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练习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行驶时乘坐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因为系好安全带可以( )
A.避免汽车速度减小时乘坐人员的惯性减小
B.减小急刹车时因惯性造成对乘坐人员的伤害
C.避免汽车速度增大时乘坐人员的惯性增大
D.让乘坐人员坐起来感觉更舒适
2.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不受外力时才表现出惯性
B.当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有惯性,竖直方向没有惯性
D.惯性是一种力,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枪膛中飞出的子弹,在惯性力作用下飞行
B.满载的卡车比空车难以停下来,是因为前者的惯性比后者大
C.物体在粗糙水平路面上比在光滑水平路面上难以推动,是因为前者惯性大
D.喷气式飞机起飞后越飞越快,说明它的惯性越来越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很大的物体,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作用时,两物体间一定也有弹力
C.书本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书本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B.8:35下课指的是时间
C.速度、加速度、重力、路程均是矢量
D.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用了实验直接验证
6.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在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一个铜球从由静止开始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v1∶ v2∶ v3 =1 ∶ 1 ∶1
B.v1∶ v2∶ v3 = t1∶t2∶t3
C.x1-x2 = x2-x3
D.x1∶ x2 ∶ x3 = t12∶t22∶t32
7.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
C.手拍桌子时,使手感觉疼的这个力是由于手的形变而产生的
D.被踢出后的足球在地面上向前滚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牵引力作用
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小球放在车厢内光滑桌面上,两球相距s与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刹车,在两球均未离开桌面的情况下,两球的间距( )
A.逐渐增大 B.保持不变 C.逐渐减小 D.无法确定
9.2020年12月22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一箭五星”首飞成功!长征八号后续也将具备海上垂直回收的能力,可以极大地减少火箭发射的成本,同时还大大缩短了发射周期。火箭某段时间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越来越小
B.随着火箭燃料的燃烧,火箭的惯性增大
C.火箭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D.火箭在时间内的加速度增大
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性质不同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D.汽车爬坡时惯性会变大
11.2021年6月17日,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于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太空中由于完全失重,所以没有惯性
B.宇航员进入核心舱需借助外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与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宇航员在空间站内用力F双手互拉弹簧两端时,弹簧弹力大小为2F
12.如图所示,将一玻璃瓶装水后密闭,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的中部有一小气泡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力突然将瓶子向前推动,使其在桌面上向前运动一段后停止,可看到气泡相对瓶子的运动情况是( )
A.向前
B.向后
C.先向前,再向后,最终回到原来位置
D.先向后,再向前,最终回到原来位置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3.如图所示,列车沿东西方向做直线运动,车里光滑桌面上有一小球,乘客看到小球突然沿桌面向东滚动,则列车可能是( )
A.以很大的速度向西做匀速运动
B.向西做减速运动
C.向西做加速运动
D.向东做减速运动
14.如图所示,用细绳把一本较厚重的书扎一圈,然后将细绳的一端悬挂起来,另一端用手牵住,分别迅速用力拉细绳和逐渐增大拉力拉细绳两种实验方案,则( )
A.迅速拉,位置1先断 B.迅速拉,位置2先断
C.逐渐加大拉力,位置1先断 D.逐渐加大拉力,位置2先断
15.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C.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车的惯性
D.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少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1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越快,惯性越大
B.汽车匀速运动时没有惯性
C.人向前奔跑时被绊,由于惯性向前绊倒
D.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向后倾斜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7.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______一种性质,__________是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18.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_,而这种性质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来量度.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9.有一旅游爱好者,想做环球旅行.他设想乘坐一气球将自己悬浮在高空中,因为地球在自转,所以他只要在空中停留一天,就可以环球旅行一次了.你认为这个旅游爱好者的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
20.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规定?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C.人的惯性由人的质量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系好安全带不减小人的惯性,故AC错误;
B.安全带系在人的身上,对人有一定的作用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所以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故B正确;
D.安全带起到保护的作用,不会让乘坐人员坐起来感觉更舒适,故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AD.惯性不是一种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只要物体具有质量,物体就有惯性,故AD错误;
B.当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故B正确;
C.只要物体具有质量,物体就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从枪膛中飞出的子弹,在惯性的作用下飞行。A错误;
B.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满载的卡车比空车难以停下来,是因为前者的惯性比后者大。B正确;
C.物体在粗糙水平路面上比在光滑水平路面上难以推动,是因为运动时前者的最大静摩擦力较大。C错误;
