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5 09:5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学案学生版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 日期:_____
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十六国的由来。
2.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
3.通过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西晋的建立
1.建立:266年,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    为都,史称西晋。
2.统一:    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二)八王之乱
1.背景:   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
2.概况:晋惠帝时,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史称“    ”。
3.影响
(1)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    。
(2)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   不断内迁。
2.分布:分布:西北的   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蒙古草原上的    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族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规模:西晋时,    、    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4.民族政权: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   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    ”。
5.统一黄河流域: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二、学习过程
1、学习任务一:了解西晋的兴亡
2、学习任务二: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
学生阅读P86材料研读和问题思考,讨论: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
答:(1)晋武帝大封皇族,使封王掌握大量实权,造成了封王专权、中央统治不力的严重政治后果。 (2)皇族和豪贵昏庸贪婪,奢侈腐化,社会上层腐败,不顾民间疾苦,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 (3)“八王之乱”使得西晋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南迁,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重要原因。
学习任务三: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民族内迁
时间 内迁主要民族 内迁路线 原因 影响
东汉、魏、晋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 由西向东迁 由北向南迁 社会动乱 客观上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入迁入地区,并使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得到迅速传播,从而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对后世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任务四:了解十六国的由来、前秦任用苻坚的改革及影响。
检测演练
1.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西晋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西晋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2.公元266年,下列哪一个人物废掉曹魏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  )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昭 D.司马睿
3.导致西晋短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诸侯王的内乱,这场内乱是(  )
A.六国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九王之乱
4.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
5.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掉西晋的是(  )
A.回族 B.匈奴 C.蒙古 D.女真
6.东汉、魏、晋时期,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
A.藏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羯族
7.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  )
A.羌族 B.匈奴 C.氐族 D.羯族
8.西晋王朝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暂。下列关于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B.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C.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D.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9.东汉至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政权力量弱小,不能抵抗 B.少数民族原居住之地阶级矛盾尖锐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对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向往
10.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①匈奴族 ②蒙古族 ③羯族 ④氐族 ⑤羌族 ⑥鲜卑族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答案:1.C 2.B 3.C 4.D 5.B 6.A 7.C 8.B 9.D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