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石钟山记》课件(1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石钟山记》课件(1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4 20: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3张PPT)
12 *石钟山记
学习任务一·学科素养积累与形成
学习任务二·必备知识梳理与运用
///////
1
2
5
///////
///////
学习任务三·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学习任务四·主题阅读与拓展
3
4
///////
///////
学习任务五·素养巩固与提升
学习任务一·学科素养积累与形成
1
话题链接——仁者乐山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本义是“陆地上隆起高耸的部分”。这是一个象形字。字形像三个并排的山峰,甲骨文的山峰是等高的,金文以后突出了中间的主峰。
十二生肖中的象形字:
【成语链接】
逾山越海:越过山海。 指长途跋涉。语出《南齐书·高帝纪上》:“人迹罕至者,莫不逾山越海,北面称蕃。”
是承认附属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领袖依附于其他大国或宗主国。
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语出《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泰山北斗: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 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同“殁”,去世。
二、句之美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
品读 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品读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
3.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宋·张耒《初见嵩山》
诗人精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写得有血有肉,极富灵性,不只赋予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更体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
品读 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它一出现便淡化了所有的背景,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其高洁超脱的姿态是那么的卓尔不群,因而深得作者的喜爱和赞美。
三、诗之韵
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
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
山霭苍苍望转迷。
“望转迷”三字,玲珑剔透,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
晓月暂飞高树里,
“暂”字表现出随着山路的曲折回环,明月还会显现在树丛中的景象。
“飞”字写出了拂晓时万籁俱寂、天空仿佛突然增添了动感的情景。
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读 诗人采用剪影式的写法,截取暮宿和晓行时自己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石邑山中之景,而隐含的“宿”字给互不联系的景物起了纽带作用:因为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山、迷漫的云;由于晓行,才有登程所见的晓月秋河。“宿”字使前后安排有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呆板,显得既有波澜又生神韵。表面看,这首诗似乎单纯写景,实际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写初入山之景,流露出作者对石邑山雄伟高峻的惊愕与赞叹;三、四句描绘晓行幽静清冷的画面,展现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式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两句诗皆用名词,代表了十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内容涵盖丰富,画面多重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景象。
学习任务二·必备知识梳理与运用
2
一、识作者
豪放豁达①的词人——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追谥文忠公。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他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名作《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散文方面,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诗词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伴读] ①苏轼平生极爱用“呵呵”,有人粗略统计过,这个词在苏轼文集中先后出现过四十多次,可见他对其何等偏爱,因为在这个词中隐含着一种特别的趣味,它不是狂笑,也不是冷笑,而是带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如果不是心有灵犀,很难体会个中三昧。
二、知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②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并对之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伴读] ②王国维曾评古代四大诗人,分别是屈原、陶潜、杜甫、苏轼。
三、拓知识
石钟山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它像一座玲珑剔透的石钟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
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渺;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天工造化,叹为观止。
现开放的下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为九万平方米,是喀斯特岩溶地形,第四纪冰川遗迹。控江扼湖,为“八省通衢”之地。融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称世界之最。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
石钟山的形与声
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位于双
钟镇南端,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位于镇北端,濒临长江
口的,叫下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
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CaCO3),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上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之所以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
——《地理知识》
四、理基础
1.记字音


kēng
zhé
chēng hóng
xià
kuǎn kǎn

tāng tà

函胡
含糊
重浊而模糊
中间是空的。
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的真相。
内心惊恐。
这,这个
判断词,是
正确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认为……正确
取得,获得
能够
具备
收获,心得
同“德”,感激
俘获
走不通的
停止
与世隔绝的
极,最
尽,完
断,断绝
大概
危险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
疑问代词,怎么
副词,多么
疑问代词,为什么
疑问代词,哪里
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名词作状语,乘船
名词用作动词,激荡,掀动
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6.文言句式
(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_________
(2)而大声发于水上 _____________
(3)石之铿然有声者 _____________
(4)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__________
(5)此世所以不传也  __________
(6)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______________
(7)古之人不余欺也  ______________
(8)余是以记之  ______________
(9)得双石于潭上  ______________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判断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附文白对译
学习任务三·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3
任务群学习与探究
文本梳理与构建
写作借鉴与迁移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文本梳理与构建
结构图示
填空: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解疑 ②叙议结合 ③不可臆断有无
主旨归纳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 任务群学习与探究
任务群学习与探究
任务探究一 品读文章“写景绘声”之妙
任务导引
本文是一篇游记,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那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学习时要注意品读其妙处。
任务设计
1.文章是如何描写至“绝壁下”的所见所闻的?有何作用?
