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永无止境……
原子
质子 中子
夸克
查得维克(Chadwick 英国物理学家 1932年)
发现了中子,并通过
实验,得出中子和质子的
质量几乎相同,但是它不带电。
疑问:
卢瑟福和他的学生们在实验中经常发现
原子的质量远远大于 质子和电子的质量?
一 、原子结构
氦(He)原子的原子构成 模型
一、原子结构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不是微粒)
电量/C
质子 1.602 x 10-19
中子 0
电子 1.602 x 10-19
质子、中子和电子带电荷情况
思考:1、核电荷数和哪种微粒有关?有何数量关系?
2、拿着一把钥匙会有触电感觉吗?以此说明原子内微粒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
1个单位负电荷
1个单位正电荷
由电性关系得:原子中: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为核电荷数
已知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 –26 Kg,
质量/kg 相对质量
质子 1 .673 x 10-27
中子 1.675 x 10-27
电子 9.109 x 10-31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相对质量
1.007
1.008
1/1 836
?
碳
原
子
模
型
图
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
加起来所得到的数值。完成P31 表1-8思考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有何关系?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间有何关系?
由质量关系得: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你由表格得到
什么结论?
当质子和中子的
相对质量取整数时,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多少?
微粒符号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核外电子数
Na 23
Na+ 23
S 32 16
S2- 32 16
16
16
16
18
12
11
11
12
10
11
二、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质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X
A
Z
—元素符号
思考:16O与O分别有何意义 完成31的第二题
8
A
Z
X
c+
-
-
+d
e
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A:
Z:
e:
c:
d:
质量数
质子数
原子个数
电荷数
化合价
1、是否所有原子都有中子
2、原子在反应中得失电子后还显电中性吗?离子所带电荷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有何关系?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电子数>质子数;
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1 H不含中子
1
粒子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Mg2+ 12
S2- 16
NH4+
OH-
Xn+
Ax
Ym-
Ay
12 10
x A-x x-n
16 18
y A-y y+m
11 10
9 10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或质量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同位素化性相同,物性不同。
6 C ,
13
6 C ,
12
6 C
14
8 O ,
16
8 O ,
17
8 O
18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1H ,
1
1H ,
2
1H
3
氕(pie),氘(dao),氚(chuan)
H
D
T
三、元素、核素与同位素
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出现在原子、离子或化合物中等)
(原子)
元素
元素2
核素5
元素1
核素1
核素2
核素3
核素4
核素…
同位素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决定原子种类的是什么?
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是什么关系?
元素有_______种;上述的粒子中有
几种核素________,其中互为同位素的
有_______________ ;
①1H ②12C ③16O ④2H
1
6
8
8
1
8
6
⑤17O ⑥3H ⑦18O ⑧14C
8 种
① ④ ⑥、 ② ⑧、 ③ ⑤ ⑦
3
⑨ 2H 2 ⑩ 16O 2-
1
1
8
2、关于H+、1H、 2H、3H五种微 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四种氢元素
B、是氢元素的四中同位素
C、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
D、它们的中子数均相同。
1
1
1
C
区别: 相对原子质量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已知自然界中存在35Cl和37Cl,它们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3:1,则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要考虑同位素
也等于质量数
解:
M(Cl)=35*3/4+37*1/4
=35.5
1、16O、17O、18O能组成几种氧气分子,
氧气的分子量有几种? 16O、17O、18O
分别与1H、2H、3H能组成几种水分子?
2、已知Cl2有70、72、74三种分子量,
请问Cl有几种同位素?
许多元素都有同位素, 目前发现和合成110余种元素,却有1800 余种核素。
几
个
实
例
1H
1
6C
12
1H
2
1H
3
92U
234
氢有三种同位素:
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材料
铀有三种同位素:
92U
235
92U
238
铀235 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燃料
碳有三种同位素:
6C
13
6C
14
作为相对原子量标准
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
同位素的应用:
6C
12
6C
14
知识的延伸
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弗里德曼 肯德尔 泰勒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
1967年三位科学家用此直线加速器进行实验最终证明了夸克的存在.
波利泽
维尔泽克
格罗斯
美国科学家发现夸克相互距离很近时,相互作用力很小,但当距离增大时相互作用力急剧增大.因此没有夸克可以从原子核中向外迁移,获得真正的自由.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吴岳良研究员认为,假如我们能够把自由夸克打开,就可以合理的利用夸克里面的强作用能,而那个能量比我们的核能可能还要大得多。
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13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有关13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6 B、电子数为13
C、中子数为6 D、质量数为6
6
6
A
3 、某微粒用 X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含的质子数=A-n
B 所含中子数=A-Z
C 所含电子数=Z-n
D 质量数=A+Z
B
A
Z
4、某二价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2,则其中子数为:
A、12 B、14 C、16 D、18
C原子核的组成 随堂练习
1、交流与讨论:
从原子结构看,稀有气体为何很稳定?
