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讲 多种多样的生物
考点 常见题型 考点分值
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选择、填空 2~4分
2.显微镜的使用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3.生物的分类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4.动植物类群的特点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一、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 、有 、能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 。
二、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1.放大镜
放大镜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细胞则需用显微镜观察。
2.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其中 和 是显微镜的最重要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 → →放玻片→调焦距→ 。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 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 ,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当光线较暗时用 和 ,当光线较强时用 和 。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 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 ;高倍镜下视野 ,细胞数目少。
三、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1.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分类是依据生物 上的特征。
2.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 是:界、 、纲、 、科、 、种七个等级。其中 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小单位)。
3.分类的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数量越 ,生物之间的相同点越 ;分类的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数量越 ,生物之间的相同点越 。
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1.动物的分类
动物
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种类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呼吸器官 幼体:鳃成体:肺和皮肤 肺 肺 肺
体温 不恒定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生殖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胎生、哺乳
五、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
1.植物按是否有种子分为 植物和 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无种子植物包括 植物(紫菜、水绵等)、 植物(地钱、葫芦藓等)、 植物(芒萁、满江红等)。
2.植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一类植物是 植物。
3.植物与动物的区别是植物能进行 制造有机物,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有机物养活自己。
4.孢子植物用 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用 来繁殖后代。
5.植物五大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注:“√”代表有,“×”代表无。)
植物类群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藻类植物 × × × × × ×
苔藓植物 × √ √ × × ×
蕨类植物 √ √ √ × × ×
裸子植物 √ √ √ × × √
被子植物 √ √ √ √ √ √
六、细菌、真菌的主要特点
1.常见的微生物有 、 和 。其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没有细胞结构。
2.细菌是 生物,其结构有细胞壁、鞭毛,无核,属于 细胞。细菌按形态可分为 、 和 。
3.真菌分为 真菌(酵母菌)和 真菌(食用菌和霉菌)。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
4.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露置在 中容易滋生微生物。抑制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有:干藏法、冷藏法、真空包装法等。
知识点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例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不断更新完善,机器人的研发得以不断突破,“胜哥”在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看到机器人实现了解答观众的科学问题,并实现了帮人导航场馆等的功能。但我们不把它视为生物,这是因为它不具有---( )
A.来回自由行走 B.能与人正常交流 C.能排出代谢物 D.能对问题做出应答
◆变式训练
1.“胜哥”总对同学们说:“物质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科学往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发展将大有所为,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果不其然,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弓|起奶牛患病的特殊生物,这种生物比病毒还小,仅由多肽物组成,竟然没有遗传物核酸。虽然目前对这种生物还不清楚,但科学界一致认定这是一种新的生物类型,定名为朊病毒。那么判断依据是---( )
A.能使别的动物患病 B. 能够不断增殖 C. 含有蛋白质成分 D.结构特别简单
知识点2:显微镜的使用
例2: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操作: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结果:视野变暗。
B.操作:调节粗准焦螺旋。 结果:镜筒大幅度上升或下降。
C.操作: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 结果:物像被放大50倍。
D.操作: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结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少。
◆变式训练
1.“胜哥”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对于结构完整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这是由于---( )
A.物像受损 B.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C.反光镜未调好 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2.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对显微镜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那么,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B.观察时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C.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D.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知识点3:生物的分类
例3:我们现在将生物分为七大类,其实这种分类思维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如《本草纲目》 用“部”、“类” 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变式训练
