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课前部分
1、课程标准
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2、教材分析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还要多,“没有地图就没 有地理学”。地图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地图的基本要素》这个课题是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 容,这一节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绘制校园平面图、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其中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地图的基本要素,即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它既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也是理解、运用各类地图必备的前提。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和识记地图上的常见图例,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习地图的基本技能,更是理解和运用地图的关键。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三要素等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体验性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问题的热情,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表示方法;在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
难点: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地图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表示范围的关系。
4、学情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 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和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并且及时激励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引导法、分析综合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法等。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来猜一个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地图)对,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有关地图的知识,第二单元 地图 第一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出示幻灯片-----第1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2、新课讲授
过渡:地图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哪些呢?
⊙要求:自学P20中间一段文字完成问题(学生自学,老师巡视辅导)---学生完成 答案: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
首先我们学习:在地图上如何来辨别方向?
(1)地图上的方向
地平面上有哪八个方向?
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出示幻灯片-----地平面上的方位图:
在地图上怎样辨别方向呢?
⊙要求:学生看图2.4 城市地图 、2.5 有指向标的地图 、2.6 经纬网地图和学习第二段文字,分组讨论这三幅地图的方向。(师巡视)---学生完成答案:北方
出示幻灯片-----地图上的方向图: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
再确定其他方向。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
纬线指示东西。
⊙小结: (出示幻灯片)
在地图上知道了如何判定方向啦,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怎么辨别方向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P21的阅读和实际经验来探究一下,在野外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辨别 方向呢?(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假如我们在野外迷失了方向,那个同学能带领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呢?(学生回答)
利用手表也可以确定方向?怎么确定的呢?
出示幻灯片-----手表定方向,
演示过程:拿一块石英钟,找三个同学上讲台,一个当太阳,一个站在12点钟的位置,第三个同学找到南方并站定。
演示方法:先将手表放平,以时针数对准太阳,此时,时针与“12”之间的角平分线指示的即为南方。
出示幻灯片-----北极星
过渡: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地图上,准确地判定方向都是很重要的,希望同学们掌握好,接下来我们再学习地图的第二个基本要素——比例尺
(2)比例尺
⊙要求:自学P22“比例尺”部分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学生互动自学,老师巡视辅导) ---学生完成答案:
a.比例尺的概念、公式
b.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出示幻灯片----比例尺的含义、公式:
A地和B地实际相距10千米,量得图上
距离是1厘米,那么图上的1厘米代表
了实际的几千米?(10千米)
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
程度
公式:
出示幻灯片----比例尺的计算:
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出示幻灯片----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线段式:如 0 10千米;
数字式:如1:1 000 000或;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出示幻灯片----比例尺的三种形式转换
(学生思考说出转换形式)
出示幻灯片----比例尺的大小: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及大小的比较
比较比例尺 0 10千米;与1/10 000 000的大小
把比例尺 : 0 10千米转换成:1/1000 000
比较:1/1000 000与1/10 000 000
得出:1/1000 000 < 1/10 000 000
(比例尺是个分数,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分子通常为1,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的单位必须统一。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表示。)
出示幻灯片----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的关系。
⊙小结:( 出示幻灯片)
过渡:通过看图,我们还发现,在地图中有许多符号和文字、数字等,它们也是组成地图的基本要素,大家知道是哪个要素吗 (图例和注记)下面我们来学习地图的第三个基本要素---图例和注记
(3)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各种各样的符号。
注记: ---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据。
如 :
⊙要求:结合P23图2.8 、图2.9,自学P22“图例和注记”部分内容记住地图上的常见图例
出示幻灯片----地图上的常见图例
⊙小结:(出示幻灯片)
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下面请同学们看看P20小明同学绘的育英中学平面图少了哪些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
3、课堂小结
本课讲述了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注记。方向:辨别方位;比例尺:量算距离;图例:辨认地理事物;其中方向和比例尺是重点, 图例注记是基础,希望在认真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运用。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
5、达标训练(出示幻灯片)
(1)看图填空
(2)选择
①.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 )
A.5厘米 B.4厘米 C.3厘米 D.2厘米
②.绘制图幅一样大的四幅地图,所选择比例尺最小的是 ( )
A乐陵政区图 B.山东政区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政区图
三、课后部分
1.课后作业
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2、课堂延伸
在晴朗的白天或者繁星密布的夜晚你外出迷路了应怎么办?
3、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热情的讲解、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使用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在读图的活动中,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任务。
北
南
西
东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一般 地 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判定方向
箭头指示北方。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A
B
(比例尺大 范围小 内容详细)
比例尺
含 义
大 小
大小、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
表示方法
(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地距离
————
(
)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山峰、高程(米)
8844
图例
注记
图例----符号
图例和注记
作用
注记----文字或数字
解释 说明
辨认地理事物
常见图例(常用符号)
一般 地 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方向
运 用
地图的基本要素
概念、公式
比例尺
表示方式
大小差异
图例和注记
A
B
C
B 在A的 东 方
C在A的 东南 方
B在C的 北 方
北
东
西
南
东
经纬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