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案设计及课后观评
年 级 九年级 学科 语文 班级层次 实验班 教师
课 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课 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字词,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划分课文结构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重难点)
学科素养 通过文章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力和自豪感。
学习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探究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划分课文结构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学习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划分课文结构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易错易混 区别驳论文中的直接反驳、间接反驳
近五年中考命题特点趋势 议论文(驳论)知识的考察:文章结构、论证思路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基本流程 导入新课(1分钟)—出示目标(1分钟)—基础知识(8分钟)—整体感知(8分钟)—精读课文(20分钟)—作业布置(2分钟)
教学 内 容 具体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杂文最能体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一篇精彩杂文。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投放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字词,了解文章写作背景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划分课文结构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科素养:通过文章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力和自豪感。 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学习任务,并朗读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知能并重
基础知识 1、杂文: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特点:(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2)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3)冷嘲热讽、幽默风趣。(4)说理生动、议论生动。2、议论文知识立论——在论证过程中,通过论述逐渐确立自己观点的过程;驳论——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3、(1)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2)批驳对方的论据(3)批驳对方的论证4、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们这样做只能瓦解斗志,甘做亡国奴。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5、 学交流预习结果并补充笔记。 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突破重点)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划分文章结构,并找出敌方的错误观点和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第一部分 (1、2自然段):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3—5自然段) :通过驳论证的过程驳倒对方论点。
(直接反驳)
第三个部分:(6—8自然段)明确自己的观点,批驳对方的观点(间接反驳) 第四部分 (9自然段) :得出结论,指出要评价自信力的有无应看“中国的脊梁”,不应以偏概全。 在书上圈点勾画,在本子上写出来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突破难点)
精读课文质疑解难 1、在文章前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什么谬误论点?这论点以什么作论据?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2、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观点,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驳论证了。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突破难点)
作业布置 1、抄写字词积累。2、完成练习册P62-63 学生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部分 (1、2自然段):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3—5自然段) :通过驳论证的过程驳倒对方论点。
(直接反驳)
第三个部分:(6—8自然段)明确自己的观点,批驳对方的观点(间接反驳) 第四部分 (9自然段) :得出结论,指出要评价自信力的有无应看“中国的脊梁”,不应以偏概全。
2课 时 第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驳论文的论证结构,学习文章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难点)
能力目标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辛辣犀利、带讽刺性的语言。(重点)
学科素养 通过文章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力和自豪感。
学习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探究
学习重点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辛辣犀利、带讽刺性的语言。
学习难点 了解驳论文的论证结构,学习文章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易错易混 区别驳论文中的直接反驳、间接反驳
近五年中考命题特点趋势 议论文(驳论文)知识考察:论证方法、语言赏析
课后练习 完成练习册P64 课外文言文阅读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基本流程 新课导入(1分钟)—出示目标(1分)—整体感知(16分钟)—精读课文(20分钟)—归纳总结(1分钟)—作业布置(1分钟)
教学 内 容 具体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既然为插入反动派胸膛里的“匕首”、“投枪”,那么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呢?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投放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驳论文的论证结构,学习文章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能力目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辛辣犀利、带讽刺性的语言。学科素养:通过文章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力和自豪感。 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学习任务,并朗读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知能并重
整体感知 1、作者自己的论点是什么?提出哪些论据来加以论证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从古至今都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2、采用怎样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自古至今中国都有满怀自信力的人,证明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论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这是间接反驳)3、列举的四种人分别指什么样的人?请举出具体的人物。明确:“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4、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明确:这是比喻的说法。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来自下层,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经过论证,关于“自信力”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明确: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在书上圈点勾画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精读课文质疑解难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明确: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自我炫耀的样子;“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形象,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他信力”“自欺力”分别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明确:“他信力”指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自欺力”指求神拜佛,欺骗自己;用“自” 和 “他” 、 “信”和“欺”两组反义词造成,与“自信力”对照,运用仿词的修辞手法。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画得十分形象。本文语言特色(1)尖锐犀利,带嘲讽意味,富有战斗力。(2)巧妙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反复朗读内容,理解字词、语句的含义 品味鲁迅作品的语言特点(突破难点)
主题探究 本文义正辞严地批判了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的亡国论调,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走狗文人诬蔑中国人民失掉自信力的无耻谰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心。 学生总结主题 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课外文言文阅读 学生课后阅读作品 开拓学生视野
板书设计 中 ┏自夸“地大物博” ┓国 ┏敌论据 ┃ 只希望国联 ┃┓ 人 ┃ ┗ 一味求神拜佛 ┛┃ 以偏概全 失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掉 ┃直接反驳:┏失掉“他信力”自 ┃ ┗发展着“自欺力”信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力 ┃ ┗ 论据:从古到今 “中国的脊梁”了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