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0-06 19:4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复习
1、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
2、动植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合成ATP?
ATP
呼吸作用(大部分),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也称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自学提纲
1.有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生成了什么物质?发生的场所是什么?
2. 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如何?
3.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产生ATP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4.是不是每一阶段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如果把O2中的O用同位素做上标记,最终在哪个产物中能检测到标记?
有氧呼吸过程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少量能量
4[H]
2丙酮酸
(C3H4O3)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6H2O
6CO2
少量能量
20[H]
6O2
6O2
大量能量

12H2O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总反应式:

6 CO2
+ 12H2O
+能量
C6H12O6 + 6H2O +6O2
有氧呼吸
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思考题
1.C6H12O6在细胞内分解到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 B、需在的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2. C6H12O6 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 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 B、乳酸 C、 CO2 D、 H2O
C
D
问题:
1、无氧呼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
反应怎样?
2、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不同?
3、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
不同点?
C6H12O6
4[ H ]
2C2H5OH + 2CO2


2C3H6O3
2丙酮酸

少量能量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的过程
乳酸
酒精
不彻底的氧化分解
(反应中间物)
生物的无氧呼吸
(1)高等植物(水稻、苹果等)的无氧呼吸: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 + 能量

(2)高等动物和人的无氧呼吸:
C6H12O6 2C3H6O3(乳酸)+ 能量

例外: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家庭酿酒和酸奶的原理:
酿酒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我们把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
酸奶是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意义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供给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相同点
场所
条件
产物
能量
变化
联系
实质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需分子氧、酶
不需分子氧、需酶
CO2、H2O
酒精和CO2或乳酸
释放大量能量
释放少量能量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1、种子在浸水和不浸水的情况下进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 )
葡萄糖 B.丙酮酸 C.乳酸 D.酒精
B
提示:种子在浸水时进行无氧呼吸;
不浸水是进行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巩 固 练 习
2.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D
3.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营养缺乏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