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 》教案
公开课教案?? 林燕
导入:
?? 师:(屏示白鹅录像,配乐)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来,我们一起看看,(录象出示)看了录像你想说些什么?有没有想起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鹅》(齐背古诗)
? 今天咱们学习的课文,也和鹅有关系。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一起读)(板书课题,师生齐读)。
?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丰子恺先生,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漫画家,同时,他在翻译、音乐、书法等方面也取得杰出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散文作品。《白鹅》就是其中一篇。看,这就是丰子恺先生画的白鹅。
一、????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生字离开了课文能认吗?好的,咱们来试试。?
(出示生字)(齐读 :厉,脾,吭,吠,苟,倘,颈,供。注意读准“颈 吭 倘 供” 的读音)
师:和生字多见面就能记得更牢。 看看,这些词你能读好吗?
(出示:脾气、看守、倘若、窥视、狂吠、譬如、侍侯、净角”(什么叫净角?出示图片)
老师这还有一些四字词,有点难,有没有信心读好它? (一丝不苟,引吭大叫厉声呵斥、厉声叫嚣、供养不周。)(指导难读的词。)
二、???? 整体感知课文。
师:看来大家预习的时候都挺认真的,基本上把字音读准了,现在咱们来看课文,打开书翻到63页。待会请你大声地自己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读完以后想一想,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谁来谈谈白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师:看来同学们挺会读书的,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了白鹅的某些特点。
?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师:咱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先看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这两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请你把它用横线画下来。
谁来谈一谈,你画了哪个句子?为什么画这个句子?
?
(?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整篇课文都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找到这个句子自己再读一读.(师板书: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那么第二自然段更加的重要,它既联系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的几个自然段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白鹅的特点?.自己读第二自然段(对了,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白鹅高傲的特点。(师板书:叫声? 步态? 吃相 )让我们再把这两个自然段读一读.
(指词)“ 高傲”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 骄傲、自大、傲慢、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等)
过渡:从大家换的词可以看出,“高傲”是用在不好的方面。我们带着高傲的感觉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
五、 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那么课文是怎么写白鹅高傲的呢?我们先来看第三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把白鹅的叫声写具体的?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写白鹅叫声的一个词,从这个词你好像看到白鹅在干什么,它好像在说什么?
好,谁先来谈谈你画了哪一个词?
(1生:我画了厉声叫嚣(你想像到了什么?白鹅可能说些什么?)
我们来看这嚣字:中间的页字表示人的头部,表示人怒气上冲时侯的样子,那么人生气的时候忍不住大喊大叫,就好像周围有很多的人在大声的吵闹,大声的喧哗.这位同学体会的真不错,你愿意带着你的体会来读读吗?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它说话的语气怎么样?很生气,有点凶,请你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还有谁愿意带着生气凶的语气来读读?男女同学比赛读。带着你的想象来读)体会一下白鹅生气凶的样子再来读读这句子
2、还想体会哪个词?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 “你好像看到鹅在干什么?”“鹅好像在说什么?”带着你想像读读这句话,还有愿意来读读 (谁能带着生气高傲的感觉来读读?,带着你的感情再来读读).
3、还想体会哪个词?(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声音再严厉些读
?
师:刚才同学们在这一段的学习中展开了想象,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体会到了作者观察的非常细致,用词很准确,把鹅叫声的特点写得十分生动、十分具体。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还可以多多的尝试。
?
师:刚才我们体会到白鹅是一种十分凶恶、十分高傲的动物,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一、第三自然段,看看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字词体会到的?自己先思考,再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
生: 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 ;前面写它是“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 ;? 别的动物看见生人就跑,鹅却什么也不怕,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可以看出鹅很勇敢……
?
师小结:对,同学们很会读书,理解得很深入。不但从字面上理解白鹅的特点,还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很凶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板书) (明贬实褒)
师; 让我们有感情地再读这个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带着你所体会到的喜爱之情,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三段。(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
接下来,咱们学习第四自然段 ,看看这段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鹅步态的特点?
引读第四段(我们一起来读——)谁来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鹅的步态.?1.(对比) 鸭子是怎么走的?鹅是怎么走路的?2.(比喻)把鹅走路的样子比作净角出场.3.(拟人)把鹅当作人来写
3、谁见过净角出场?
播放“净角出场”的课件,看了录象谁来说说净觉出场是怎么走的?(慢慢的,大模大样,,步调从容,镇定自若,度着方步,大摇大摆,很神气的样子…..)。
4.那鸭子走路是什么样子的呢?( 摇摇摆摆。? 步调急速、局促不安、慌慌张张、、东看西看)
(?? 鸭:摇摇摆摆。? 步调急速、局促、慌张、不安、东看西看;鹅:步调神情安然、镇定自若,“颇像净角”――京剧中的花脸,一般多是勇猛、威武的,度着方步,器宇轩昂。
5、师:这里写得很有趣。谁愿意来表演鸭和鹅的走路姿势?(找表演欲强的学生)大家注意看,等会要用课文的词语来评价他们。(谁来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评评他演的怎么样?)