1.地球上现有的动物约有125万种,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现有如下动物:①蜘蛛,②信鸽,③蚯蚓,④狗。“胜哥”把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①③;另一类餐具夹是②④。然后让同学们判断自己的分类依据是---( )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会飞
2. 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西瓜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由细胞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D.能利用种子繁殖
知识点4: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例4: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二歧分类法后准备实践一下,于是用检索表对水稻、地钱、肾蕨、松树和花生五种植物作了如图所示的分类,那么乙中除了水稻外,还有---( )
A. 地钱 B.肾蕨 C.松树 D.花生
◆变式训练
1. 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 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是---( )
2.如图分类检索表中,鸽子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如图所示,“胜哥”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将上述操作的右侧改为左侧滴入肉汁,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右侧培养液转移到左侧培养液。根据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 ( )
A.进行呼吸
B.进行运动
C.生长和繁殖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小科看到“胜哥”盆栽的几盆绿萝,都是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 )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3.如图甲,是“胜哥”在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科学视频《显微镜的使用》中调焦后所看到的物像。若要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像,“胜哥”接下来应该怎样做---(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C.换用较高倍数的目镜
D.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4.“胜哥”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物像。如要进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观察细胞甲,不必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5.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发微信感谢“胜哥”:“您的视频让我对显微镜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胜哥”为了验证效果发了如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让小科排序 ,则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6.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下列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是草履虫 B.乙是酵母菌
C.丙是大肠杆菌 D.丁是衣藻
7.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少 D.分类的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8.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猫和虎同属于猫科
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
C.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
D.猫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9. 小闹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二歧分类法后马上对一些动物进行分类,下列是她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属于爬行类的是---( )
选项 类型 主要特征
A 胎生四肢动物 有毛
B 卵生四肢动物 皮上有鳞
C 卵生二肢动物 有羽毛,能飞
D 卵生无肢动物 有鳞,水栖,用鳃呼吸
10.“胜哥”构建了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关系图(如图)。请小科分别指出甲、乙、丙依次代表哪一类,你能帮小科指点迷津吗?---( )
A.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11.小科用检索表对四种动物进行分类,请将图1中动物代号A~D与图2中①~④正确联系起来。
图1 图2
12.如图甲,是“胜哥”在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科学视频《显微镜的使用》中调焦后所看到的物像。若要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像,“胜哥”接下来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小科未完全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经老师推荐,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显微镜的相关视频,果然受益匪浅。请你观看视频《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操作步骤 ( https: / / mp.weixin. / s __biz=MzI2OTY2MDAyMQ==&mid=2247505549&idx=5&sn=c54b2cbaddc9003ab6b2eef2d7bfe7df&chksm=eade6c97dda9e5812d3c5f44bdd9c6d00a2731f452f242ef13ce3b5ee85c4f054155b8cce990&token=266637833&lang=zh_CN" \l "rd )》后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所成的像为上下、左右颠倒。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上左图),则其实际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2)在显微镜下要把如上右图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_______方向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写出两种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________。
(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正常,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010-衢州) 2010年5月,科学家将人造DNA植入到一个细菌中,几个小时内,人造DNA“取代”了原细菌中的DNA ,且该细菌还能不断繁殖。从此,世界首例完全由人造DNA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了, 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辛西娅” 属于多细胞生物 B.“辛西娅”能不断繁殖,属于生物
C. “辛西娅”的性状不是由基因控制的 D.此实验表明生物进化论是错误的
2. (2021衢州)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小科在视野中依次观察到如下图像,其中从视野丙到视野丁一定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 (2021.台州)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如图所示的显微镜,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上照明灯,这样方便观察者完成---( )
A.取镜 B.安放 C.对光 D.制片
