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复习:
4:5 = 8:10
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
复习:
⒈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⒉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比
4︰6
比例
2︰3=4︰6
由两个数组成,是一个式子,
表示两个数相除。
由四个数组成,是一个等式。
表示两个比相等。
例如: 2.4 ∶1.6 = 60 ∶40
外项
内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6 ∶10
= 9 ∶15
∶
=
6 ∶4
0.6 ∶0.2
∶
=
外项
外项
内项
内项
外项
内项
外项
内项
小组合作活动:
你能发现在这个比例中的四个项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关系吗?
合作要求:
1、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2、把你们的发现写在小卡上。
3、讨论完毕,请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的发现。
例如: 2.4 ∶1.6 = 60 ∶40
外项
内项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 ,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 ,
96
96
也就是 1.6×60 = 2.4×40
观察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吗?
例如: 2.4 ∶1.6 = 60 ∶40
外项
内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 ,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 ,
96
96
也就是 1.6×60 = 2.4×40
( )
内项
( )
( )
( )
外项
外项
内项
1.6×60 = 2.4×40
7:12=14:24
3:5=15:25
0.5:0.9=5:9
外项积7×24=168
内项积12×14=168
7×24=12×14
外项积 ×4=1
内项积 ×6=1
×4=
×6
外项积3×25=75
内项积5×15=75
3×25=5×15
外项积0.5×9=4.5
内项积0.9×5=4.5
0.5×9=0.9×5
2.4∶1.6 = 60∶40
1.6×60 = 2.4×40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1页
请同学们计算下面这式子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32:8=12:6
32×6=192
8×12=96
196≠96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
32:8=
4
12:6=
2
4≠2
32:8≠12:6
≠
做一做
做一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⑴6∶3和8∶5
⑵0.2∶2.5和4∶50
因为 6×5=30
所以 6∶3和8∶5不能
组成比例.
所以 0.2∶2.5 =4∶50
10=10
3×8=24
30≠24
因为 2.5×4=10
0.2×50=10
0.5×2 =( )×( )
0.5
5
=
0.2
2
2
5
︰
1
2
=
3
5
︰
3
4
× =( )×( )
2
5
3
4
8︰25=40︰125
( )×( ) =( )×( )
试一试
5
0.2
1
2
3
5
8
125
25
40
智慧城堡
加油啊!
一、填一填
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⒉在比例中,两个( )的积等于两个( )的积。
⒊2、3、6、9可以组成比例,如果确定2是比例的第一项,9为比例的第四项,那么这个比例是( )。
项
外项
内项
外项
内项
2﹕3=6﹕9
或2﹕6=3﹕9
⒋在a:7=9:b中,( )是内项,( )是
外项,a×b=( )。
⒌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则两个外项的
积是( ),两个外项可能是( )和( )。
⒍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
项的积是( ),如果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
外项是( )。
7、9
a、b
63
24
1
二、判一判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
内项的积,差是0。( )
(2)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
(3)如果4X=3Y,(X和Y均不为0),
那么4:X=3:Y。( )
(4)因为3×10=5×6,所以3:5=10:6。( )
√
√
×
×
你能把3×40 = 20×6这个等式改写成比例吗?
想一想: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知道,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倒过来理解,乘积相等(并且不为0)的两个乘法式子,也可以改写成比例。
3×40 = 20×6
你能判断哪两个是外项?哪两个是内项吗?你能写出哪些比例?
3:20=6:40
40:20=6:3
40:6=20:3
3:6=20:40
20:3=40:6
6:3=40:20
6:40=3:20
20:40=3:6
3和40当内项
6和20当内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