答案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暮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作者被吸引。他“徐而察之”,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接着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照应“水石相搏”;“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2.文章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答案 ①两处鸟叫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
②两处水声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吰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鞳……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鞳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3.(拓展延伸)请搜集古诗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并和其他同学分享。
答案 (提示)除了描写音乐的《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还有:
①《早蝉(节选)》(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②《夜琴(节选)》(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③《巫峡听猿(节选)》(吴商浩)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
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④《赋得寒蛩》(耿湋)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
任务探究二 赏析文章独特的构思
任务导引
本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贯通;层次井然,脉络分明;布局谋篇,极为细致周密,结构十分严谨。学习时要注意就文章独特的结构特点和曲折的行文进行赏析。
任务设计
1.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色。请举例赏析。
答案 如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来表达的;李渤本来是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句“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着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本文所记之事、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转,极尽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2.本文结构不像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结构。
答案 本文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一开始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做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一开始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道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断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做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3.(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游松风亭
苏 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文章题目标明“记游”,但是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请简要分析其行文思路。
答案 本文行文简洁明快,而且有口语化的倾向。从叙事来看,只是写了游览松风亭脚力不够时的心境,轻松有趣,幽默。首句交代地点,“纵步”松风亭下“疲乏”是结果,然后写“止息”,望山上“亭宇”而犹豫不决。再接着写内心感受,忽有所动。由此感受到,即使在此休息亦无妨。
这篇随笔一波三折,由“疲乏”而思休息,又一折为“如何得到”,再一折为“有甚么歇不得处”。最后用议论作结。
【参考译文】
我曾经寄居在惠州的嘉祐寺,在这里的松风亭下面散步。走得腿脚感到疲惫乏力了,就想到亭子里休息。可是眺望着山上的亭子还掩映在高高的树梢上面,心想这可怎么能够到上面休息呢?思索很久很久,一下子茅塞顿开,忽然说:“这里的山间有什么地方不能歇息呢?”于是就像挂上钩的鱼,忽然间得以解脱。如果人能够感悟这种境界,即使在战场上短兵相接,战鼓声犹如雷霆震响,前进就会死在敌人手中,后退就会死于军法制裁,在这个时候也就不妨足足地歇息一下。
任务探究三 品读文章的情趣与理趣
任务导引
本文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察,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质疑和求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任务设计
1.苏轼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抒发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请简要分析。
答案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得出的结论、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2.本文是如何做到因事说理的?
答案 本文是一篇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全文分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本文的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以议论统率记叙,使后者不致松散杂乱,又以记叙印证议论,使议论不致枯燥空泛。而且议论、记叙层层相生,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本文不愧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3.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案 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但是也流露出封建士大夫沾沾自喜于一得之见(也表现在他对渔工水师的轻视上)的弊病。后人也有以山上有洞,形如覆钟非议他的。但苏轼在农历六月,江水上涨、山门被淹时探山,未能进山深入考察,结论难免片面。尽管如此,他的《石钟山记》仍不失为一篇景、情、理俱佳的杰作。
4.(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儋耳夜书
苏 轼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元宵节苏轼应几个老年书生之邀一起游赏灯市,兴尽而归却进不了门,自己不以为苦反释然而笑。苏轼笑什么呢?请简要概括。你有什么感想呢?
答案 (提示)笑自己月下赏灯之乐,笑夜游兴尽而门掩关之乐,笑儋耳民生殷富,也笑韩愈老先生不懂钓鱼真味……
感想:一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不可能事事顺心。我们如果去计较去纠缠,就会自我苛责,性情浮躁,怨天尤人。这时我们如能像在儋耳时的苏轼一样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一种淡泊的情怀,非为鱼只为钓,那我们就能泰然面对尘世,就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参考译文】
己卯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耳(海南一地名)。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出去游玩一趟?”我高兴地答应了。走出城西门,进入和尚寺庙,走过小巷,汉人、少数民族混杂,各种店铺商贩很多,回到住处已经半夜了。仆人关门熟睡,已经一觉醒来又睡去了。(我)放下拐杖大笑,谁有所得谁有所失?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韩退之(韩愈)钓不上大鱼来,打算到更远的地方去,其实不知道凡是钓鱼的人,未必都能钓得上来大鱼。
·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①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②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歇。乃知山仍石名,归矣。如善长③之论,则濒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节选自李渤《辨石钟山记》
【注】 ①纶:钓鱼。②沦:倒映。③善长:郦道元字善长。
材料二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节选自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材料三
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粘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 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
1.材料一中的“幽栖者”“白鹿先生”与李渤三者是什么关系?