4.(2021-丽水)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对癌症、 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某兴趣小组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气泡(如图) ,原因可能是---( )
A.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B.撕的表皮细胞太厚
C.没有用红墨水染色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5. (2021.台州)金鱼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能在水下开花。雄花成熟后,花药能上升到水面,并开裂散出花粉,花粉慢慢下沉到达水下雌花柱头上,受精后发育成果实。金鱼藻属于---( )
A.苔鲜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6.(2021.杭州)生物分类需要明确的分类依据,若按有无种子作为分类依据,下述植物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
A.一类是松树和水稻,另一类是苔藓和蕨类 B.一类是松树和蕨类,另一类是苔藓和西瓜
C.一类是西瓜和苔藓,另一类是海带和蕨类 D.一类是水稻和蕨类,另-类是海带和松树
7. (2021.金华)小灵猫全身皮毛,体温恒定,胎生。在今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小灵猫已被调整为一级保护动物。在动物分类中,小灵猫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8. (2021.绍兴)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9.(2021.衢州)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1)棉花是被子植物,小科利用以下二歧分类检索表对新疆棉花进行分类,它对应检索表中字母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棉的棉纱纤维长度比普通棉的长,这-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控制的。
10.(2020-湖州)小明观察了海带、睡莲、银杏和蕨四种植物,设计了右侧的检索表。
(1) 2a和2b的空格中应分别填上_____________。
(2)海带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选填“P”、“Q” 、“R”或“S”)。
(3)银杏是湖州市的市树。长兴小浦镇生长着许多树龄千年以上的银杏。银杏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__。
11. (2021.台州)台州沿海滩涂上有一种有趣的鱼一-弹涂鱼 ,如图。因其能在滩涂上跳跃,所以又叫“跳跳鱼”。它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比水中还长。
(1)分类学上把弹涂鱼归为鱼类,主要是因为它用__呼吸,用鳍运动。
(2)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很快就会缺氧室息面死。而弹涂鱼却能较长时间在滩涂上生活。弹涂鱼的下列结构特征能支持其在滩涂上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
A.胸鳍发达,能支撑起身体,帮助爬行和跳跃
B.鰓所在的鳃腔空间很大,能够储存水分和空气
C.皮肤极薄且布满血管,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12. (2021.金华)如图甲所示,①、②、③、④均为显微镜中具有调节功能的结构。图乙、丙、丁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部分物像。请你分析并回答:
(1)观察物像乙,小金观察到细胞严重重叠,分析原因后,针对原因,重新制作临时装片,其操作顺序为:①用镊子将洋葱鳞片表皮_____________;②盖上盖玻片; 3...
(2)小金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再观察临时装片时,为了将物像丙调为物像丁,则需要调节图甲显微镜中序号为_____________的结构。
13. (2021温州)通过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既可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也可以获得生物进化的证据。科学家在一个岛上发现了多具某种动物的化石,并通过研究化石发现这一动物具有脊柱、 眼、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等特征。从而推出该种动物的外形以及生活环境(如图)。这一发现又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证据。
(1)根据该动物化石的特征,科学家认为它是一 种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生物,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通过研究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来推测其亲缘关系。
例举生物的一种遗传物质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过渡类型生物的观点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是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过渡类型生物是不会发生变异的
B.爬行类到鸟类也存在过渡类型生物
C.不同过渡类型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D.过渡类型生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E.过渡类型生物个体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性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讲 多种多样的生物
考点 常见题型 考点分值
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选择、填空 2~4分
2.显微镜的使用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3.生物的分类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4.动植物类群的特点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一、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有无生命现象__。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__生长__、有__应激性__、能__繁殖__、__新陈代谢__。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__新陈代谢__。
二、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1.放大镜
放大镜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细胞则需用显微镜观察。
2.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其中 目镜 和 物镜 是显微镜的最重要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 安放 → 对光 →放玻片→调焦距→ 装片 。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 不能再用 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 倒像 ,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正好相反 。当光线较暗时用 大光圈 和 凹面镜 ,当光线较强时用 小光圈 和 平面镜 。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 目镜 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 多 ;高倍镜下视野 暗 ,细胞数目少。
三、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1.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分类是依据生物__形态结构__上的特征。
2.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 是: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七个等级。其中 种 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小单位)。
