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5 09:1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清朝:康熙皇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
近代: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③八国联军侵华等
俄国的改革
第2课
1
2
废除农奴制
彼得一世改革
学习目标
1、彼得大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兴起①、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
发展②、14世纪前后,建立起以莫斯科城为中心的强大政权---莫斯科大公国。
材料:莫斯科大公国,一个位于欧洲东北部的国家,14世纪前后由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从14世纪初起,该巩固陆续合并四周王公领地,国势渐强。到16世纪初,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建立。
问题:利用材料结合书本知识思考莫斯科大公国的政治经济上发展情况如何?
统一③、建立沙皇专制统治,到16世纪初,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
发展情况: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俄国历史演变的线索
当时俄国只有20多个手工工场;居民中识字的人很少,甚至一些达官贵人显贵也目不识丁;当时的军队只要由外国人雇佣兵组成,只有陆军,没有海军,而且军纪松散。
沙俄贫穷落后
沙皇:彼得一世
1682年,彼得的异母长兄病逝,彼得和兄伊凡五世并立为沙皇,异母姐姐索菲娅摄政。1689年8月推翻索菲娅摄政之权。1696年伊凡病逝,彼得成为唯一君主。
手持王冠的少年彼得
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油画)
牛津大学(17世纪)
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
改革目的: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向西欧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列宁对这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作了如下的评述:“地主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需要有一种机构来使大多数人受他们支配,服从他们的一定的法规,这些法规基本上是为了一个目的——维护地主统治农奴制农民的权力。”
①政治方面: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结合课本知识指出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兵强?
②军事方面: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经建成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生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③经济方面: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彼得一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冒险精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险,险些坠海溺死。他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在荷兰,彼得一世化名米哈伊洛夫在造船场认真学习造船技术。;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④文化教育方面: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胡须税”牌,留胡须者必须交纳高额税金。税牌上文字为“税金已付”。
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一把剪刀,立即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不久以后,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1、 在街上走不要东张西望。
2、进餐时不舔手指、不啃骨头。
3、剔牙必须一手遮口。
--《青春宝鉴》
⑤社会习俗方面: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两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在彼得大帝身上兼而有之:急躁和冷静;挥金如土和锱铢必较;残忍成性与慈悲为怀;既好吹毛求疵,又能事事迁就;既粗暴生硬,同时又温存体贴;既小心谨慎,又莽撞轻率。
——一位俄国历史学家
彼得大帝审问王子阿里克谢(油画)
这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采取了什么样
的手段进行?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
野蛮、残暴
旧贵族、农民
“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
性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1、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2、 斯大林说“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3、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彼得一世改革评价
俄国的野蛮:经济文化落后;
彼得一世的野蛮:推行改革手段的野蛮。
意义①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②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
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脱落后的局面。
③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1721年,彼得一世将俄国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他也被成为彼得大帝。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农奴服各种劳役,并缴纳大部分劳动产品。
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颁布《法律大全》,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
材料展示
农奴的房屋
睡觉的农奴的孩子
以上材料说明农奴哪些情况?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十分严重。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英国的铁甲舰
俄国的帆船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385万吨 1/15
俄国 英国
德国
铁路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俄国工业发展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十二月党人起义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主张:
反对沙皇专制统治,主张废除农奴制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新思潮产生
下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时间 俄国农民暴动次数
1800——1810 年均20次
1811——1820 年均25次
1821——1830 年均30次
1831——1840 年均36次
1840——1851 年均43.5次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背景: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奴制问题时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俄国沙皇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目的: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1861年的改革是什么性质的改革
性质:政府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①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农奴获得“解放”时,高价赎买份地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巨额资金
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积极:促进了俄国走场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消极: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名 称 背 景 性 质 影 响
彼得一世改革 封建国家落后 封建制度的自我调整 推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了国力,巩固了沙皇专制制度,为俄国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1861年改革 农奴制危机严重 资产阶
级性质
的改革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学链
以接
致中
用考
1、(’15娄底46题)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日本明治维新

2、[’14衡阳28题(1)](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请依据材料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尽管这次改革是农奴主的总代表沙皇主持的,但为什么说这次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