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与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善的法典;说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都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教与学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教与学难点】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搜集有关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并加以整理,理解“文明”的含义。
【教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以下表格,教师同时讲解: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四大古国是何时进入到文明时代的呢 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人类文明会产生于大河流域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第2课,了解这些知识。
时间 大河流域
古代埃及 公元前3500年 尼罗河流域
古代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
古代印度 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流域
古代中国 公元前2070年 黄河流域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说出古埃及文明产生、统一、强盛和灭亡的时间。
2.知道古埃及权力的象征是什么?对此有何认识?
3.两河流域是指哪里?
4.说出古巴比伦文明产生、统一的时间。
5.《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目的、历史地位?
6.说出古印度文明的出现及建国情况。
7.种姓制度的目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㈠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㈡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为什么?
【引导】
播放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图片《大河流域上古文明发祥地》讲解: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两者的关系,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公元前31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称法老,实行专制统治,尼罗河纵贯全境,是埃及的母亲河,养育了世世代代埃及儿女。)
2.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修建的,你了解多少,如何正确评价?
【引导】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出示图片《开罗南郊吉萨高地三大金字塔》,引导学生思考,建筑金字塔时用了多少劳动力,多少巨石?当时巨石是怎样弄上去的,有吊车吗?又是用什么车运的?(用木撬、人拉牲畜拉)从金字塔的用途、形状、高度、边长等方面说明这一建筑是世界奇迹之一,深刻认识到:建筑金字塔的人具有很高的智慧.这项工程如此艰难,谁干的 奴隶主还是奴隶 奴隶们是心甘情愿吗 说明:金字塔是人民被奴役的历史见证.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从进步性、局限性两方面归纳,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是奴役奴隶的见证。
3.谈谈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引导】
结合《法典》石柱图片,从它的内容来分析,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
师生共同结合法典规定分析:“奴隶可以买卖……,奴隶违反奴隶主的规定,就……”从这些内容可以知道,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
得出结论:《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结合下列问题及图片,分析种姓制度?
(1)每个等级的名称,包含的社会阶层、职权和义务是什么?
(2)哪些等级是统治阶级?哪些等级是被统治阶级?
(3)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4)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引导】
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知识结构,进一步分析讲解:
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
四大 刹帝利——军事贵族(世俗统治) 实质 古印度的社
种姓 吠 舍——自由民 (平民) 会等级制度
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
强调: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为了保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的。它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人们对等级制度的不满,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结合下图,写出A、B、C、D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分析说出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引导】
此题考查的是读图、识图的能力,第一问,仔细观察地图,并注意抓住地图上的有效文字信息(大河流域),就能准确判断出字母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第二问考察的是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出来。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1、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2、指出: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从经济上看,都是大河农业;从政治上看,都是奴隶主专制的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把人类引进文明时代。纵观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1.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_____流域,_______时间,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2.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巴比伦王国兴起,_____在位时,制订了_____________.
3.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下列属于尼罗河流域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阿拉伯数字 D.造纸术
4.右图所示的现存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出现在( )
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选取的素材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论语》
6.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成果出自该地区( )
A.胡夫金字塔 B.佛教 C.《汉谟拉比法典》 D.荷马史诗
参考答案:
1.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 2.汉谟拉比、《汉谟拉比法典》3.A 4.C 5.B 6.C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2)河水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大河能提供水源;沿河流域交通便利等。
【教后反思】
大 河 流 域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黄河流域
古中国
印度河流域
古 印 度
尼罗河流域
古 埃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