小明观看了直播。
材料二:“经纬网图”图1和“地球公转图”图2。
(1)小明所在的城市是图1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C在B的__________方向。
(2)建党100周年大会开始时,地球在图2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最接近__________(填序号),太阳直射__________;A、B、C、D四地中,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___此时昼短夜长的是__________。
(3)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在什么季节 并说明理由。
(4)图中ABCD四地,一天中最早看到太阳的是哪个点 为什么
29.下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赤道的周长约______万千米。在地球仪上,我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作______线。
(2)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填“透明”或“不透明”)的球体,因此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图中处于白天的有______两点。
(3)根据地球自转规律推断,甲,乙、丙三点中,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______点。
(4)由图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填“昼夜更替”或“昼夜长短”)现象。
30.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在图2的地球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理公转方向。
(2)图2中,地球公转到位置C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__(节气名称),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纬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___________现象。
(3)图3示意“二分二至日”时我国保定(39°N)正午的树影长短情况,图中正午阳光序号与其对应的节气相符合的是_____ (填正确选项字母)。
A.①冬至、②春分、③夏至 B.①秋分、②冬至、③春分
C.①夏至、②秋分、③冬至 D.①春分、②夏至、③冬至
(4)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图1是地球公转到B、D位置时的情况,如果图1中甲点此时正值秋季时,那么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应是图2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31.国庆节期间,济南明明一家到北京游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旅游前,明明选择了可能用到的甲乙丙三幅地图。明明了解到济南到北京的实地距离为360千米,量得甲图中两地距离为2厘米,则甲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数字式)。
(2)明明一家从济南乘坐火车去北京,火车的行驶方向大致是_________。
(3)在北京游览时,需要选择的地图是_______图。若甲乙丙三幅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 图。
(4)据图分析,北京市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5)读图分析北京成为大型聚落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
试卷第22页,共33页
试卷第11页,共11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A B A C A A C A D C D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A C C B B C D B B A
26.
(1)
(2) 鞍部 陡崖 山峰 山脊 山谷
(3)自西北向东南
(4) 4500米 58米
(5) G 等高线密集,坡度越陡
27.
(1)50°N,20°E
(2) 东 北
(3) 40°N,70°W 30°N,50°W 35°N,10°W 20°N,60°W
(4)C
(5) 正北 东南
28.
(1) D 西南
(2) ① 北回归线或23.5°N B C
(3)夏季,地球公转到③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为夏季。
(4)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位于东侧的地点优先看到日出。
29.
(1) 4 纬
(2) 不透明 乙、丙
(3)丙
(4)昼夜更替
30.
(1)答案见图
(2) 夏至 北回归线(或23.5°N) 极昼
(3)C
(4)B
31.
(1)1:18000000
(2)往西北方向(自东南向西北方向)
(3) 乙 乙
(4) 西北高、东南低 丙图中西北部颜色深,海拔高(或河流多自西北向东南流)
(5)①地形平坦 ②河流较多,水源充足
答案第11页,共22页
答案第11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