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燃烧和灭火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1.1燃烧和灭火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4 23:0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7.1.1燃烧和灭火-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作业(人教版)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燃烧条件的是
A.可燃物 B.只能在标准大气压下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与氧气接触
2.图书馆中图书档案资料等着火时,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液态二氧化碳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降温和隔绝空气 D.分解能灭火的物质
3.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A.块状固体要粉碎 B.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物质具有可燃性
4.如图所示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A.氧气 B.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以上都是
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6.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中做出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阻止原油喷射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7.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8.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证”是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9.将燃着的木柴头部朝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处二氧化碳浓度大
C.火柴梗处接触氧气少 D.火柴梗的着火点较低
10.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11.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2.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13.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14.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B.油库着火用水扑灭
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D.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二、填空题
15.燃烧是指________物与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反应。
16.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__________。
(2)可燃物必须与___________(或_________)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也叫着火点)。
17.灭火的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常见灭火器
(1)干粉灭火器,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___________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2)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_______、_______、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引起的失火;
(3)____________灭火器,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_______、_______等以及固体材料,如_______、_______等引起的失火。
19.小明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9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红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
(2)熄灭A处火焰,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_。
20.仓库突发大火时,消防人员紧急赶到现场。有的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主要是________;有的拆除周围仓库制造防火隔离带,其灭火原理又是__________。
2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包括事例_____(填序号)。
22.如图是关于探究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装置.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与甲图装置相比,乙图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3.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用燃烧三要素回答:曹军的木船是______;周瑜使用“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木船能燃烧还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在标准大气压下不是燃烧的条件;
故选B。
2.C
【详解】
A、燃烧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自身属性,不能降低着火点,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原理是:把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与燃烧产物污染空气无关;故选项错误;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将温度降低在着火点以下,同时隔绝空气(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灭火属于物理变化,不能分解灭火物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灭火三要素:1隔绝助燃物2降低温度3清除可燃物。
3.A
【详解】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块状固体要粉碎不是燃烧的条件;
故选A。
4.C
【详解】
由装置可知,白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不同的是两块白磷的温度,一块在热水中,一块在冷水中,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才能燃烧.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5.B
【详解】
A、档案室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这样能够腐蚀档案资料.故选项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
C、燃烧与物质是否含有碳元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项错误;
D、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必须有助燃剂参加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A
【详解】
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两者缺一燃烧都不能发生,因此,在扑灭石油着火时可采取隔绝空气使石油不能与氧气接触、降低周围温度使温度不能达到石油的着火点、或阻止石油的喷发而达到撤离可燃物而灭火等措施;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因此降低石油着火点的措施不可能实现。
故选A。
7.A
【详解】
A、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使油熄灭,故正确;
B、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故错误;
C、电器着火若用水扑灭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所以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错误;
D、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错误。
故选A。
8.C
【分析】
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详解】
香烟燃烧能够放出热量,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
故选C。
9.A
【分析】
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详解】
A、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是因为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火柴梗在下,导致燃烧的部分不能对未燃烧部分进行预热导致温度低于着火点而无法继续燃烧,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浓度一样大,与木柴头部朝上或朝下无关,故选项错误;
C、火柴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与火柴梗的位置无关,故选项错误;
D、火柴梗的着火点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改变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A、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清除可燃物,故A错误;
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B错误;
C、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的,故C正确;
D、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降低温度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故D错误。故选C。
11.D
【详解】
试题分析: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不能讲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故选D
考点:灭火的原理
12.A
【详解】
A、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能降低,错误;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以隔绝空气,正确;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正确;
D、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正确。
故选:A。
13.C
【分析】
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火上浇油增加易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详解】
A、清除可燃物,破坏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但不能解释成语“火上浇油”,错误;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促进燃烧,使燃烧更旺,但不能解释成语“火上浇油”,错误;
C、油属于可燃物,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正确;
D、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被降低,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会聚集到菜窖内,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会使人窒息死亡,故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所以正确。
B、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错误。
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刻用湿抹布扑盖能隔绝氧气或空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煤气有可燃性,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即可降低燃气的浓度,又能降温,使气体达不到着火点,防止造成爆炸,所以正确。
故选B。
15.可燃 氧气 发光 发热 氧化
【详解】
本题考查了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16.
(1)可燃性
(2) 氧气 空气
(3)最低温度
【解析】
(1)
物质燃烧需要物质具有可燃性;
(2)
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
17.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到着火点以下
【详解】
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我们只要使其中一个条件不成立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有: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到着火点以下。
18.油、气 图书 档案 水基型 汽油 柴油 木材 棉布
【详解】
本题考查了常用灭火器的使用范围。
(1)干粉灭火器,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2)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引起的失火;
(3)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 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 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点睛:解题关键是要熟记常见的灭火器适用范围。
19.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盖沙土
【详解】
(1)A处红磷燃烧,B处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除了与氧气接触外,还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熄灭的方法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因此熄灭的条件可以是盖上沙土,隔绝空气。
20.水可以使温度降低 清除可燃物
【详解】
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主要是水可以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目的;有的拆除周围仓库制造防火隔离带,其灭火原理又是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目的。
21.隔绝氧气 ②③④
【详解】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可以移走可燃物,可以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也可以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利用的是移走可燃物的原理;
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利用的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的原理;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可燃物与氧气隔绝的原理;
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利用的是可燃物与氧气隔绝的原理;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利用的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原理;
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利用的是移走可燃物的原理;
故可以使用移走可燃物的原理的是①⑥,隔绝氧气的是②③④。
22.
(1)4P+5O22P2O5
(2)减少污染(环保)
【分析】
(1)
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
(2)
乙装置中的白磷、红磷都密封在试管中,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能逸出,大大减少了污染。
故填:减少污染
【点睛】
装置中的白磷、红磷都密封在试管中,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能逸出。
23.可燃物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与空气接触
【详解】
曹军的木船是可燃物;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火箭能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木船能燃烧还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与空气接触。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