3.分类的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数量越__多__,生物之间的相同点越__少__;分类的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数量越__少__,生物之间的相同点越__多__。
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1.动物的分类
动物
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种类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呼吸器官 鳃 幼体:鳃成体:肺和皮肤 肺 肺 肺
体温 不恒定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恒定
生殖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胎生、哺乳
五、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
1.植物按是否有种子分为 孢子 植物和 种子 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无种子植物包括__藻类__植物(紫菜、水绵等)、__苔藓__植物(地钱、葫芦藓等)、__蕨类__植物(芒萁、满江红等)。
2.植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一类植物是__被子__植物。
3.植物与动物的区别是植物能进行 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有机物养活自己。
4.孢子植物用__孢子__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用__种子__来繁殖后代。
5.植物五大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注:“√”代表有,“×”代表无。)
植物类群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藻类植物 × × × × × ×
苔藓植物 × √ √ × × ×
蕨类植物 √ √ √ × × ×
裸子植物 √ √ √ × × √
被子植物 √ √ √ √ √ √
六、细菌、真菌的主要特点
1.常见的微生物有__细菌__、__真菌__和__病毒__。其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真菌__,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细菌__,__病毒__没有细胞结构。
2.细菌是__原核__生物,其结构有细胞壁、鞭毛,无核,属于__原核__细胞。细菌按形态可分为__球菌__、__杆菌__和__螺旋菌__。
3.真菌分为__单细胞__真菌(酵母菌)和__多细胞__真菌(食用菌和霉菌)。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
4.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露置在__空气__中容易滋生微生物。抑制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有:干藏法、冷藏法、真空包装法等。
知识点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例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不断更新完善,机器人的研发得以不断突破,“胜哥”在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看到机器人实现了解答观众的科学问题,并实现了帮人导航场馆等的功能。但我们不把它视为生物,这是因为它不具有---( )
A.来回自由行走 B.能与人正常交流 C.能排出代谢物 D.能对问题做出应答
解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从结构来看,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从生理功能看,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生长现象、应激性、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特征;从与环境的关系上来看,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机器人能来回自由行走、能与人正常交流、能对问题做出应答、起到了导游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排出代谢物,因此它并不是生物,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变式训练
1.“胜哥”总对同学们说:“物质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科学往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发展将大有所为,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果不其然,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弓|起奶牛患病的特殊生物,这种生物比病毒还小,仅由多肽物组成,竟然没有遗传物核酸。虽然目前对这种生物还不清楚,但科学界一致认定这是一种新的生物类型,定名为朊病毒。那么判断依据是---( )
A.能使别的动物患病 B. 能够不断增殖 C. 含有蛋白质成分 D.结构特别简单
解析:生物的主要特征: 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生长。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8.生物体能够吃东西。9.生物体可以呼吸。
根据分析,朊病毒是一种生物,判断依据是能够不断增殖。 故选:B 。
知识点2:显微镜的使用
例2: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操作: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结果:视野变暗。
B.操作:调节粗准焦螺旋。 结果:镜筒大幅度上升或下降。
C.操作: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 结果:物像被放大50倍。
D.操作: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结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少。
解析:A.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平面镜换成凹面镜,汇聚的光线增多,视野变亮,A错误;
B.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C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代入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0倍,B正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D正确。 答案:A
◆变式训练
1.“胜哥”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对于结构完整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这是由于---( )
A.物像受损 B.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C.反光镜未调好 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解析:对于结构完整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
故答案为:D 。
2.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对显微镜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那么,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B.观察时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C.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D.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解析: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A正确;
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B正确;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C错误;
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正确。 故答案为:A 。
知识点3:生物的分类
例3:我们现在将生物分为七大类,其实这种分类思维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如《本草纲目》 用“部”、“类” 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了动物分类中不同类别的之间的特点;全身被毛,胎生,是明显的哺乳动物具备的特征。 故答案为: D 。
