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天气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描述天气的语言,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能结合日常生活,说出天气对生产、
生活的影响。
2.初步识读卫星云图,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3.结合自身体会,说出获取天气信息的常用途径,培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会阅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能够结合生活体验并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
的影响,培养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激趣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视频、天气预报拼图
【学生课前准备】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话题:谁能描述一下昨天、今天的天气? 2、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 3、点题:天气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每天都关心的话题。 描述天气状况 观看视频,了解天气情况。 注意天气预报重点预报的内容。 通过亲身体验,理解天气和生活的关系。 天气预报,形式活泼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天气与 生活 1、天气的定义及特点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气?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时标出主要概念。 阅读教材P56内容,找出天气定义,并在课文中标出。 明确天气的 概念
承转 我们经常经历的天气有哪些呢?
自主学习 展示图片,学生用描述天气的词语回答。 说一说:看到下列图片你想到的有关天气的词语。 阴 形象展示天气情况,增加课堂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天气。
归纳总结 阴晴、雨雪、冷热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状况,也是常用来形容天气的词语。 知道一些常用描述天气的词语
合作与交流 总结天气特点 1、举例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夜星繁,大晴天。”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这些我们经常听到形容天气的俗语,都说出了天气的什么特点呢? 2、联系当天上课前后短时间内天气的变化的具体情况分析。 1、思考: 我们经常听到哪些形容天气的俗语,说出了天气具有什么特点? 2、总结填表 名称 特点变化情况(快、慢)时间 (长、短) 天气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天气。
探究思考 俗语“五月六月车辙雨”,说明了什么现象?(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也可能不同) 明确天气变化快 明确天气的另一特点。
衔接过渡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关注天气预报,农民、学生、外出者关注的天气的目的是什么。天气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天气影响生活
事实再现 展示图片; 河南遇63年来最严重旱情 逾24万人吃水困难 曼谷市民的水中生活 开始放特别假 (提示:疑问处,同位间可互相交流) 2、总结:天气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观看视频:思考 1、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2、结合课本P57活动(2)说一说天气还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说出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突出学习有用的地理。
链接 生活 1、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通过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总结出许多有关天气的谚语,对天气做出了预报,例如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酱缸穿裙,大雨淋淋。 2、总结:我们可以预知天气。 你能收集一些类似的谚语吗?我们自己就可以认识天气了! 联系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现象,增加学习兴趣。
承转过渡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过去人们通常观察动物行为来预知天气,而现在科技发展为我们准确了解天气提供了条件,无论工农业生产还是我们的生活,时时离不开天气预报。
二、 看图 识 天气 1、判读卫星云图
提示说明 提示:1、天气预报中可以了解某地区未来天气的:气温、天气现象、有无风、空气质量、穿衣指数、运动指数、交通条件、旅游情况等等。 2、天气预报首先播放:卫星云图。 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未来天气的哪些内容? 预设话题,引入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与读图指导 1、巡视指导学生读图,纠正错误读法。 2、提示: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和蓝色的含义和卫星云图的不同。 3、强调:云越白,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读教材P58图4-1-1和文字内容了解: 卫星云图怎样获得。 卫星云图中的各种颜色的含义。 学会判读卫星云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学以致用 1、展示卫星云图,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总结: 根据卫星云图我们就可以预知一个地方未来的天气情况。 读图回答: 1、A、B两地的天气可能是什么情况? 2、云层顺箭头方向移动,B地未来的可能是什么天气情况? (
A
B
) 查缺补漏 进一步加强对卫星云图的判读能力。
过渡 在天气预报图上,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与地图中的图例一样,不同的天气情况,我们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2、辨认常用的天气符号
自主学习 1、展示部分天气符号 提示:天气符号都非常形象。 2、据回答及时点评,尤其是易错、易混符号的特点。 3、提示:记忆课本中P59图4-1-2常用的天气符号 (1)比一比 下列符号代表什么天气情况? 观察并说出判断理由!比一比,谁说的又多又准! (2) 记住课本中P59图4-1-2常用的天气符号。 (提示记忆方法:类比法、形象记忆法) 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点拨 拓展 强调说明下列极端天气符号的含义 2、总结:近年来,暴雪、大雪、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出现频率增加,说明当今世界的极端天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记住这些符号含义及符号特点 这些符号经常出现,说明我们生活的环境正在恶化,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健康。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承转过渡 天气预报中还出现表示风向和风力的符号,叫做风向标。
