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文阅读拓展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文阅读拓展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4 19:1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文阅读拓展练习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40分钟
一、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南朝宋]刘义庆
管宁、华歆①共②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又尝⑤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⑥过门者,宁读如故⑦,歆废书⑧出看。宁割席⑨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管宁:字幼安,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华歆:字子鱼,东汉末年至三国时名士、重臣。②共:一起。③捉:拿起来,举起。④掷:扔。⑤尝:曾经。⑥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乘和礼服。⑦如故:像原来一样。如,如同,好像。⑧废书:放下书。⑨席:供坐卧铺垫的用具。
1.管宁、华歆是在什么时候发现黄金的?(  )(2分)
A.读书的时候 B.菜园中除草的时候
C.割席的时候 D.马车经过的时候
2.“子非吾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
A.你是我的朋友。 B.你是他的朋友。
C.你不是我的朋友。 D.你一定是我的朋友。
3.与“割席断交”的意思相近的是哪一句?(  )(2分)
A.道不同不相为谋。 B.有志不在年高。
C.言必信,行必果。 D.满招损,谦受益
4.管宁为什么要与华歆割席断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管宁和华歆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③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④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⑤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⑥强⑦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②仕:做官。③并:连同。④欲:想要。⑤夫:语气词。⑥坐:因为,由于。⑦强:勉强。
1.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2分)
(1)“或曰:‘食菱须去壳。’”句中“或”的意思是( )
A.有人。 B.或者。
(2)“其人自护其短”中“短”的意思是( )
A.长度小,与“长”相反。 B.缺点。
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坐”在文中是“因为”的意思,请再写一句含有“坐”字并且表示“因为”的意思的古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文《书戴嵩画牛》,回答问题。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好书画 ( )
(2)尾搐入两股间 ( )
(3)今乃掉尾而斗 ( )
(4)处士笑而然之 ( )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充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一日(杜处士)曝书画。 D.(牧童)拊掌大笑。
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有记载,锺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他的墓前悼念他,留下了下面的话语。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1.【字词理解】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忆昔去年春( ) A.从前 B.错过 C.傍晚
(2)江边曾会君( ) A.君主 B.君子 C.这里指锺子期
(3)此曲终兮不复弹( ) A.终于 B.终归 C.结束
2.【信息提取】用“____”画出最能表现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句子。
3.【问题探究】文中能够说明“此曲终兮不复弹”和“子期不在对谁弹”的原因的句子是( )
A.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B.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C.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D.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4【个性感悟】读了短文后,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鼠画逼真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则踉跄④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①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②物色:察看;观察。 ③逮:等到。 ④踉跄:跳起来。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东安一士人善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怪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画作的逼真具体表现在哪里?写出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1)好书画 _______________
(2)一日曝书画 _______________
(3)处士笑而然之 _______________
(4)古语有云 _______________
2.读了“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这句话,我能想象到杜处士爱书画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在解释正确的句子后打“√”。(3分)
(1)“所宝以百数”意思是“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 ( )
(2)“今乃掉尾而斗”意思是“今天调换了尾巴打斗”。 ( )
(3)“处士笑而然之”意思是“处士笑了笑,觉得他说得对”。 ( )
4.文中牧童和处士“笑”的方式不一样,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笑”分别体现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分)
牧童: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处士: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蕴含了什么道理?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1分)
参考答案
一、1.B 2.C 3.A
4.因为管宁视黄金、达官显贵如草芥,而华歆则不是,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5.管宁:做事一心一意。华歆:做事三心二意。
二、1.(1)A (2)B
2.(1)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2)这是因为他勉强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3.停车坐爱枫林晚。
三、1.(1)喜爱(2)抽缩(3)摆动,摇(4)认为他说得对 2.B
3.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四、1.(1)A (2)C (3)C 2.但见一抔土……江畔起愁云。
3.B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文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相近,究其原因,是锺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故与之相符的是选项B。
4.示例:我体会到了伯牙失去子期这个知音后的悲痛,明白了知音难觅,要珍惜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结合关键句“惨然伤我心”“不忍泪珠纷”“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可以体会到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
五、1. (1)擅长。 (2)指鼠画屡悬屡坠这个现象。
猫见到鼠画以为真有老鼠,总要去捕“老鼠”,这足见鼠画之逼真。
六、1.(1)喜爱。 (2)晒。 (3)认为他说得对。 (4)说。
2.杜处士只要看见好的书画,必定爱不释手。吃饭时,放在眼前;走路时,带在身边;就连睡觉时,也要放在枕头边,生怕自己的宝贝会不翼而飞。
3.(1)√ (3)√
4.拊掌大笑。 活泼、率直。 笑而然之。 虚心,乐于接受意见。
5.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