D.惯性只跟物体质量有关,喷气式飞机起飞后越飞越快,是因为飞机在加速,其惯性是不变的。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质量是物体的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则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A错误;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作用时,两物体间一定也有弹力,因为有弹力才有摩擦力,B正确;
C.书本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错误;
D.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也不一定是静止的,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有相对滑动,静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有相对滑动趋势,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A.质点是为了方便研究问题而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故A正确;
B.8:35下课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
C.路程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C错误;
D.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并没有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通过合理外推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
A.小球在斜面上三次运动的位移不同,末速度一定不同,故A错误;
B.由
v=at
可得
若
v1∶ v2∶ v3 = t1∶t2∶t3
则三次下滑的加速度相同,可以证明小球沿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但由于时代技术的限制,伽利略并不能直接测出速度,故这并不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故B错误;
C.A、B、C是在一个斜面上任取的三个位置,即使x1-x2等于x2-x3,由他们的大小关系无法证明小球沿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若
x1∶ x2 ∶ x3 = t12∶t22∶t32
三次下落中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为定值,可证明小球沿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A.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如果物体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不在它的几何中心,A错误;
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不一定在同一直线,B正确;
C.手拍桌子时,使手感觉疼的这个力是由于桌子的形变而产生的,C错误;
D.被踢出后的足球在地面上向前滚动,是由于惯性,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桌面上的物体A和B也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物体A和B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在两球还没有离开桌面前,它们的距离将保持不变。
故选B。
9.D
【详解】
A.由题图可知火箭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
B.随着火箭燃料的燃烧,火箭的质量减小,惯性减小,故B错误;
C.v-t图像与t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火箭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则平均速度
故C错误;
D.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火箭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由于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验证,故A错误;
B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故B错误,C正确;
D.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A.物体的惯性由质量决定,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没有关系,A错误;
B.宇航员进入核心舱需借助外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B错误;
C.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与其受到的支持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其大小相等,C正确;
D.宇航员在空间站内用力F双手互拉弹簧两端时,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弹力大小为F,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
当玻璃瓶静止时,水和玻璃瓶保持相对静止,气泡在玻璃瓶中间;当突然用力将瓶子向前推动一下,水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向玻璃瓶后方运动,把气泡挤向玻璃瓶前进的方向。当瓶子运动起来后,最终静止,因此瓶子必然要减速运动,这时气泡右边的水受瓶的作用随瓶一起减速运动,而气泡左边的水将相对于瓶向前(右)运动,气泡将相对于瓶向后移动,最后回到原来的位置。
故选C。
13.CD
【分析】
解决本题要掌握用惯性解释现象的能力,根据惯性并利用相对运动的知识解答。
【详解】
ABCD.当列车加速或减速时,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相对于小车发生运动,当乘客看到小球突然沿桌面向东滚动,则可能是列车由向西做匀速运动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由向东做匀速运动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D正确。
故选CD。
14.BC
【详解】
拉力慢慢增大,由平衡知识知,细绳上段承受的拉力为书的重力和手对绳的拉力之和,下段细绳承受的拉力等于手对绳的拉力,所以慢慢增大拉力,则上段细绳将断开。当迅速用力拉绳,则下段细绳将断开。由于书本较厚重,惯性较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在迅速拉绳的瞬间,书本可以认为固定不动,所以下段细绳承受的拉力将比上段细绳承受的拉力大,因此下段细绳将会断开。
故选BC。
15.BD
【详解】
A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系好安全带不可以改变人的惯性,故AC错误;
BD.安全带系在人的身上,对人有一定的作用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所以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故BD正确。
故选BD。
16.CD
【详解】
AB.汽车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行驶速度无关,与运动状态无关,选项AB错误;
C.人向前奔跑时被绊,由于惯性向前绊倒,选项C正确;
D.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向后倾斜,选项D正确。
故选CD。
17.固有 质量
【详解】
[1]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质量是反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18.惯性 质量
【详解】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19.见解析
【详解】
不能实现,因为旅游者在地面上的时候,跟随地球一起转动,同时,地球上的大气也跟着地球一起转动,当旅游者乘坐气球上升的时候,由于惯性,他还是随大气跟随着地球一起转动,所以旅游者无法通过他所设想的方法乘坐气球做环球旅行。
20.见解析
【详解】
因为刹车时,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减速停止,人由于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从而向前倾倒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后,可以防止或减小惯性对人造成的伤害。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