◆变式训练
1.地球上现有的动物约有125万种,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现有如下动物:①蜘蛛,②信鸽,③蚯蚓,④狗。“胜哥”把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①③;另一类餐具夹是②④。然后让同学们判断自己的分类依据是---( )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会飞
解析: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蚯蚓、蜘蛛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狗、鲫鱼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故选: A 。
2. 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西瓜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由细胞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D.能利用种子繁殖
解析:蕨和西瓜都是植物,都由细胞构成。故A属于阴影部分,不符合题意。
蕨和西瓜都是绿色植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B属于阴影部分,不符合题意。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西瓜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故属于阴影部分,不符合题意。
蕨属于蕨类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无种子;西瓜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故D不属于阴影部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
知识点4: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例4: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二歧分类法后准备实践一下,于是用检索表对水稻、地钱、肾蕨、松树和花生五种植物作了如图所示的分类,那么乙中除了水稻外,还有---( )
A. 地钱 B.肾蕨 C.松树 D.花生
解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类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据分类索引结合题意可知,甲包括地钱、肾蕨;乙包括水稻和花生;丙代表松树.可见D正确。 故选: D 。
◆变式训练
1. 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 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是---( )
解析: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两栖类动物营水陆两栖生活,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辅助肺呼吸.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鸟类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爬行动物体表有细鳞,在陆地上产卵,体温不恒定.仔细分析题中的动物的特点,总
结它们所属的类群,- -般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A.鸭子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属于鸟类; 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水中产卵; B不符合题意;
C.蛇体表有细鳞,在陆地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 C符合题意;
D.鲤鱼用鳃呼吸,水中产卵。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2.如图分类检索表中,鸽子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由分类检索表可知:甲有种子,因此属于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乙无种子,因此属于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和蕨类);丙体温恒定,因此是鸟类和哺乳类;丁的体温不恒定,因此是变温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因此,鸽子是鸟类,其类别应该位于丙。故答案为:C 。
1.如图所示,“胜哥”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将上述操作的右侧改为左侧滴入肉汁,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右侧培养液转移到左侧培养液。根据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 ( )
A.进行呼吸
B.进行运动
C.生长和繁殖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解析: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
故答案为:D 。
2.小科看到“胜哥”盆栽的几盆绿萝,都是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 )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解析: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植物具有向光性,是花卉对光的刺激的反应,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
故答案为:C 。
3.如图甲,是“胜哥”在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科学视频《显微镜的使用》中调焦后所看到的物像。若要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像,“胜哥”接下来应该怎样做---(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C.换用较高倍数的目镜
D.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解析:由于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甲是“胜哥”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居于右上方,标本应位于视野的左下方,而移动物像实际上是通过移动标本实现的,所以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才能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象。
故答案为:B 。
4.“胜哥”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物像。如要进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观察细胞甲,不必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解析: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个数越少,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个数越多,视野越亮.如要进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观察白细胞甲,要由低倍物镜换成了高倍物镜,首先要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换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提高亮度,然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此过程中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故答案为:B 。
