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课外阅读拓展练习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4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3D打印是什么?
3D打印(3D printing)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机器人可直接参与3D打印。
材料二:30多年来消费型3D打印机销售额统计图
材料三:3D打印技术对制造业影响巨大。
3D打印技术可以做出传统工艺无法做的商品,在珠宝、鞋业、建筑、工程、航天技术、牙科、教育、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将会有广泛应用,打印房子就是在建筑领域应用中的成功案例。
趋势1:机器人会工作,人人是创业家。
趋势2:个性化商品将变得多样。
趋势3:产品创新速度大大加快。
趋势4:制造业门槛降低,创意是王道。
趋势5:3D医疗为健康带来新革命。
趋势6:制造业将回流到发达国家。
1.根据提供的材料,将下面的3D打印流程重新排列。(填序号)(2分)
A.逐层打印 B.设计数字模型
C.分割模型 D.传送到打印机
( ) ( ) ( ) ( )
2.根据材料内容填空。(2分)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3D打印机销售量__________,这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很多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分)
(1)未来制造业将回流到发达国家,同时,由于成本和门槛逐渐降低,所有商品将变得多样,创意将是制造业发展的王道。 ( )
(2)3D打印技术在珠宝、鞋业、建筑、工程等领域都将会有广泛的应用。 ( )
4.假如你身边有一台3D打印机,你想用它来做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老家的县城,有一位年轻英俊的清洁工,①他每天早晨拉着垃圾车经过我家楼下时,都会晃动他手上的摇铃。②当我提着垃圾袋走向他时,他总是微笑着,在垃圾车旁优雅地做个“请”的姿势,就像在说 “欢迎光临”。
他总是打扮得很整洁,甚至是时髦,干干净净的,像是在做一件很体面、荣耀、骄傲的事。有一次,我还看见他用扫帚对准了地上的一个烟蒂,摆出打高尔夫球的姿势,一杆把烟蒂挥入距离两三步远的簸箕内,还顽皮地对我扮了个鬼脸……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正值青春年华,原先在省城一家宾馆里当迎宾先生,后来因为老父病重,便回老家照顾病人,同时兼做了一名清洁工。
在与垃圾打交道时,他总能抱着一颗感激的心,因为有事做是最重要的。我为他优雅、自信、有礼貌的言行所感动,③每次倒垃圾时,我都不忘说声“谢谢”。对此,他很激动,他说他永远不会看轻自己,但仍然在乎别人的尊重与肯定。
他把“劳动”两个字演绎得尊贵无比。
一天见他一次,真是三生有幸。因为,他( )帮我们带走了生活垃圾,( )净化了我们日渐蒙尘的内心。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用它写一句话。(3分)
2.说出文中画“____”句子的描写方法。(3分)
① ② ③
3.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风吹白鸽拨琴弦
黄舒灿
①英国街头,在伦敦的鸽子广场,感受到的不只是异乡风情。
②这天,云淡风轻,我在熙熙攘攘的广场上慢慢逛,细细看,在转眼的瞬间,一位老人映入眼帘。
③我驻足,观察着他:他穿着米黄色风衣,戴着一顶黑帽子,鼻梁上,深色镜框下镶着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他坐在藤木长椅上,手拿着原木色吉他,独特的气质,合适的穿着,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④他布满皱纹的手,开始缓缓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绵延流出。我的目光停留在他的指尖,他的手法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手指的转换让我目不暇接。突然,他双眼微闭,身体有节奏地晃动。这不用琴谱的曲子,却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我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
⑤在他正前方的琴袋里,装满了铜币。这些铜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此和谐。一曲终了,我缓缓走上前,俯身弯腰,几枚铜币轻轻落下,声音清脆,这是我对他琴声的致谢。我望着他,笑了笑,本想夸赞他的琴技高超,却觉得此刻无言胜有言,他也回报一个慈祥的笑容。
⑥我正准备转身而去时,又一曲响起。开始反复快奏回旋,似流水潺潺,清澈明丽。忽而节奏轻快,伴着拍打琴身,如二重奏般奇妙。一会儿琴风又突转,像悲伤的颂歌,叙述着忧愁。最后高亢激昂,让人赞叹。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浮动的手影,颤动的琴弦,如此契合。
⑦我不打算再去繁华的商店,便走向他对面的环石椅,背靠着花坛,静静地坐着,远远地望着,微闭双眼,陶醉在这无限的美好中。
⑧“小姑娘,你也在听他弹吉他吗?”一位东方中年女士问我。“对的。”我微笑回答。“其实你别以为他是卖艺的。我移居到剑桥五年了,常常在广场看到他。后来听人说他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而且现在生活也很富足,但是他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弹吉他,本来只是为了传播快乐,后来竟有人把他当作卖艺的,给他钱。开始时他有些手足无措,但慢慢地,他认为这是别人对他音乐的肯定,心里也获得了坦然和更多的快乐,便欣然接受了。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可以肯定,他从来没有弹过相同的曲子。”听后,我对老人多了几分敬佩。长年累月,不弹相同的曲子,这得有多高的造诣?