答案 三者同属一个人。“幽栖者”是李渤的自称,“白鹿先生”是李渤的号。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材料一中意思相应的句子。
①与“枹止响腾余歇”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如善长之论”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②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三则材料得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答案 材料一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石钟山是因山中产奇石“石钟” 石而得名,“山仍石名”。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大致相同,认为得名的原因是山的外形,而不是因为声音,“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
4.你如何评价李渤的观点?
答案 (提示)李渤的观点也是经“目见耳闻”后得出的,并非“臆断”。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问,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
另外,李渤作记的意图是“刊前谬”。在游览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资料,研究出了新的观点,提出来以纠正前人的谬误,这种认真和勇敢的态度应该受到称赞,做学问要有这种向古人挑战而不“为古人讳”的精神。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激荡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因而得到这个称呼。我在东湖垂钓,沿着湖边走到尽头(到了)这个地方。于是攀上山崖穿过洞穴,寻访石钟山的旧址。在山南临时住宿,忽然遇到两块石头,斜靠在潭边,影子倒映在水波中,向住在水边的人询问(原因),他们说:“这是石钟,有铜铁一样的奇异的响声。”敲打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才知道这座山是因为石头得名,就回去了。按照郦道元的说法,那么众多山峰都靠近水流,那都可以用“石钟”来命名了。我姑且订正一下前人的谬误,留给后来人看。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材料二
石钟山的每一片石头每一寸草,诸位将军都能辨识,上钟山和下钟山的下面都有山洞,可以容纳数百人,其深度不可测量,形状像一口倒过来的钟,侍郎彭玉麟在石钟山的山顶建立昭忠祠。于是知道石钟山是因为外形得名,不是因为声音得名,郦道元和苏轼的说法,都不是事实。
材料三
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作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作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入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垂垂状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枯蛤,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旁(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就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边又有小洞,像蛇一样行走着进入,又变得宽广,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用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都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去一样。
· 写作借鉴与迁移
卒章显志
1.写法指导
《石钟山记》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卒章显志是文章结尾常用的方法。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一篇文章主题是否突出、中心是否明确、写作意旨是否清楚,就全在结尾“志”的表现上,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卒章显志的“志”,应是文章事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非勉强“显志”或任意拔高,更不是硬贴上去的。
(2)“志”不但要高度集中,而且要精练明确、干净利索,有似“画龙点睛”。
(3)“志”要鲜明有力,绝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歌颂、批判、提倡、反对、肯定、否定,立场要鲜明。
(4)“志”要与全文构思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恰到好处,不可泛泛而谈,无病呻吟。
2.迁移运用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后面,加入几句议论的话,达到卒章显志的效果。
从草原归来,在父母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向报社投去了我在草原生活时所写的习作。一天,两天,三天……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免有些灰心丧气了。偶尔也会翻翻报纸,盼望出现我的文章。一天,班里又发了平日订阅的《语文阅读·高中版》,在四版的头条上,我的文章变成一个个小小的铅字,整齐地排列在那里,我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揉揉眼睛,仔细再看,我的文章果然发表了!我不由得惊呼起来。 
【参考示例】
一次小小的成功不算什么,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鼓励,因为成长的道路还很长,梦想只有在我一步步的努力下,才会不再遥远。
学习任务四·主题阅读与拓展
4
实践出真知
实践出真知,苏轼通过实地探查石钟山得名由来,从而体会到调查研究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有效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过程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语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一步一脚印,登上山顶,方能看见脚下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一步一脚印,斩断荆棘,方能踏上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一步一脚印,越过荒漠,方能欣赏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理想再美好,没有行动起来付诸实践,那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行动起来,才会收获缤纷落英,迎来一路芬芳。
实践是避免失败的千金良方。陆游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知识想要运用到现实中,就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纸上谈兵无疑是痴人说梦话,最终往往一无所获或招致失败。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就熟读兵法,善于谈兵,连他父亲也难不倒他。长平之战中赵王让赵括替廉颇为将。然而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空谈兵法的人。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处理,结果赵军大败,赵括也被后人耻笑。回看历史上的能臣良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实战,才带军冲锋,成功地保家卫国,青史留名。
实践是探索真知、钻研智慧的必由之路。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没有哪一项伟大的成就不是在反反复复的实践钻研中取得的。成功地制服了夺走无数人的生命的病魔——天花的伟大医生爱德华·琴纳,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到乡村进行实践工作。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他一边行医一边经常到奶牛场,仔细观察奶牛生牛痘,牛痘又怎样感染到人的身上,人感染了牛痘之后又有哪些症状。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接种牛痘,再接种天花,实验成功。尔后又在一个小男孩身上实验,结果又是安然无恙。自此,人们终于发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打败了这个可怕的病魔。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泡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法拉第为了得到磁与电之间的关系,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进行着实验。无数的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当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理论时,也曾受到国人的不解和质疑,但随着香港、澳门的迅速繁荣,实践性地尝试“一国两制”后,最终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问题的最好方式。当我们心存疑虑时,不可妄下结论,而应当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是否正确。真正的真理,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不仅不会黯淡,反而会穿透时光的雾霭,熠熠闪光。