5.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发微信感谢“胜哥”:“您的视频让我对显微镜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胜哥”为了验证效果发了如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让小科排序 ,则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解析: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眼注视目镜,因此是对光。图①是放置玻片标本,应在对光之后。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应在刚观察时。图④的操作是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应在图②之后,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 故答案为:D 。
6.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下列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是草履虫 B.乙是酵母菌
C.丙是大肠杆菌 D.丁是衣藻
解析: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应是大肠杆菌,乙没有细胞壁,应是草履虫,丙没有叶绿体,应是酵母菌;丁有叶绿体,应是衣藻。 故答案为:D 。
7.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少 D.分类的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正确;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B正确,C错误;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分类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D正确。 故答案为:C 。
8.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猫和虎同属于猫科
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
C.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
D.猫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解析:有分类等级图知,猫和虎同属于猫科,A正确;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狼和犬同属,相似程度较大,B错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上图中目是最大的分类单位,C错误;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与犬同属于食肉目,有一定的亲缘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A 。
9. 小闹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二歧分类法后马上对一些动物进行分类,下列是她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属于爬行类的是---( )
选项 类型 主要特征
A 胎生四肢动物 有毛
B 卵生四肢动物 皮上有鳞
C 卵生二肢动物 有羽毛,能飞
D 卵生无肢动物 有鳞,水栖,用鳃呼吸
解析:胎生四肢动物,有毛,这是哺乳动物,A错误;卵生四肢动物,皮上有鳞,属于爬行类的特点,B正确;卵生二肢动物,有羽毛,能飞,是鸟类,C错误;卵生无肢动物,有鳞,水栖,用鳃呼吸,是鱼类,D错误。 故答案为:B 。
10.“胜哥”构建了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关系图(如图)。请小科分别指出甲、乙、丙依次代表哪一类,你能帮小科指点迷津吗?---( )
A.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解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是最低等的一个植物类群;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因此,分析上图可知:甲无根、茎、叶的分化,是藻类植物;乙有茎和叶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是苔藓植物;丙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所以是蕨类植物。
故答案为:D 。
11.小科用检索表对四种动物进行分类,请将图1中动物代号A~D与图2中①~④正确联系起来。
图1 图2
解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A属于鱼类,B属于节肢动物,C属于鸟类,D属于线形动物。
故答案为:A—①;B—③;C—②;D—④ 。
12.如图甲,是“胜哥”在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科学视频《显微镜的使用》中调焦后所看到的物像。若要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像,“胜哥”接下来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甲到乙物镜有两个变化,一是物像变大,二是物像到了中间,所以要两个操作。针对一我们要换用高倍镜;针对二由于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甲是“胜哥”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居于右上方,标本应位于视野的左下方,而移动物像实际上是通过移动标本实现的,所以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才能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象。 故答案为:换用高倍镜后再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13.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小科未完全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经老师推荐,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显微镜的相关视频,果然受益匪浅。请你观看视频《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操作步骤 ( https: / / mp.weixin. / s __biz=MzI2OTY2MDAyMQ==&mid=2247505549&idx=5&sn=c54b2cbaddc9003ab6b2eef2d7bfe7df&chksm=eade6c97dda9e5812d3c5f44bdd9c6d00a2731f452f242ef13ce3b5ee85c4f054155b8cce990&token=266637833&lang=zh_CN" \l "rd )》后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所成的像为上下、左右颠倒。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上左图),则其实际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2)在显微镜下要把如上右图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_______方向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写出两种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________。
(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正常,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显微镜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给一个字母或者文字,最好把这个字母或者文字写到纸上,旋转180度,也就是倒过来看,就可以了.字母b显微镜下看到的就是q;但是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不变,所以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1),则其实际流动方向应是逆时针。(2)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图2中的甲转为图乙,玻片标本应往左下方移动。(3)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光圈和反光镜,若光线强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反之用小光圈和平面镜。(4)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越大,反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越小。(5)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一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仪器正常且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切片厚薄不均匀。
