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主题阅读——自然之趣(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主题阅读——自然之趣(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4 21: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主题阅读——自然之趣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40分钟
一、阅读短文《庐山》,完成练习。
庐 山
朋友,你到过庐山吗?庐山秀丽的风景一定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你最喜欢的也许是“险峰”,也许是“花径”,也许是“仙人洞”。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庐山的云雾。你听了也许会发笑,云雾谁没见过,不就是迷蒙蒙一片吗?不,我所见到的庐山云雾却是别具一格的。
我随爸爸妈妈来到庐山脚下,抬头向上仰望,啊,多美呀!一座座山峰好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绿衣仙女,手拉着手站在那儿,笑着向游人致意。我们乘着汽车,在银蛇般的盘山公路上向上奔驰。车才行到半山腰,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如丝的细雨落了下来。这时,山上起了雾,到处变得迷蒙蒙一片,整个庐山好像披上了一层层薄薄的白纱,真给人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感。
我们来到山顶,雨过天晴。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我向远处眺望,不禁吃了一惊,难道我是误入了仙境?那对面山上的云雾几乎把山淹没了,隐隐约约露出一点儿山顶。云雾好似波涛汹涌的大海,浪涛一个接一个地滚滚而来,好像要把我们吞没,真是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我觉得传说中的八仙随时都会出现,乘着龙船在这云海上行驶。几位年轻人看到这壮观的景色,兴奋得一蹦三跳,欢呼着,奔跑着。谁知,更有奇观在后头,转眼间,那云雾像被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一阵风似的迅速向一侧移动,被它遮盖的大山立刻变得清清楚楚,以它雄伟的风姿展现在游人面前。
啊!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变万化,奇妙莫测,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
(1)别具一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亭亭玉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在文中画出一个既使用了比喻又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2分)
3.作者是按________顺序写庐山云雾的,用“ ”画出表示这种顺序的句子。(3分)
4.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填序号)(4分)
(1)“我向远处眺望,不禁吃了一惊,难道我是误入了仙境?”作者感到吃惊的原因是( )(2分)
A.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
B.“我们”所在的山顶白云飘飘,对面山上的云雾却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2)下列描写云雾的句子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2分)
A.到处变得迷蒙蒙一片,整个庐山好像披上了一层层薄薄的白纱。
B.云雾好似波涛汹涌的大海,浪涛一个接一个地滚滚而来,好像要把我们吞没,真是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C.那云雾像被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一阵风似的迅速向一侧移动,被它遮盖的大山立刻变得清清楚楚,以它雄伟的风姿展现在游人面前。
5.苏轼曾写了有关庐山的特点的诗,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wěnɡ)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②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mò)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不齐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英语小提琴的音译)上奏着的名曲。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蓊蓊郁郁”的近义词是( ),“参差不齐”的近义词是( )。(2分)
A.郁郁葱葱 B.郁郁寡欢 C.东倒西歪 D.杂乱无章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感受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6分)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1)第①句运用了______(填序号),表现了荷叶______。
(2)第②句运用了______(填序号),把叶子和花的颤动比作______。把静态景物转化为______景物来写,更传神、生动与具体。
(3)第③句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这本来是______(填序号),但句中把月光比作______,“______”字化静为动,表现了月光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读例句,照样子进行扩写,把景物写具体。(3分)
例: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四面都是杨柳。
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下列关于动态和静态的描写,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静态描写是指描绘人物、景物静止状态下的情景,比如“层层的叶子中间”写出了莲叶之密。
B.动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在运动中的状态的描绘,如文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字写活了雾的轻飘、朦胧。
C.静态描写要赋予描写对象生气和活力,动态描写要写出描写对象的静谧之美。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家乡的秋夜(节选)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它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颗颗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③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④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除了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有删改
1.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1分)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7分)
(1)第②段主要采用了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的手法,描写了家乡秋夜里的田野、______、______等景物。(3分)
(2)第③段主要采用了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的手法,描写了家乡秋夜里的人声和______声。除了这些声音,还可能会有什么声音呢?想象画面,试着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将其写具体。(4分)
3.下列句子中,与“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这句话采用的描写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C.一阵风吹来,柳条儿随风飘扬,轻轻抚摸着我的脸庞。
D.鸟儿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文中的静态描写主要借助视觉和想象,描绘出了家乡秋夜的美丽。 ( )
(2)文中的动态描写主要借助听觉,表现出家乡秋夜的生机勃勃。 ( )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结尾更说明“我”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
5.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勾勒家乡秋夜的美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鸟的天堂(节选)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①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二)小鸟天堂(节选)
“小鸟天堂”无愧于“天下奇观”这一赞誉。一棵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榕树“一树成林”,竟能枝繁叶茂,盘根错节,覆盖着一个占地十多亩的小岛。②远看像一簇绿茸茸的丛林,近看则如一幅青蒙蒙的巨伞。那些粗细不一的气根,一排排、一簇簇,像珠帘从半空中垂下,有的低垂于静静的水面,有的则沉没在湖底。尤其是那些色彩斑驳的枝干,峥嵘突兀,千姿百态,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观察,也难以分出主干与枝干。