自主学习 1、讲解:风向即指风的来向,如北风就是从北方吹来,吹到南方去。 风级:风力的大小 2、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问,及时释疑。 3、总结: 图B中风向标: 风力为: 6级 ; 风向为: 北风 。 自主学习:认真观察如何用风向标表示风向和风级 判断图B中风向标的风力为: ;风向为: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从图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承转过渡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常见天气符号,看你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天气预报员,播报一下中国城市天气预报。
拓展提升 1、我来播报:我是天气预报员xxx 展示制作完整的拼图并标注气温及风向标 3、根据学生播报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2、天气预报我来播 a、模仿天气预报员,选出任意几个城市,进行天气播报。 b、比一比,看谁播报的更快捷,更准确。 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受地理知识对生活有用。
承转过渡 我们除了通过电视的到天气预报,还有哪些了解天气信息的渠道,你更喜欢哪一种? 选择一下 让学生知道从多方面获取天气预报
三、关注空气质量 自主 学习 在山东省十七地市天气预报中,常常会在后面播报:空气质量优、良等,说明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 自主学习: 读教材P61内容,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与人体健康关系。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的认识。
走进 生活 举例: 图片: 2、总结 人类活动污染环境,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生活。 讨论: 你身边空气污染现象有哪些? 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形成关注生活的习惯。
强调 承转 污染的空气首先会危害我们的健康,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保护大气环境!
课外拓展 你了解吗? PM2.5的危害:研究表明,PM2.5是人类活动所释放污染物的主要载体,携带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不同粒径大气颡粒物中苯并芘和pb的含量。粒径越小吸附苯并芘的量越多,其中以PM2.5最多,PM10次之,TSP最少.同时TSP, PM10和PM2.5上,苯并芘和PB的质量浓度太原采样点均分别高于北京采样点。 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焦点是可吸人顆粒物.PM2.5在呼吸过程中能深人到细胞而长期存铕在人体中。被吸入人体后,约有5%的PM2.5。吸附在肺壁上,并能渗透到肺部组织的深处引起气讶炎、肺炎、哮喘、肺气肿和肺癌,导致心肺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因此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由于顆粒物与气态污染物的联合作用,还会使空气污染的危害进一步加剧,使得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心肺病死亡人数日增。 我是环境小卫士 以保护大气环境为题,课后做一份手抄报。 从身边人和事做起,号召大家爱护大气环境。 参与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
知识梳理: (
定义: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 (
1
:变化快,发生时间短。
) (
2
: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不同。
) (
特点:
) (
天气
) (
卫星云图
) (
常用天气符号
) (
影响生活
天气预报
) (
空气质量
) (
极端恶劣天气
) 帮助学生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 小楼一夜听春雨 B. 秋高气爽,水碧林红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四季无寒暑,一雨变成秋
2.下列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现象在我市不会出现的是( )
3. 当烟柱随风向北飘去时, 此时风向为( )
A. 南风 B. 北风 C. 东风 D. 西风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B.在卫星云图上,绿色是云雨区,颜色越浓云层越薄
C.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云雨区,颜色越浓云层越厚
D.在卫星云图上,白色的程度越浓,表明云层越厚
5.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表明( )
A.空气污染越严重 B.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C.空气质量级别越低 D.空气污染越轻微
6.下列事项中,哪一项与天气无关( )
A.上学路上突然下起大雨
B.今天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C.星期天我们去郊游,向气象台咨询是否会下雨
D.春节期间,我国南方的居民喜欢到黑龙江观赏冰雕、雾淞
7.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
A.听天气预报 B.查看卫星云图
C.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D.电话“12121”
二、综合题
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
【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相对较简单,教材从天气与生活出发,最后又落脚到天气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突出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等基本理念。
天气与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更感兴趣,掌握更容易,看图识天气中,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对卫星云图的解读和对天气预报图的准确把握,天气符号形象生动,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空气质量的教学,引入PM2.5的知识,会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对环保的重视我倾向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把知识用之于生活,反过来生活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地理知识综合化的习惯。
本课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紧密联系生活,会让学生喜闻乐见,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参与度很高。在活动的选择上建议因材施教,灵活选择,方法多样。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