故答案为:(1)逆时针方向 (2)右下 (3)将平面反光镜改为凹面反光镜或增大光圈
(4)少 (5)切片厚薄不均匀 。
1. (2010-衢州) 2010年5月,科学家将人造DNA植入到一个细菌中,几个小时内,人造DNA“取代”了原细菌中的DNA ,且该细菌还能不断繁殖。从此,世界首例完全由人造DNA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了, 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辛西娅” 属于多细胞生物 B.“辛西娅”能不断繁殖,属于生物
C. “辛西娅”的性状不是由基因控制的 D.此实验表明生物进化论是错误的
解析:
A.由题意可知,‘'辛西娅” 是单细胞生物, A选项错误;
B.由题意可知,“辛西娅” 是单细胞细菌并能不断繁殖,属于生物, B选项正确;
C.生物的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辛西娅” 是生物,性状也是要受基因控制, C选项错误;
D.此实验人类用科技制造了单细胞的细菌,是高科学技下的产物,并不能否定进化论,进化论是有许多证据支持的, D选项错误。 故选:B 。
2. (2021衢州)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小科在视野中依次观察到如下图像,其中从视野丙到视野丁一定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图中①是转换器、 ②是反光镜、③是粗准焦螺旋,④是细准焦螺旋。
丙到丁是视野变清晰的过程,即使用了④细准焦螺旋;
故答案为: D 。
3. (2021.台州)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如图所示的显微镜,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上照明灯,这样方便观察者完成---( )
A.取镜 B.安放 C.对光 D.制片
解析:显微镜是由- 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反光镜的功能是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进入物镜、目镜,最后进入人眼中,所以在将反光镜替换为照明灯,是为了方便对光。 故答案为:C 。
4.(2021-丽水)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对癌症、 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某兴趣小组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气泡(如图) ,原因可能是---( )
A.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B.撕的表皮细胞太厚
C.没有用红墨水染色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解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A.视野中出现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导致的;故A正确;
B.撕的表皮细胞太厚,会导致细胞重委;故B错误;
C.没有染色的结果是不易观察细胞结构;故C错误;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会导致视野很暗;故D错误; 故答案为: A 。
5. (2021.台州)金鱼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能在水下开花。雄花成熟后,花药能上升到水面,并开裂散出花粉,花粉慢慢下沉到达水下雌花柱头上,受精后发育成果实。金鱼藻属于---( )
A.苔鲜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解析: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金鱼藻能够开花、结果,其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 D。
6.(2021.杭州)生物分类需要明确的分类依据,若按有无种子作为分类依据,下述植物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
A.一类是松树和水稻,另一类是苔藓和蕨类 B.一类是松树和蕨类,另一类是苔藓和西瓜
C.一类是西瓜和苔藓,另一类是海带和蕨类 D.一类是水稻和蕨类,另-类是海带和松树
解析: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般把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松树、水稻、西瓜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是种子植物,苔藓、蕨类、藻类(海带)不结种子,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据此解答。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以及繁殖方式的不同,-般把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松树、水稻、西瓜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藻类、苔藓、蕨类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因此把松树和水稻、西瓜归为-类,把昔藓、蕨类、海带(藻类植物)归为另一类,分类依据是种子的有无。所以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
7. (2021.金华)小灵猫全身皮毛,体温恒定,胎生。在今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小灵猫已被调整为一级保护动物。在动物分类中,小灵猫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解析:哺乳动物体表面有毛,-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胎儿。小灵猫全身皮毛 ,俗称七间狸、乌脚狸、箭猫、笔猫, 属于灵猫科、小灵猫属。小炅猫多在晚上或清晨活动,天
则躲在树洞或石洞中休息,除了会吃老鼠、昆虫、青蛙鸟类外,偶尔也会吃水果。小灵猫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类动物。 故答案为: D 。
8. (2021.绍兴)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解析:由图可知,①是对光,②是降低镜筒,③是观察,④是放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对光,后放片,再调节镜筒,最后观察;故C正确。 故答案为: C。
9.(2021.衢州)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1)棉花是被子植物,小科利用以下二歧分类检索表对新疆棉花进行分类,它对应检索表中字母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棉的棉纱纤维长度比普通棉的长,这-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控制的。
解析:生物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采用二歧分类检索的方法所制成的表。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1)棉花是有种子且能够开花的植物,即P符合题意;
(2)生物的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 (1)P; (2)基因 。
10.(2020-湖州)小明观察了海带、睡莲、银杏和蕨四种植物,设计了右侧的检索表。
(1) 2a和2b的空格中应分别填上_____________。
(2)海带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选填“P”、“Q” 、“R”或“S”)。
(3)银杏是湖州市的市树。长兴小浦镇生长着许多树龄千年以上的银杏。银杏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__。
解析: 1.海带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睡莲是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银杳是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无花、无果实。蕨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无花、无果实无种子;
2.二歧式分类检索表把同- 类别的动植物,根据-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样,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3.根据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根部根尖的根毛区.