6.小结:刚才从同学们的表演和点评当中,老师听到了,你们基本上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看来,丰子凯先生非常热爱生活,观察得很细致,用的词语很准确,因此写得如此生动,我们同学们学得也很认真。课文写得那么好,想不想读读?(齐第四小节)
8、刚才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把它们记一记。(屏幕示第四段中的词语,齐读。)
9、师:课文运用准确的词语和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课件示3、4段的好词)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鹅吗?试着用上这些词语向别人介绍自己。(先自己练习说,再指名说)
如:我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平时看见有生人来到主人家。我都会用我独特的声调提醒他:主人在家,你别想干什么坏事。如果他不怕,我便会厉声叫嚣,直到他害怕为止。为此,主人表扬我“养鹅等于养狗,也能看守门户。”
生2:我和鸭子是好朋友。我们的饮食爱好很相似。但平时走路时鸭子从来不是我的对手,不是我自夸,无论姿态还是气质,我都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更胜它一筹。小朋友都说我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特别威风!
七、师总结:今天和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有趣的课文,大家感受到了白鹅的可爱,我们还尝试学习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词语练说话。.下一课我们再来感受鹅吃像的风趣与可爱。
?
板书:??????????????????????????????? 13 白鹅
????????????????????????????????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尽职? 勇敢)?????????????????????????????????????
??????????????????????????????? 叫声?? 步调?? 吃相
课件24张PPT。白鹅丰子恺作者简介
丰子恺 (1898—1975) 初名丰润,后改名丰仁,字子凱,后称子愷。1898年11月9日生于浙江桐乡石门镇。1914年秋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文学家夏丏尊,艺术家李叔同。 1975年9月15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7岁。 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我国美育教育的先驱者。 丰子恺,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中国现代受人景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的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作者简介快速阅读全文思考:1、文章突出了白鹅什么特点?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白鹅?
3、全文最突出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本文写于1946年夏天。抗日战争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则因为战争的煎熬而焦虑苦闷。作者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里种豆、种菜、养鹅、养鸽,这成了作者排解苦闷的一种寄托。《白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写作背景字词积累北碚 麒麟 猥 鄙 轧轧
叫嚣 引吭 净角 岑 寂
窥伺 蹑 脚 不胜 其烦
盛馔 分娩bèiqílínwěigáxiāohángjuékuīsìnièshēngzhuànmi?ncén叫嚣 麒麟 冥顽 岑寂 盛馔 窥伺 猥鄙 引吭高歌 蹑手蹑脚目标:
1、作者运用对比突出白鹅特点的写法
2、了解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写作的角度1、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来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的?作者喜欢白鹅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喜欢白鹅,一是因为它那高傲的性格;二是因为它能给家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 姿态叫声步态吃相——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显得气宇轩昂——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合作探究目标:
1、作者运用对比突出白鹅特点的写法
2、了解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写作的角度2、白鹅对我们一家人有哪些贡献?你是如何理解白鹅所做贡献的价值的?
3、作者将鹅和其他动物比较着写,试以第二段为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与狮子、老虎、麒麟、骆驼等多种动物比较——鹅从容不迫——鹅的叫声比较严厉作用:在比较中突出鹅的各种特征——鹅的头比较高与狗叫声比较与鸭叫声比较——鹅的叫声严肃庄重与鸭步态比较合作探究4、朗读你最喜欢的一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结合品味词语)。5、归纳全文的中心意思6、作业:试用比较的方法,写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要求从多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合作探究学习积累成语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大模大样活动没有顾忌,毫无拘束的样子。鹅的步态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空空如也形容一无所有。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蹑手蹑脚放轻脚步走路的样子。邻近的鸡也很多,也常常蹑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1、……(狗)看它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这回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怪人们供养不周。 精彩的细节描写,突出了鹅的吃相和“傲”的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语言品味 点题收束全文,用简陋、荒凉、岑寂的环境衬托出白鹅的灵性、神气、活力,使作者苦闷的心因为有了这鹅而得到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够“慰我寂寥”的朋友怀有几分感激和留恋之情。2、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语言品味3、 “傲慢”常被用来形容人看不起人,对人没礼貌,作者为什么用来形容白鹅? 用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得富有灵性。表面看,作者写鹅的姿态、叫声、吃相、步态都与性格无关,但作者却将其说成是“傲慢”性格的表现,显然是把它当成了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读来非常富有亲切感。“傲慢”本是贬义词,但作者在表现鹅各种姿态习性时,流露出的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反映出作者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语言品味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做事不慌不忙