所谓“奇观”,不仅是古榕树,还有那成百上千只在此栖息的鹭鸟。黄昏时分,它们盘旋飞翔,像一片片云彩。这里落户的鹭有三种:白鹭、灰鹭、麻鹭。③早晨,白鹭、麻鹭飞出去到处觅食,黄昏后归宿;此时灰鹭又掠翅起来夜巡,再于晨曦中回家小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难想象它们是如何共饮一湖水,同栖一小岛的。
1.【理解句子】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句①是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写出了榕树的根______;句②是______(静态动态)描写,表现了大榕树的__________________;句③是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表现了鸟儿的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判断】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选文(一)中“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是这里能成为“鸟的天堂”的人为因素。
( )
(2)选文(一)中作者在“鸟的天堂”里没有看到一只鸟,心情非常遗憾。 ( )
(3)选文(二)是从“一树成林”这个方面来写“小鸟天堂”这一“天下奇观”的。
( )
3.【提取信息】选文(一)中的“鸟的天堂”和选文(二)中的“小鸟天堂”都是指
( )
A.一座天然的公园。 B.成百上千只小鸟栖息的大榕树。
C.绿茸茸的丛林。 D.充满诗情画意的游览胜地。
4.【自由表达】如果你是一位游客,来到“鸟的天堂”,看到这一“天下奇观”,你会对当地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四季的雨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印象,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真的,只有这一场富有柔情和生机的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下来了。
④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忽然,在一个夜晚,它悄然无声地带着些许寒意飘落下来,淅淅沥沥地打在窗玻璃上,而后水珠落在地上,溅起一个水花,一个又一个……树叶上排列着整齐的水珠,一个个玲珑剔透得可爱。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像是无数春蚕吐出的银丝,密密地斜织着,是那样密,为天地间挂上了一道珠帘。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miǎo)、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lì)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lìn)啬(sè)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⑥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有删改)
1. 这篇短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四季的雨的。(3分)
2. 请你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写出四季的雨的特点。(2分)
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2分)
A. 先分述再总述     B. 先总述后分述
C. 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4. 请你认真阅读第④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6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①淅淅沥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玲珑剔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具体写出了秋雨的美。(2分)
A. 动态     B. 动静结合     C. 静态
(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 [疑难]下列关于短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短文通过对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 短文从形、声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 短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 短文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参考答案
一、1.(1)指庐山云雾具有一种特别的风格。
(2)形容山峰挺拔美丽。
2.一座座山峰好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绿衣仙女,手拉着手站在那儿,笑着向游人致意。
3.游览 我随爸爸妈妈来到庐山脚下 我们来到山顶
4.(1)B (2)A
5.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二、1.A D
2.(1)A 很多 (2)B 闪电 静态 动态
(3)荷塘的月色 A 流水 泻 流动 轻柔
3.示例: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杨柳。轻软的柳枝垂入荷塘,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梳洗着长长的秀发。远看,它们又像一团烟雾,将这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4.C
三、1.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它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2.(1)静态 月光 竹林
(2)动态 动物 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3.B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句子描写方法的能力。例句是对景物的动态描写,而B选项是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体现其蓬勃的生命力,故两者的描写方法不同。
4.(1)√ (2)√ (3)×
5.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勾勒出家乡秋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和理解写作手法的能力。动静结合是一种写作手法,它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动静结合能使文章活泼生动,给静态的事物以生命和活力,活灵活现,直观形象。短文第②段围绕“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大量运用了静态描写,第③段围绕“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大量运用了动态描写。作者借写家乡秋夜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秋夜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1.静态 非常多 静态 茂盛和勃勃生机 动态 自由自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表达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选文(一)具体描写了大榕树生长的环境,以及这里能成为“鸟的天堂”的人为因素——“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由此可知句①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选文(二)中句②描写了远观大榕树的景象,从“丛林”“巨伞”等比喻可以看出是对大榕树外形的描写,属于静态描写。句③则描写了大榕树上的白鹭、麻鹭早出晚归的生活场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鸟儿的自由自在,由此可知其属于动态描写。
2.(1)√ (2)√ (3)×
3.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的能力。选文(一)选自巴金《鸟的天堂》,联系课文内容可知“鸟的天堂”指大榕树;从选文(二)第1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一棵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榕树”亦可知。
4.示例:正是有了你们的保护,鸟儿们才有了这栖息的“天堂”。你们的远见卓识令人佩服!
五、1. 四季的雨 时间
2. 富有柔情和生机 热烈而粗犷
端庄而沉静  自然而平静
3. C
4. (1)①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②指清澈得可看穿,形容小巧、精致。
(2)B
(3)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雨轻、密、深情的美。
5. C [点拨]把每个选项认真读完再进行判断,可通过排除法先确定正确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