(1)根据四种植物的特点可知, 2a与2b都是有根的,睡莲、银杏、蕨符合要求。其中睡莲和银杏都是有种子的蕨是无种子的,可利用有无种子的特点将这三种植物分成两类。所以2a和2b的空格中应分别填上无种子、有种子;
(2)海带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所以具有无根特点的P应该就是海带;
(3)银杏是湖州市的市树。长兴小浦镇生长着许多树龄千年以上的银杏。银杏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故答案为: (1)无种子、有种子(2)P (3) 根毛区 。
11. (2021.台州)台州沿海滩涂上有一种有趣的鱼一-弹涂鱼 ,如图。因其能在滩涂上跳跃,所以又叫“跳跳鱼”。它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比水中还长。
(1)分类学上把弹涂鱼归为鱼类,主要是因为它用__呼吸,用鳍运动。
(2)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很快就会缺氧室息面死。而弹涂鱼却能较长时间在滩涂上生活。弹涂鱼的下列结构特征能支持其在滩涂上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
A.胸鳍发达,能支撑起身体,帮助爬行和跳跃
B.鰓所在的鳃腔空间很大,能够储存水分和空气
C.皮肤极薄且布满血管,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解析:生物机体通过自身适应环境变化以争取生存的特性。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进化的角度定义为“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现象”,生物体在构造上或功能上能产生变化适应环境。
(1) 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
(2)A.弹涂鱼胸鳍发达,能够让其在滩涂上跳跃和爬行,具备了大部分鱼类离开水无法运动的能力,是其能在滩涂上生活。故A符合题意。
B.鱼类离开水后无法呼吸,而弹涂鱼的鳃腔空间大,储存了大量的水和空气,能够让其在滩涂上满足正常的呼吸,让其在滩涂上生活成为可能。故B符合题意。
C.弹涂鱼能够通过皮肤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让其不会因为窒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鳃; (2) ABC 。
12. (2021.金华)如图甲所示,①、②、③、④均为显微镜中具有调节功能的结构。图乙、丙、丁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部分物像。请你分析并回答:
(1)观察物像乙,小金观察到细胞严重重叠,分析原因后,针对原因,重新制作临时装片,其操作顺序为:①用镊子将洋葱鳞片表皮_____________;②盖上盖玻片; 3...
(2)小金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再观察临时装片时,为了将物像丙调为物像丁,则需要调节图甲显微镜中序号为_____________的结构。
解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 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染: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如果表皮撕的太厚,或表皮在载玻片上未展平,就会观察到细胞有严重的重叠现象。小金观察到细胞严重重叠,分析原因后,针对原因,重新制作临时装片,其操作顺序为:①用镊子将洋葱鳞片表皮展平;②盖上盖玻片;③……
(2)在视野中已经找到物像,但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小丁再观察临时装片时,为了将物像丙调为物像丁,则需要调节图甲显微镜中序号为③细准焦螺旋的结构。
故答案为:(1)展平 (2)③
13. (2021温州)通过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既可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也可以获得生物进化的证据。科学家在一个岛上发现了多具某种动物的化石,并通过研究化石发现这一动物具有脊柱、 眼、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等特征。从而推出该种动物的外形以及生活环境(如图)。这一发现又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证据。
(1)根据该动物化石的特征,科学家认为它是一 种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生物,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通过研究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来推测其亲缘关系。
例举生物的一种遗传物质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过渡类型生物的观点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是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过渡类型生物是不会发生变异的
B.爬行类到鸟类也存在过渡类型生物
C.不同过渡类型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D.过渡类型生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E.过渡类型生物个体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性状
解析:进化,又称演化,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1) 科学家认为它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过度型生物,说民其具有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两种动物的特点,即有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
(2)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般为DNA或RNA ;
(3)A.达尔文进化论中认为生物都存在变异;故A错误;
B、生物都是从低等到高等进化,所以爬行类到鸟类进化过程中也存在过度型生物;故B正确;
C.从生物进化角度来看,生物进化过程中存在一个共同的祖先的;故C正确;
D.不同种类生物的出现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适者都被淘汰了;故D正确;
E.过度型生物是出现了不同的变异,然后通过环境的选择,适应环境的形状得以保留生存;故E错误;
故答案为: (1)有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 ( 2) DNA (或RNA) ; (3) BCD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