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怀化通道侗族七上第一单元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湖南怀化通道侗族七上第一单元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4 20: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下期七年级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
第一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酝酿(niàng)   枯涸(hè) 应和(hè)   霎时(shà)
B.满载(zài)   济南(Jǐ) 水藻(zǎo)   竦峙(sǒng)
C.栖息(xī)   着落(zhuó) 蜷曲(juǎn)   模样(mú)
D.梦寐(mèi)   寥廓(liáo) 粗糙(cāo)   黄晕(yū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贮蓄  偌大  朗润  绿草如茵 B.震落  苍海  炫耀  花技招展
C.哄托  吝啬  清冽  梦寐以求 D.竦恃  松驰  急躁  山清水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
4、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3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憎恨,希望革命的风雨来得更加猛烈。
D.《观沧海》一诗的“观”字统领全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6、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心灵的痛伤;宽容, , ;
宽容, , ;
7、综合性学习。(10分)
  校团委开展以“我与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校园门口的绿化区经常被踩踏,同学们觉得需要立一块牌子,提醒人们爱护花草。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四个,组成对偶句,作为牌子上的宣传语。(4分)
词语:行人 花草 文明 爱护 踩踏 绕道 彰显 含笑
对偶句: , 。
为了以实际行动美化环境,七(1)班参加了植树活动。班级向学校总务处借了36把铁锹,8个水桶。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学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要注意格式)。(3分)
(3)组织社会调查之后,校团委举行“我看环保”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3分)
  刚才,我已列举出种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和事实,大家从中可以看到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那么,          我认为,首先,人类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其次,政府要重视环保,采取有力的方法,第三,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环保贡献力量。
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②“采取有力的方法”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改为“    ”。
③画线句中,有两处逗号应改为    号。
8、根据要求填空。(8分)
⑴神龟虽寿, 。 ,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抒发托月相送的句子是 ,

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描写苍凉萧瑟的秋景的句子是        ,
        。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共53分)
(一)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9-10题。(6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2分)
10、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二)阅读《春》选段,完成11-16题。(22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     图,并由眼前的花联想到了      ,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3分)
12、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花的哪些特点 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4分)
13、这段文字使用了      、     、     等修辞手法。(3分)
14、“成千成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 字好不好?为什么? (4分)
15、选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想象。请在原文中画出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16、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是因为( )(3分)
A.野花多,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
B.野花多,而且有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
C.阳光照射下,明丽的花会反光,就使人产生像眼睛像星星的感觉。
D.野花的颜色明丽、丰富,再有阳光的照射。
(三)阅读佚名《黄山记》,完成17-21题。(25分)
很早就已闻黄山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潇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
今年九月,我来到黄山。拾级而上,灰蓝色的青烟不时伴随花香扑面而来。凭栏远眺十里达通的群峰,只见峰峦争雄,奇松苍翠,就像几千丈的帷幔挂在前方,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当走进黄山的峰海,无数的巧石会争先奔到眼前。在半山寺,抬头可见一只头朝天门的振翅欲啼的“公鸡”,这就是巧石“金鸡叫天门”;登上“天山石屏”,遥望莲花峰,它就像用壮美线条勾勒出来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在鸡公峰前,一块巧石长得像天鹅一样,昂起头,翼下还有许多团石簇拥着,形成了“天鹅孵蛋”的奇景。还有九龙峰上的“猫头鹰”,白沙岭上的“喜鹊登梅”,狮子峰顶的“猴子观海”,鲫鱼背上的“仙桃石”……这些巧石千姿百态,逼真逗趣,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如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乐趣。
如果用“巧”来形容黄山的石,那么黄山的松可说是“奇”了。黄山的松不像一般的松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他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如举世闻名的千年古松——迎客松,就挺立在玉屏楼东、文殊洞上,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迎接远方的来客。离开玉屏楼,旁边又有一株古松伸出一枝,做送客状,它就是送客松。往前50米处的望客松则体态优美,如向游人点头,依依惜别。还有始信峰上的黑虎松、天都峰的探海松——黄山的松不仅有独立生长的,也有成林的树木,如狮子峰上的树木就是成林成片,形成松海。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黄山的松引人入胜,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却又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刚才还是倾盆雨、弥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境界,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 选自《作文周刊》)
17、阅读全文,请你完成填空。(6分)
黄山景色总的特点是 。 它分别体现在:黄山的 ,黄山的 ,黄山的 。
18、第二段说“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4分)
19、文章开头与结尾都引用了郭沫若的诗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0、请在最后一段“……”处续写两个比喻句。(6分)
21、“黄山的松不像一般的松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他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5分)
三、写作(60分)
22、朱自清笔下的“春”生机勃发,老舍笔下的冬天是“响晴”的,刘湛秋笔下的雨景分外美丽、分外灵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奇妙无穷,细细观察,令人动情;慢慢品味,给人启迪。
要求:①题目自拟,写一篇感受自然、感悟生活的文章;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600字左右;③文体不限。
第一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1 B 2 A 3 C 4 D 5 C 6示例:就像一泓清澈的泉水,能滋润心灵的干涸;就像一轮皎洁的明月,能驱散心灵的阴霾 7(1)示例:①行人绕道,花草含笑 ②爱护花草,彰显文明 ③行人文明,花草含笑 (2)略 (3)①示例一: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免遭破坏呢 示例二:下面我想讲讲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②方法 措施 ③分号  8(1)犹有尽时,腾蛇乘雾(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阅读与鉴赏:(一)9、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10、示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二)11、春花 秋实 春华秋实 12、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是按照“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13、拟人 比喻 排比 14、不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动静结合突出花多花香,景物更热闹,内涵要丰富得多 15、“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虚实结合,使描绘更加生动 16C
(三)17、奇和巧 石 松 云海 18、把黄山比作画因为它风景优美,把黄山比作诗因为它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 19、开头引用郭沫若的诗句总领全文,结尾引用诗句是盛赞云海的神奇。在结构上,二者首尾呼应 20、示例:时而似奔腾的激流,时而又轻柔如绢 21答案要紧扣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要明确、通顺。
三、写作:22、略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