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 研读经典,问辩人生,感受理性光芒”
读书会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1.梳理核心观点、论述思路,感受思辨性、现实性。
2.探究辩证思维,体会严密准确的语言。
3.运用理论分析,增强理性思维,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掠过历史的时空,经典著作如帆影点点。今天的读书会,我们期待各抒已见时的唇枪舌剑,期待一语道破时的醍醐灌顶,也珍视君子所见略同的惺惺相惜。
我们开始读书分享吧!
1.1第一课时
马克思逝世之后,他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被恶意篡改和歪曲,歪曲为“经济决定一切”、“经济是制约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造成当时德国青年极大的思想混乱。 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大学生博尔吉乌斯就是其中一位。
写作背景
1.1第一课时
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支持。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列宁曾指出,他是继马克思之后“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
了解作者
1.1第一课时
书信格式(一般包括六部分)
①称呼。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后面加上冒号,
②问候语。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③正文。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
④祝颂语。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⑤署名。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用学”“好友”“弟”“妹”等。
⑥日期。写信的日期可写在署名的后面另起一行。
文体知识
1.1第一课时
初读感悟
要求:大声朗读文章,标注段落,落实字词。
1.1第一课时
初读感悟
再次朗读文章,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
第一部分(1-2段)论述经济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第二部分(3-6段)经济条件制约着历史发展,不应忽视两点。
第三部分(7-9段)指出正确理解历史的障碍,推荐著作,说明理解这封信的方法。
1.1第一课时
【理清文脉 】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1.经济关系是什么(内涵和外延)
2.技术与科学之间关系
3、4.经济发展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层建筑之间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5、6.分析了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明确经济关系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7.经济史是正确理解历史的基础
8.提醒阅读经典著作,坚定正确理论指导
9 .提醒不要过度的“咬文嚼字”
经济关系
社会
历史
的
创造
与
发展
1.1第一课时
1.1第一课时
1.1第一课时
怎样理解经济关系?关?
经济关系是否是制约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
经济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经济关系对于阶级的划分和国家、政治、法的决定作用。
科学发展和技术的关系。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
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看问题要把握总的联系,要全面。
研读探究
1.1第一课时
研读探究
赏析语句“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运用比喻手法
将“经济关系”比喻成“红线”,指出经济状况归根到底具有决定意义。经济状况并不能自发地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作用,它是在既定的、制约着它的环境中对历史发展产生作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关系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多元互动的结果。
研读经典,问辩人生,感受理性光芒”
读书会
经典分享,思想起航
1.1第二课时
研读经典,问辩人生,感受理性光芒”
读书会
【阅读理论文章】
概念——观点——思路——语言
抓整体 不拘泥
1.1第二课时
研读经典,问辩人生,感受理性光芒”
读书会
时文论说,智者妙语
(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思想碰撞,理性思考)
1.1第二课时
【中美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对比】
1.1第二课时
教师时文一:
处理好“常”与“变”的关系,善于从“变”中看出“常”、从“常”中看到“变”。这里所讲的“常”,是指发展趋势和规律;“变”,则指事物的发展变化。首先,对“常”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从发展趋势来看,尽管我们现在遇到比较严重的困难,面临诸多难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只有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因势利导、推动发展。其次,对“变”要有合理的应对。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予以精准、灵活对待与处理。合理运用“常”与“变”的辩证思维,就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1.1第二课时
教师时文二:
中国的成功归功于诸多因素,在中国,出现疫情的城市都实施了严格封锁,并在必要时重新实施。当地居民也尽量避免外出,直到疫情控制住。在低风险地区,尽管社交距离等没有今年早些时候严格,人们仍然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决不让病毒有机可趁。相比之下,欧美国家为了复苏经济,普遍在没有严格控制好疫情的情况下放松疫情管控;当地一些民众为了所谓“自由”,不但不听从卫生专家建议,甚至举行反防疫措施游行,从而导致疫情不断反弹。
1.1第二课时
研读经典,问辩人生,感受理性光芒
读书会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1.1第二课时
第一问:
能否把经济关系理解为生产性财富和消费性财富?
能否理解为经济关系多半取决于科学状况的消费性财富的生产性质和方式?”
片面化
科学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第二问:
“可否把经济关系仅视为引起其他关系、一般地说决定并影响其他关系的关系?
经济关系的特点取决于人种、创造性个人的影响?
或者经济结构作为唯一的创造力量决定社会状况?
经济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归根到底的决定性因素!
种族本身是经济因素;
创造性个人对经济会有反作用,但不能决定经济关系
经济结构不是社会状况唯一的创造力量,是决定性基础。
“ 研读经典,问辩人生,感受理性光芒”
读书会
舌尖上的浪费
微写作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党和政府一边加快发展经济,一边注重节约、反对浪费,带头过“紧日子”,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对守护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既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
研读经典,问辩人生,感受理性光芒”
读书会
【阅读理论文章】
概念——观点——思路——语言
抓整体 不拘泥
“ 研读经典,问辩人生,感受理性光芒”
读书会
所有的相遇都指向分离,但读书会不是,你读过的文章,思考过的问题以及写过的文字都化成了你的一部分,跟随着你,永不分离。
期待下一次以文学的名义赴约!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