活泼金属如何达到稳定结构?活泼非金属如何达到稳定结构?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
离子所带电荷与得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吗?完成 课本p30
稳定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_________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显正价,且其化合价等于______________
2.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___________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显负价,且其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有何关系
——————————————
3.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
一、原子结构
由电性关系得:_____________由质量关系得:______________
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有何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是否所有原子都有中子
2、原子在反应中得失电子后还显电中性吗?离子所带电荷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有何关系?
三、元素、核素与同位素
元素有_______种;上述的粒子中有几种核素________,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_______ ;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已知自然界中存在35Cl和37Cl,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16
32
S2-
16
32
S
23
Na+
23
Na
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N)
质子数(Z)
质量数(A)
微粒符号
/
OH-
__/--
NH4+
16
S2-
12
Mg2+
电子数
中子数
质子数
粒子符号原子结构1 随堂练习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α粒子散射实验
1、大部分α粒子都可以穿过薄的金箔
2、极少数α粒子好象打在坚硬的东 西上,完 全反弹回来。
3、少数α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生了偏转。
结论:1原子是空心的,原子核只占原子极小的体积。
2、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
3、原子核带正电荷。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 、核外电子一般尽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
(即先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
2、第n层最多排——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次外层不能超过—— 。
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 ——。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写出原子序数为9、19、53、88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P29 交流与讨论:
从原子结构看,稀有气体为何很稳定?活泼金属如何达到稳定结构?
活泼非金属如何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离子所带电荷与得失电子数、化合
稳定结构:——————————————————
1.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显正价,且其化合价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2.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大于4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显负价,且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___________________
8
18
32
18
8
2
氡
Rn
87
8
8
18
8
2
氙
Xe
54
8
18
8
2
氪
Kr
36
8
8
2
氩
Ar
18
8
2
氖
Ne
10
2
氦
He
2
Q
P
O
N
M
L
K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共15张PPT)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
原子结构
化学家已经发现和创造了3500多万种
化学物质,哪么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
什么呢?请分析铜、NaCl、和水分别由
什么微粒构成?
原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词,但人类
对原子的认识和探索却经历了2500多年,
为什么人类早期对原子结构的探索会
如此艰难呢?根据课本P27-28思考各个时期
科学家眼里的原子是怎样的,每种模型
的优缺点有哪些?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原子学说
(道尔顿)
原子结构(葡萄干面包式)
(汤姆生)
带核原子结构
(卢瑟福)
原子核外的电子运动
(玻尔)
量子力学
(电子云)
量子力学:
电子云
电子云模型(1935年)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在一个确定的时刻不能精确测定电子的确切位置,但能指出电子在某区域中出现的机会多少。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电子层能量
低 高
K L M N O P Q
核电荷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K
L M N O
P Q
2 He 氦 2
10 Ne 氖 2 8
18 Ar 氩 2 8 8
36 Kr 氪 2 8 18 8
54 Xe 氙 2 8 18 8 8
87 Rn 氡 2 8 18 32 18 8
1 、核外电子一般尽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
(即先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
2、第n层最多排——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
次外层不能超过 。 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 。
2n2
8个(第一层2个)
18个
32个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Mg: S:
Mg2+ : S2-:
Ca
P29问题解决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从原子结构看,稀有气体为何很稳定?
活泼金属如何达到稳定结构?
活泼非金属如何达到稳定结构?
离子所带电荷与得失电子数、化合价之间有何关系?
p30
完成p30
稳定结构:
最外层达到8e-(k做最外层时达到2e-)
结论:
1.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2.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显正价,且其最高正化合价等于
3.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大于4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显负价,且其
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H、He除外)
想用粒子穿进原子
探究内部结构(质量、电性)
卢瑟福
(Rutherford 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
α粒子穿过金箔的散射实验
金箔示意图
体积很小相对质量为4的带正电粒子
α粒子散射实验
1、大部分α粒子都可以穿过薄的金
箔
2、极少数α粒子好象打在坚硬的东
西上,完 全反弹回来。
3、少数α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
生了偏转。
金箔示意图
卢瑟福(Rutherford 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
1、原子是空心的,原子核只占原子极小的体积。
2、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
3、原子核带正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