实践是理想的实现方式。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太史公,为了实现著书立传的理想,从二十岁开始便游历天下。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国,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的实践经历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最终写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千古名作。理想是彼岸的灼灼花开,而实践正是泅渡浩渺烟波的迎风之帆。
蝴蝶可以轻舞飞扬,只因承受了旁人不能忍受的破茧之痛;苍鹰可以飞上苍穹,只因有旁人无可比及的训练;帝王蛾可以称王,只因经历了旁人无法理解的挣扎。实践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一种越过沙漠看到绿洲的快乐。①
[伴读] ①天地有大美,却将其藏于深山,封于绝壁,以虎豹断其路,以荆棘塞其途,风沙漫漫,雨雪凄凄,只有那些能吃大苦、肯付出行动真正去实践的人才能探寻到。
心中藏一弯明月,便不惧烟火红尘,世事迷离,行走的脚印会为我们拂去世俗的尘埃,让我们在路途中淡若清风,自在安宁。
?聚焦一 书本里面长不出水稻
袁隆平②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在短时间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养活了中国数十亿的人口。袁隆平生前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语重心长地说:“书本知识很重要。我是搞水稻研究的,但是书本里面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面才长得出水稻,要实践!”是的,学习得到的知识只有用在现实生活中,将知识化为实践,才能让知识变得有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也只有依靠正确知识理论的指导,才能让我们明确正确的方向。
[伴读] ②一个梦,一辈子。世间再无袁隆平,吾辈逐梦当如君!袁老回到了天穹上的“袁隆平星”微笑地注视着他深爱的祖国大地——那高产丰收的华夏田野!我们站在田野仰望星空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
?聚焦二 实践检验真理:“中国模式”确实不错
在认识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性之后,我国立刻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然而这些措施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西方各个国家的认可,反而很多西方媒体都认为我国是在“小题大做”,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佳方式”,随着时间的逝去,我们中国的“抗疫模式”反而越发地凸显出了它的优越性。
在一开始,我国采取的诸如“封城”“隔离”“强制戴口罩”等防疫方式遭到了很多国家的诟病,但是我们现在却可以看到,欧洲等疫情十分严重的国家如今纷纷选择了向中国效仿,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转向“中国模式”,很多国家甚至直接“封国”,将“中国模式”贯彻得相当的彻底。可以预见到的是,凭借在这次全球疫情中的良好表现,我们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地位必然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世界大国。③
[伴读] ③这场疫情再次说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
?片段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空想只能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实践且脚踏实地才能帮助我们收获真知。实践就是连接现实和梦想的桥梁。只有仰望星空的诺言,没有脚踏实地的坚强是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的。没有实践,就会把梦想变成空空的幻想,把美丽的现实变得残酷不堪。想当年,我们国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历经诸多艰辛,最后将马列主义付诸实践,才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一次次载人飞船升空成功,不是科技创新口号的空喊,而是宇航员们不畏艰辛、将全国人民的梦想实践之后得到的辉煌成就。④
——节选自《实践出真知》
[伴读] 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更是证实了这一点!中国航天人正是那些征战星空、手摘星辰的英雄,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熔铸于中华民族谱系的价值底座,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
?片段二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话一点不错,一个人知识再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缺少实践,也只能坐守老底,干不成大事业。
马伶、李伶是明朝金陵最红的两位京剧演员,一次,两人在东西两座戏台上演同一出戏来竞技。两人扮演的都是奸相严嵩⑤。结果观看马伶演出的观众逐渐被李伶卓越的演唱舞技吸引而去。马伶含羞而退。他连夜出走,投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在宰相顾秉谦的门下当了一名差役。因为顾秉谦与严嵩都是一样的奸臣,马伶悉心伺候,更细心揣摩顾宰相的行为举止。三年过后,马伶回到金陵,与李伶相约再行竞技。结果李伶的观众都成了马伶的戏迷,他们被马伶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表演折服。正是马伶长达三年的实践活动,为他赢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伴读] ⑤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严嵩在朝期间,陷害同僚,必置之死地而后快;同时他结党营私,贪赃纳贿,而他的党羽和子孙更是跋扈骄奢,横行朝廷。严嵩的专权乱政,使明王朝的国力衰弱,边疆防御受到严重破坏,人民惨遭蹂躏。《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古往今来,哪个成才的人没有经过实践。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泡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法拉第为了得到磁与电之间的关系,不也是一次次实践得来的吗?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只有从实践中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
——节选自《实践出真知》
学习任务五·素养巩固与提升
5
B
解析 A项,“鼓桴”的“桴”应读“fú”;C项,“鹳鹤”的“鹳”应读“ɡuàn”;D项,“无射”的“射”应读 “yì”。
A
解析 A项,鼓:名词,乐器名。
D
解析 D项,考:敲打。
D
解析 前三项“而”均表示转折关系,D项表示并列关系。
A
解析 A项,“以为”,古义今义均为“认为”。B项,“空中”,古义,指中间是空的;今义,指天空中。C项,“所以”,古义,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义,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其实”,古义,“其”,代词,那,“实”,指“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B
6.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3分)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
解析 A项,无特殊句式。B项,是宾语前置句,“余”是“欺”的宾语。C项,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D项,是省略句,“置”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渤浅陋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作者是这样评价郦道元和李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态度的批评。