2、空荡荡的样子
3、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4、向四处张望或向左右两边看
5、举止谨慎,不敢有半点疏忽阅读训练
同步6页 《母鸡》
再见课文导读
㈠作家作品
丰子恺先生(1898—1975)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我国美育教育的先驱者。
㈡要点提示
字词积累
⑴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盛馔( ) 猥鄙( ) 篓子( ) 蹲伏( ) 叫嚣( )
引吭( ) 冥顽( ) 愚蠢 ( ) 窥伺( ) 滋味( )
⑵在下面空白处根据所给的拼音填上恰当的字
1.左(gù)______右盼 2.刁奸(wěi)______鄙
3.(yáo)_______头摆尾 4.(suǒ)_________碎而愉快
5.(lì)______声呵斥 6.(pō)________不容易
7.丝毫不(gǒu)______ 8.不(shèng)_________其烦
9.小心(yì yì)_______ 10.昂胸(tū)__________肚
⑶解释下列词语。
三眼一板
空空如也
蹑手蹑脚
不胜其烦
左顾右盼
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吃水的当儿,狗就( )(敏捷 飞快 飞奔)地跑上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②赖有这一只白鹅,( )(装饰 点缀 装扮)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③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 )(叫嚷 叫喊 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
脉络结构
课文开头,先交代了白鹅的来历和“我”对它的初步印象——“性格傲慢”。
然后,作者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展现白鹅的“傲慢”之气。写它的叫声时,与鸭作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写它的步态,与鸭作比较,突出白鹅的从容不迫,这时白鹅的“傲慢”简直就是没有自知之明的狂妄。白鹅“吃饭”是最有意思的。白鹅吃饭的程序“三板一眼”、“一丝不苟”,而附近的狗却“伺机偷吃”,主人无奈只好在一旁伺候着。白鹅的“傲慢”真是非同一般。
最后一段,作者写白鹅对“我”一家人所做的贡献。物质上,白鹅生的蛋成为一家人难得的“美食”,为我家创造了不少价值。精神上,白鹅为我们荒凉的居所增添了生气,为我寂寞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而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主题思想
课文是作者对重庆郊外居住时收养的一只白鹅的回忆。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白鹅与众不同“傲慢性格”做了生动的描绘;二是叙述了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写作特点
(1)、在对比中突出白鹅的特点。
第一段中,作者抓住动物头部的形状来概括各种动物的性格,从而证实白鹅的高头正是其性格“高傲”的象征。较之于刁奸猥鄙的狼、狐、狗,以及冥玩愚蠢的猪、龟,鹅的“高傲”自然令人油然而生喜爱之情。
第二段中,作者将鹅与鸭、与狗比较着写,鹅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但鹅的厉声呵斥有别于鸭的小心翼翼,显得庄重而大气,所以会让人感到它的傲慢。接着,作者又将叫声同样严厉的鹅与狗的比较,不难看出狗的势利与鹅的一视同仁。
第三段中,作者通过步态写鹅的傲慢,仍将鹅与鸭比较,一个步态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一个步态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于是,鹅的步态竟也有了表演性和观赏性。最能反映鹅的傲慢性格的,是当人走近时鹅的态度。鸡和鸭惧怕人,当人走近时一定让步逃走,鹅却傲然地站着,非但不让,甚至还会伸出颈来咬你一口,简直是傲慢到狂妄的程度,结果让人一伸手,就可以一把抓住它的颈项,任意处置它。
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可以看出白鹅显明的个性。
(2)、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课文文字浅显,语言朴实。作者笔下的白鹅,虽有些可爱,但很可爱。在作者眼里,白鹅是一位性格高傲的朋友,它虽然固执,却立场坚定,一视同仁;虽然有些迂腐,却个性张扬,质朴率真。所以,虽然离开了郊外的小屋,但作者对那只曾给一家人以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的白鹅依旧“恋恋不忘”,记忆犹新。
重点探究
(1)、作者及家人为什么喜爱白鹅?
白鹅对作者一家人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在作者看来,精神上的贡献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2)对文章结尾两句话的理解。
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住在郊外荒村简陋的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到一种“岑寂”的苦闷。作者在文章中说,“这些日子岑寂的滋味,至今回想还觉得可怕。”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慰我岑寂”的朋友怀着一种感激和留恋之情。
(3)体会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情趣。
①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②要求饲食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③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头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上来,努力地吃它的饭。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这回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的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邻近的鸡也很多,也常蹑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需的盛馔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盛馔,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展现白鹅的高傲的?请举例说明。
2.作者在写白鹅的叫声时,将之与________比较,突出它的叫声“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比较,突出叫声“____________”。写它的步态,与______________比较,突出白鹅的_____________。
3.在白鹅的特点中,最根本的特点是什么?
4.“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
6.请试着结合语句说说作者对白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