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基础知识梳理过关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读拼音,写词语。(9分)
1.yè mù( )下的天马hé pàn( ),大rónɡ shù( )无视江水的zhǎnɡ luò( ),正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2.在lí mínɡ( )来临之前,坐在窗前,看东方qī hēi ( )的天空渐渐亮了,鸟儿们lù xù( )从shù shāo ( )上飞起来。那是多么xián yì( )啊!
二、字词综合。(15分)
1.选字组词。
【拨 拔 泼】 ( )河 点( ) ( )水
【桩 庄 压】 ( )力 树( ) 村( )
【暇 遐 瑕】 ( )想 闲( ) ( )疵
2.照样子,写词语。
(1)面面相觑(AABC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白茫茫(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无边无际(ABAC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 ( )
2.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 )
3.这株榕树的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 )
4.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 )
三、选择题。(18分)
1.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聒噪(ɡuō) 榆关(yú) 停泊(bó)
B.凛冽(bǐnɡ) 红晕(yùn) 木桩(zhuānɡ)
C.悄然(qiǎo) 浣女(wán) 心旷神怡(kuànɡ)
D.湖畔(pàn) 打更(ɡènɡ) 嫉妒(dù)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园无此声(故乡)
B.王孙自可留(指姓王的人的孙子)
C.斜风细雨不须归(不想回家)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茂盛的榕树 翠绿的颜色 B.蒙蒙的细雨 朦胧的微光
C.凛冽的清晨 明亮的月夜 D.闲逸的心情 七彩的红霞
4.填入下面句子括号里的词语依次是( )(2分)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 )着鱼肚色的天空,( )上微微的红晕,( )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A.泛 染 飘 B.染 泛 飘
C.飘 泛 染 D.飘 染 泛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路两边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
B.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真令我心旷神怡。
C.墙外有数十人,面面相觑,人人有惊异之状。
D.桃花香气迷人,成群结队的蝴蝶在花间翩翩飞舞。
6.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只画眉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B.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C.榕树茂盛的枝干向四面伸展开来,树叶密不透风,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D.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
7.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选一选。(填序号)(6分)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2)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
(3)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 )
(4)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6)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
四、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仿佛就比平日少了许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夜晚,也有萤火虫在飞行。(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按要求仿写句子)
______变得热闹了,到处____________,到处____________。
4.难道大榕树不是“鸟的天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积累与背诵。(10分)
1.《枫桥夜泊》一诗中,写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这情景让我想起了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句词写的是,将士们听着帐外的风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的月夜固然美,__________的暗夜,也有__________的萤火虫_____________。
六、读材料,按要求发消息。(6分)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年初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聊天软件。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或者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元旦小长假即将到来,北京各大公园广泛开展群众冰雪活动,让市民游客走出家门领略冬季运动的魅力。请你以此为主题在微信朋友圈发一条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七、阅读文段,完成练习。(7分)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是蒙蒙细雨的夜晚,( )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____________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____________。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2.根据课文内容,将第2自然段补充完整。(2分)
3.文段是按______顺序写的。每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都是______。(2分)
4.秋天的黄昏有哪些动人之处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8分)
【材料一】假期,灵玲和爸爸妈妈到杭州西湖旅游。他们的行程如下:
第一天:柳浪闻莺——雷峰塔——花港观鱼——小瀛洲——苏堤春晓第二天:曲院风荷——岳王庙——西泠印社——孤山——断桥残雪
【材料二】
白堤:东起“断桥残雪”,止于“平湖秋月”。唐代称为白沙堤、沙堤,宋、明称孤山路、十锦塘。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留下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名句。 苏堤:旧称苏公堤,长2797米。北宋苏轼在杭州任职时组织民工疏浚西湖,利用淤泥堆筑而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
从上面的行程中,我们知道他们在游完“雷峰塔”后,下一个要去的景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天要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在游览岳王庙的时候,灵玲看到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这让她想起了精忠报国的岳飞。那么下联是( )(2分)
A.忠君爱国真气节
B.白铁无辜铸佞臣
C.留将正气冲霄汉
灵玲看了材料二中的简介,她知道白堤与诗人________有关,苏堤与诗人________有关。游览苏堤,让人不由得想起苏轼描写西湖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二、1.夜幕 河畔 榕树 涨落
2.黎明 漆黑 陆续 树梢 闲逸
二、1.拔 拨 泼 压 桩 庄 遐 暇 瑕
2.(1)息息相关 亭亭玉立 源源不断
(2)水汪汪 冷冰冰 黑乎乎
(3)无穷无尽 多才多艺 自言自语
3、1.嫉妒 2.尽兴 3.屈指可数 4.喧闹
三、1. A 2. B 3. D 4. A 5. B 6. C
7.(1)AB (2)B (3)A (4)A (5)B (6)B
四、1.
2.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3.街上 都是行人 都是车辆 4.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五、11.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2.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13.斜风细雨不须归
14.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示例:故乡的温暖、宁静、祥和
15.明亮 漆黑漆黑 无数 翩翩飞舞
六、示例:在北京,冰雪活动走进了公园,你在快乐健身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
七、1.即使 也 2.成群结队 心旷神怡 3.时间 总分
4.乌鸦归巢,大雁比翼而飞,风声、虫鸣令人心旷神怡。
八、1. 花港观鱼 曲院风荷
2.B
3.白居易 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