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古诗词诵读之
鹊桥仙
秦观
部编教材备课·必修上
一、秦观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人。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见赏于王安石。元丰八年进士。元祐初,因苏轼荐,任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坐元祐党籍,出通判杭州。又被劾以“影附苏轼,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继迭遭贬谪,编管雷州。元符三年,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
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尤工词,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 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
秦观词特点
首先,在意境创造上,秦观的词作擅长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光,抒发迁客骚人的愤懑和无奈,营造出萧瑟凄厉的“有我之境”。
其次,在语法结构方面,秦观受到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但是他能把令词中含蓄缜密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从而弥补了柳永以赋法填词所造成的发露有余,浅白单调的不足,显得跌宕有致,包蕴深层。
再次,在字法运用方面,秦观词作具有含蓄隐丽的特征,取象设词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以柔婉的笔触,对词中的字句多加推敲和修饰,用精美凝练的辞藻,传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
评价
其诗清新妩媚,鲍、谢似之。”——《宋史》
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宋·张炎《词源》
秦观当时自以诗文重,今被乐府家推做渠帅,世遂寡称。——明·胡应麟《诗薮杂编》
大抵北宋之词,周、秦两家,皆极顿挫沈郁之妙。而少游托兴尤深,美成规模较大,此周、秦之异同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代表词作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二、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学习任务: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下的注释,翻译成现代文。
翻译参考: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创作背景
一、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义倡而作,写于湘南郴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七夕。绍圣三年(1096)春,秦观从监处州酒税削秩编管郴州,长沙是必经之路,在此与艺妓义倡相识,但当时秦观贬谪的路还要往南走下去,两人不得不洒泪而别。到了郴州以后,秦观日夜思念他的恋人,于是在绍圣四年(1097)七夕,于郴州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借牛女双星的鹊桥相会寄托了两人的恋情。
二、送给越艳。元丰二年(1079),秦观到越州(今绍兴)省亲,得到当地知州程师孟的礼遇,将他安排在蓬莱阁,有重要的宴会都邀请他参加,这样他就能亲密接触到美丽的官妓——越艳。几度流连欢场,不觉产生了恋情。有《满江红·越艳风流》为证。
三、为蔡州营妓而歌。秦观担任蔡州教授期间,结识了营妓娄琬、陶心儿。元祐五年(1090)春,秦观离开蔡州去汴京赴任,寄调《水龙吟·玉珮丁东别后》作别娄琬。应该说,少游对娄琬和陶心儿都用情不浅。
四、为被遣的侍妾边朝华而作。秦观人到中年,纳过一位侍妾,叫边朝华。纳妾的时间是七夕,新婚之夜,秦观赋诗把边朝华比作天上的织女,后因遭到贬谪、流放,不得遣去朝华。
五、为夫人徐文美而作。熙宁、元丰年间,秦观外出应试或游历,夫妻暌离时日较多,为思念妻子而作。
诗歌题材
从以上创作背景和词作内容来看,这是一首:
爱情诗
三、鹊桥仙诵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诵读
节奏、押韵、情感
2、让学生先自由诵读,在请学生在课堂诵读
四、赏析这首爱情诗
1、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本词上下阙的主要内容。
2、词中体现了词人怎样的爱情观?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一”与“无”有何妙处?简要分析。
4、简要赏析“柔情似水,佳期入梦,忍顾鹊桥归路” 。
5、探究:有人说,本词是一首哲理诗,请结合词的内容加以探讨。
第1题:
上阕:相逢
下阕:离别
第2题:
作者在词中巧妙地利用牛郎、织女离合悲欢的故事,热情歌颂了诚挚不渝的爱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金石般的警句揭示了爱情的真谛,即“两情”“久长”。只要两人有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即使是天各一方,见难别易,爱情也会与日俱增,历久弥深,远远胜过只追求朝夕不离的庸俗爱情。
第3题:
“一相逢”与“无数”形成对比,表现了牛郎织女的忠贞不渝的爱情。
第4题:
“柔情似水”,着重描写情态。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牛郎织女相会时温柔缠绵的情意,犹如天河中悠悠的流水;“佳期如梦”,着重写心态。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巧妙地表现了牛郎织女临别时的依恋和怅惘。
第5题提示:
短暂与永恒
五、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巧妙地利用牛郎、织女离合悲欢的故事,热情歌颂了诚挚不渝的爱情。
B “迢迢”写出了银河的辽阔,牛郎、织女相距之遥远,从而突出了相思之苦。
C “暗”字,既点出牛郎、织女相会的时间为晚上,也描绘出了相会时的无声无息。
D .“顾”指回头,“忍顾鹊桥归路”意为忍着痛苦回头看那从鹊桥回去的路。
2、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两句点出了织女会牛郎时的情景,“弄”和“传”字运用比喻手法,云霞为他们的相会感到高兴,流星为他们传递着离愁别恨。
B .“柔情似水”,“似水”照应前面的“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之水,既深且长。
C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句,词人以“金风玉露”映衬这次相会,表现了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超凡脱俗。
D .就全篇而言,这首写神话故事的词,句句是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成为千古抒情绝唱。
3、情境默写
1)《鹊桥仙》中,描绘云彩显示出织女的手艺,描绘星星传递离愁别恨的两句是 , 。
2)《鹊桥仙》中,赞美久别情侣银河之畔的一次相会,胜过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的两句是 , 。
3)《鹊桥仙》中,以流水喻缠绵之情的一句是 。写不忍离去的一句是 。
4)《鹊桥仙》中,“ , ”两句揭示了爱情的真谛,情长不在朝暮,可谓化臭腐为神奇!
5)秦观《鹊桥仙》中运用议论直接表达词人爱情观的句子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