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4 22: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作业(人教版)
一、单选题
1.银制容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变黑,原因是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物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Ag + 2H2S + O2=2X+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2O C.Ag2S D.Ag2O2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5O2P2O5
B.2KMnO4K2MnO4 + MnO2 + O2
C.2CO + O22CO2
D.H2SO4+NaOH=NaSO4+H2O
3.精美的雕花玻璃可以通过氢氟酸(HF)对玻璃的腐蚀作用制成。氢氟酸与玻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 X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F2 B.O2 C.SiH4 D.SiF4
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A.50 B.40 C.10 D.70
5.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得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发生了变化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没有单质存在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6.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CO2 D.H2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C.乙是反应物
D.物质内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我们肉眼年看得见的宏观变化,实际是因肉眼看不到的微观变化引起的。宏观与微观结合,有利于我们掌握化学知识。下列示意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未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中,分子的个数比为1:2:2
D.该反应不属于基本类型反应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
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P+O2P2O
C.水通电分解:2H2O=2H2+O2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 +3O22Fe2O3
10.在化学方程式:A+3B2=2C +2D中 ,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7克,参加反应的B2的质量为24克,生成D的质量为9克,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6 B.20 C.32 D.36
二、填空题
1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使得每一种元素的______,这个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注:注明反应所需的条件。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在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注明反应的条件。如加热(常用“______”表示)、高温、点燃或具体的温度条件、加压或具体的压强范围、催化剂和通电等写在______的上方。
(说明)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应该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号。
如果是在溶液里的反应,生成物中有沉淀产生,要在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号。
等:把短线改成等号,读作“生成”。
查:检查上述四步是否正确。
1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CuO+____C=____Cu+____CO2↑
(2)____C2H2+____O2=____H2O+____CO2
(3)____H2S+____O2=____S↓+____H2O
13.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3Fe+2O2 ↑Fe3O4,______;
(2)Mg+O2MgO2,______;
(3)CH4+O2CO2 ↑+ H2O,______。
1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N2H4+____N2O4=____N2+____H2O
(2)____H2+____WO3=____W+____H2O
(3)____HCl+____Fe2O3=____FeCl3+____H2O
15.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16.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成水和氧气______。
(2)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铜沉淀______。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制氧气______。
三、课内填空
17.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是必须以______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是要遵守______,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试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前有4个银原子、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每个X中含有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答案选择C
考点:
2.C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详解】
A.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是;
B.气体状态符号没有标注,正确的是;
C.化学方程式正确;
D.生成物硫酸钠的化学式错误,正确的是:。
故选C。
3.D
【详解】
原子的个数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发生变化。
原子种类
反应前原子个数
反应后原子个数
Si
1
0
O
2
2
H
4
4
F
4
0
所以一个X分子中应含一个Si原子和4个F原子。D项符合要求。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推出未知物质中所含的原子种类及个数。
4.D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则:20g+50g +80g +30g =0g +100g +10g+x,x =70g;
故选D。
5.C
【详解】
试题分析:A、如图可知,分子发生了改变,说法正确;B、如图可知,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正确;C、反应前和反应后都有只含有一种原子的分子即单质,说法错误;D、通过参与反应的微粒可知,由两种分子生成了一种分子,是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6.A
【详解】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C、H、O、Na四种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12、12、4,反应前C、H、O、Na四种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12、6、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3个分子中含6个O原子,则每个X的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故选A。
7.C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
由表格信息可知乙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是生成物;
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丁的质量减少了32g-12g=20g,是反应物。
反应后甲的质量X=18g+1g+2g+32g-26g-2g-12g=13g。
甲在反应中质量减少的质量=18g -13g=5g,是反应物。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故A正确;
B、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g:20g=5∶4,故B正确;
C、乙是生成物,故C错误;
D、物质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8.D
【详解】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本质是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A、判断正确;B、原子种类不变,那么元素种类就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那么元素的质量也不变,判断正确;C、由图可知,判断正确;D、图中二种分子生成一种分子,即二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类型
9.A
【详解】
A、化学方程式正确;
B、生成物化学式错误,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
C、没有条件,生成物状态符号漏写,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D、生成物不符合客观事实,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故选A。
10.A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C的质量=7g+24g-9g=22g;
设: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解之得:x=16。故选A。
11.
(1)化学式
(2) 化学计量数 原子总数相等
(3) △ 短线
【解析】
(1)
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2)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
在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注明反应的条件。如加热(常用“△”表示)、高温、点燃或具体的温度条件、加压或具体的压强范围、催化剂和通电等写在短线的上方。
12.
(1) 2 1 2 1
(2) 2 5 2 4
(3) 2 1 2 2
【分析】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1)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2CuO+C=2Cu+CO2↑。
(2)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2C2H2+5O2=2H2O+4CO2。
(3)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2H2S+O2=2S+2H2O↓。
13.
(1)3Fe+2O2Fe3O4
(2)2Mg+O22MgO
(3)CH4 + 2O2CO2 + 2H2O
【分析】
(1)
气体状态符号使用错误,正确的为3Fe+2O2Fe3O4。
(2)
氧化镁化学式错误,正确的为2Mg+O22MgO。
(3)
气体状态符号使用错误、且没有配平错误,正确的为CH4 + 2O2CO2 + 2H2O。
14.
(1) 2 1 3 4
(2) 3 1 1 3
(3) 6 1 2 3
【分析】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遵循两个原则①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②遵循客观事实;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1)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2N2H4+N2O4=3N2+4H2O。
(2)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3H2+WO3=W+3H2O。
(3)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6HCl+Fe2O3=2FeCl3+3H2O。
15.
(1)
(2)
(3)
(4)
【解析】
(1)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
(1)
(2)
(3)
【分析】
(1)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
(2)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
(3)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17.
(1)客观事实
(2)质量守恒定律
【详解】
略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