⑨我朝他的方向望去,此时,不知他又在弹奏一首什么曲子。 我忽地发现,在他身旁,有一群白鸽,这些白鸽扇动着翅膀,似一片白色的海洋。那情形,似乎是在为老人伴舞,相互配合得那么默契,好似多年的挚友。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白鸽飞舞,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人物合一的震撼场面。
⑩我朝他的方向,再次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
(有删改)
1.【题目鉴赏】短文以“风吹白鸽拨琴弦”为题有什么好处?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赋予了文章艺术气息,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巧妙借用白鸽这一形象,象征了老人无拘无束、自由快乐的生活,进一步表现了老人的精神品质。
C.以“白鸽”为线索贯穿全文,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2.【情节梳理】短文围绕“琴声”讲了哪几件事?在这几件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完成下面的情节梳理图。
3.【想象联想】老人的琴声再一次响起时,作者用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曲子节奏的变化,请你在括号里补充作者的联想和当时曲子对应的节奏。
作者的联想:( )→如二重奏般奇妙→( )
↓ ↓ ↓
曲子的节奏:反复( )→( )→低沉婉转→( )
4.【修辞运用】第⑥段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____来比喻老人弹吉他,形象生动,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
5.【写法赏析】第⑨段画“ ”的句子能否删去?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完成练习。
某品牌电饭煲使用说明书
【功能特点】
(1)多样化料理功能,煮饭快,熬粥香,焖肉烂,炖汤鲜。
(2)智能煮饭,自动调整火候做出各种各样的料理。
【煮饭操作步骤】
①轻轻放下煲盖,用手往下轻压。
②将淘洗干净的米放入内锅,根据米的量加水到相应的水位。
③等到黄灯亮起,饭就熟了。
④插电,红灯亮起,选择煮饭功能。
⑤将内锅外表面擦干净后放入煲体内。
【注意事项】
(1)本产品严禁靠近煤气炉、电热器具等。
(2)必须使用220V的交流电,不宜与其他电器共用一个插座。
(3)切忌用内锅直接淘米,以免划伤内锅不粘锅涂层。
(4)清洗时,请使用中性洗涤剂和海绵。
1.阅读“功能特点”,用两个词语概括这个电饭煲的两大功能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份说明书的“煮饭操作步骤”顺序混乱,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2分)
3.根据说明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可以直接用这个电饭煲的内锅淘米。 ( )
(2)这个电饭煲既可以煮饭,也可以炖汤,还可以烤面包。 ( )
(3)这个电饭煲最好用专用插座,额定电压是220V。 ( )
(4)内锅清洗时要使用中性洗涤剂和刷子。 ( )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断粮已经好几天了,所以她在齐国临淄(zī)城门口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民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有一次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极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沉浸在了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biàn,拍手鼓掌)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大家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韩娥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3分)
余音绕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说法是怎么来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店主人为什么只好又把韩娥请回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掌握的文言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跃抃舞,弗能自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或形容歌声美妙的四字词语?至少写四个。(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 C D A 2.不断增加 3.(1)× (2)√
二、1.不仅 还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说,做作业不仅要讲速度,还要讲质量。
2.①他每天早晨拉着垃圾车经过我家楼下时,都会晃动他手上的摇铃。②当我提着垃圾袋走向他时,他总是微笑着,③每次倒垃圾时,我都不忘说声“谢谢”。
① 动作描写 ②神态描写 ③语言描写
3.可敬的清洁工
三、1.C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题目作用的能力。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主旨,表达了对老人怡然自得的生活和传播快乐的行为的敬佩和赞美。题目中的“白鸽”仅在文章结尾出现,并不是行文线索,故选项C表述有误。
2.又听一曲 静坐欣赏 敬佩 震撼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和形成解释的能力。短文写到“我”在伦敦鸽子广场上听一个老人弹琴,先是驻足听琴,接着又听一曲,然后与人交谈,最后看到白鸽围着老人飞舞。紧扣关键语句会发现作者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我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赞叹)→“陶醉在这无限的美好中”(陶醉)→“听后,我对老人多了几分敬佩”(敬佩)→“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人物合一的震撼场面”(震撼)。
3.似流水潺潺 像悲伤的颂歌 快奏回旋 节奏轻快 高亢激昂 【解析】本题考查评析鉴赏和形成解释的能力。作者由老人曲调多变的琴声想到了不同的画面:由起初的反复快奏回旋想到潺潺的流水,由轻快的节奏联想到二重奏,由低沉婉转的琴风想到悲伤的颂歌。音乐节奏的不停变化犹如高超的魔术表演。这一次次富有变化的想象与生动的比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音乐的旋律之美,也表现出老人琴技之高和对音乐的无限热爱。
4.比喻 变魔术 琴技的高超
5.不能。这处环境描写,渲染了伦敦鸽子广场因老人的演奏产生的和谐、快乐的气氛,烘托了老人通过弹奏乐曲传播快乐的效果,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1.功能多样 智能煮饭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带着任务有目的地阅
读“功能特点”,通过找关键词可以发现电饭煲的两大功能:功能多样、智能煮饭。
2.②⑤①④③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生活实践的能力。联系实际生活可知电饭煲煮饭的操作步骤为:洗米、倒入内锅、加适量水、擦净内锅、放入煲体、按下煲盖、插电、选择煮饭功能、黄灯亮起表示饭熟。
3.(1)× (2)× (3)√ (4)×
五、1.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2. 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民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3. 因为韩娥的“哀哭”使所有人都沉浸在哀怨里,所以旅店主人只好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的歌曲,使气氛欢悦起来。
4. (1)年老的和年少的(泛指所有人)十分悲伤哀愁,流着眼泪对视,三天不吃东西。
(2)高兴得一跃而起拂袖起舞,击掌为乐,无法控制自己欢快的情绪。
5. 示例:天籁之音 娓娓动听 婉转动听 余音袅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