答案 (1)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自以为得其实 (2)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3)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B
二、能力素养提升(48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课文,完成8~12题。
8.下列对课文中“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一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B.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D.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B
9.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钟磬,是古代两种重要的礼乐器,它们各有不同的形状。磬是用玉或石磨制的;钟是由铙发展演化而来的,青铜制成。
B.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丁丑,干支纪年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D.水师,水师包括多种含义:古代管理水路的官名;民间接骨医生;水军,兵种之一;一种水神;水手。本文指水手。
解析 B项,一个皇帝在位可以使用多个年号,且可以不重叠。
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关于石钟山之所以得名,苏轼与郦道元看法相近,但描述更为详尽。至于李渤的看法,苏轼是嗤之以鼻的。
B.本文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样都是因事说理,从月夜乘舟游江悟出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就不能“臆断其有无”。
C.郦道元记叙得太简略,一般士大夫不肯冒险夜泊绝壁,渔工水师虽然知道却说不出来,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
D.本文描写生动,特别是夜泊绝壁一段,动静结合,淡淡几笔便点染出一个阴森逼人的境界。
解析 C项,“渔工水师虽然知道却说不出来”错,原文为“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言,指用文字表达。渔工水师虽然知道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传播。
11.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分)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3分)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3分)
答案 (1)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2)可是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那事情的真相。
(3)(敲击后)能够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啊,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12.《石钟山记》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 描写出了当时夜泊绝壁下环境的阴森恐怖,间接说明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的真正原因,结构上为下文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议论张本,也和下文中“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照应。
B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B.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C.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D.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B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乙亥:干支纪年法。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B.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传觞: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D.寒食:指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解析 B项,“朔”指农历每月初一。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伤感。
解析 C项,“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作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C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3分)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2分)
(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3分)
答案 (1)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本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2)立恭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
(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先生为什么不肯为贫道赋诗?”
17.作者游山之乐与聚散之悲有什么关系?(3分)
答案 作者写此游记时,早已物是人非,隐溪先生辞世,作者又将离去,往日游东山的欢愉更加深了此刻的感伤,所以游山之乐与聚散之悲呈反衬之势,乐愈乐,悲愈悲,进一步突出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他的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然而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蹚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了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本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葫芦酌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起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先生为什么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溪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那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游山玩水很多次了,但是从没有比这一次更快乐的,所以(强撑病体)尽力地记述完这一次游历。我(把这篇游记)亲手抄录了一遍,送给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三)语言表达(8分)
18.阅读下面的文段,概括东坡先生碑刻“使人动心”的原因。(4分)
东坡楼里,汇集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诗和联语,作品无不流露出对乐山自然环境的赞许,对东坡先生的敬慕情绪……但是,更使人动心的是东坡先生那些书法、绘画作品的碑刻,东坡先生以诗、书、画三绝而名垂古今,他有不少诗、书、画合一的作品,更有大量的诗词、文章的手迹。在东坡先生坐像后面,是他抄写的欧阳修的《丰乐堂记》和《醉翁亭记》。这两幅书法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生命深处敦厚、质朴的一面,这大概正是他人格魅力的根源所在。
答案 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人格魅力之源——敦厚、质朴。
19.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风雨到来之前,燕子飞翔”这句话。要求能反映出事物的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4分)
答案 天空像罩着厚重的灰幔,树叶无精打采地垂着头。这时,一只只燕子一下子似流星掠过地面,一下子又箭一般射向天空,欢快地叫着,飞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