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七年级 上
17.动物笑谈
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你看到一个人蹲在地上爬行,还不停地嘎嘎叫的人的时候,你一定会把他看做一个疯子,其实,他不是疯子,而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工作者。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的《动物笑谈》,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工作者。
动物笑谈
康拉德·劳伦兹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了解并概括课文大意。
2.把握文章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学习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描写手法。
3.感受作者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学习作者专注忘我的工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他于1903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并就读当地的大学,主攻医学和生物;1933年获得博士学位。很快,劳伦兹在雁鹅及穴乌方面的研究扬名国际;1937年维也纳大学聘请他教授比较生理学及动物心理学。1951年出任马克斯·普郎克行为研究所所长,直到1973年才卸任。代表作品有《雁语者》《攻击的秘密》《所罗门王的指环》等。
自主学习
敛( ) 羞怯 ( ) 匍匐( )
禁锢( ) 余晖 ( ) 嗔( )怪
蹒跚( ) 蹿( ) 鹳( )
怪( )不( ) 大相( )( ) 神采奕奕( )
凫( )
张牙舞爪:
恋恋不舍:
蹒跚:
一、掌握下列字词
liǎn
qiè
pú fú
gù
huī
chēn
pán shān
诞
cuān
guàn
经
径
yì
fú
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形容舍不得离开。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庭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1、如何理解课文题目?
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 :
1
总领全文,写"我"研究动物时出现的趣事,被人视为疯子。
第二部分( ):
3、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2-9
写研究水鸭子的经历。
第三部分( ):
10-19
写黄冠大鹦鹉可可的趣事。
2、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三、文章围绕“逗笑”这一文眼来写,默读课文,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学水鸭妈妈的叫声和走路等怪诞行为吓到观光客。
黄冠大鹦鹉“可可”到处找寻我,它在做长途飞行被“我” 鸣叫呼唤回来,惊吓住路人
“可可”恶作剧:咬掉父亲的扣子,排成一堆。
“可可”把毛线缠到树上。
友好、和谐、热爱
四、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自主学习
这种亲密关系的建立来源于作者对动物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动物打成一片。
“小凫一出壳……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
二、仔细阅读课文,谈谈你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作者的做法在今天来看有何现实意义?
合作探究
这篇课文用幽默风趣的文字,讲述了有关动物的趣事、笑话,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热爱。在环境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的今天,劳伦兹用行动告诉我们该怎样善待生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劳伦兹的行动可以看出,他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动物,他和动物生活在一起,分享它们的喜怒哀乐,并以此为幸福。
一、你如何看待劳伦兹和动物间的趣事,你对他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
“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
合作探究
这些语句表现出作者与大鹦鹉朋友式的相处和对鹦鹉的关心。
1.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而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品味语言
(1)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合作探究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鸭子以人的灵性,写出了它们可爱的情状。
2.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品味语言
(2)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可可”比作“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写出了可可动作的轻盈敏捷。
1.完成课后练习
2.仔细观察一种或几种小动物,并把你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与同学们交流。
3.查找一些濒危动物的资料,并与同学们交流,面对这些濒危动物,我们能做些什么?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