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7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单选题
1.(2020·定西)某人不慎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你推测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干细胞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疾病,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所以某人不慎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患肺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
2.(2019·定西)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因此经过肺循环,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动脉血。
故答案为:B
【分析】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图示如下:
3.(2019·兰州)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中流着静脉血
B.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B为肾小球,则A、C均为小动脉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A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C是肺静脉,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A符合题意;
B.若B表示小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减少,葡萄糖含量增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B不符合题意;
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连接上腔静脉的是右心房、连接肺动脉的是右心室,心房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C不符合题意;
D.若B为肾小球,A为入球小动脉、C为出球小动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毛细血管时发生物质交换,血液流经的器官不同,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分析成分变化时结合各器官的功能进行。
4.(2018·兰州)下表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相关内容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体循环 肺循环
A 血液由右心室流出 血液由左心室流出
B 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 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交换
D 血液流回右心房 血液流回左心房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A符合题意;
B.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交换,C不符合题意;
D.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终止于右心房;肺循环开始于右心室,终止于左心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动脉血)
5.(2017·兰州)人体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 )
A.左心室、右心房 B.左心室、左心房
C.右心室、右心房 D.右心房、左心室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人体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左心室、右心房.
故选:A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6.(2020·龙东模拟)小王同学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请你推测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不能吞噬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A不正确;
B、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B不正确;
C、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白细胞,C正确;
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7.W 小王同学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请你推测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不能吞噬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A不正确;
B、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B不正确;
C、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白细胞,C正确;
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8.(2019九上·徽县期末)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是因为红细胞( )
A.数量多 B.有细胞核
C.成圆饼状 D.富含血红蛋白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原因,分析时应从血红蛋白的特性进行分析。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故选D
【点评】学生在学习中应着重区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及血浆的作用,形态结构和异常时的情况,这是考试经常考查的内容.
9.(2020·武威模拟)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AB型是万能受血者,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且输的时候要慢而少,A不符合题意;
B、血液中红细胞最多,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大大增多,但不会超过红细胞的数量,不符合题意;
C、血液放入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所以C符合题意。
D、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病症
红细胞(RBC)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x×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低于正常值,贫血
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超过正常值,发炎
血小板(PLT)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2、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聚成团,堵塞毛细血管,阻碍血液循环,从而危及生命;但在紧急情况下,有些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少量异型血,具体情况如下: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型 A、O A、AB
B型 B、O B、AB
AB型 AB、A、B、O AB
O型 O AB、A、B、O
10.(2020·金昌模拟)下列细胞中,一定含Y染色体的是( )
A.男性肝脏细胞 B.女性成熟的红细胞
C.女性的卵细胞 D.男性的精子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男性肝细胞属于体细胞,肝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男性的肝细胞一定含有Y染色体,故A符合题意。
B.女性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产生1种含X卵细胞的染色体,卵细胞内一定不含有Y染色体,故C不符合题意。
D.男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是XY,男性的精子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或Y,精子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11.(2019·民勤模拟)贫血可以多吃:( )
A.含铁质、钙质丰富的食物 B.含铁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含钙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含碘、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当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贫血患者多吃含铁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故答案为:B
【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钙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牛奶、蛋、豆类等
铁 贫血 豆类、黑木耳等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海带、紫菜、碘盐
12.(2018·庄浪模拟)下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能正确表示体循环途径的是( )
血液循环示意图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观图可知: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⑩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④左心室→⑩主动脉→⑨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⑧上、下腔静脉→①右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13.(2017·平凉模拟)下面关于动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心脏发出的血管 B.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的血管
C.能够进行收缩的血管 D.流动脉血的血管
【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结构、功能,首先必须明确人体内有哪些血管
14.(2015·山丹模拟)如图是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C.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D.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C是肺静脉,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左心房,A不正确.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而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不正确;
C、若b为肾小球,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只发生了过滤作用,没有发生气体交换作用,因此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C不正确;
D、若a为入球小动脉,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形成原尿,D正确.
故选:D.
【分析】(1)血液流动的方向: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静脉.图中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断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2)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5.(2020·定西)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增加植被覆盖率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用碱性物质中和酸雨 D.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
【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
故答案为:D。
【分析】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煤和石油燃烧以及金属冶炼等过程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一系列的气相或液相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溶于雨雪,形成的降水。
16.(2020·兰州)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人类活动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①绿化造林;②围湖造田;③滥捕野生动物;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⑤随意排放工业污水;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
A.①②⑥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①④⑥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①绿化造林,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②围湖造田会使许多生物失去家园,不利于生物圈的保护;③滥捕野生动物不利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属于保护措施;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会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物圈;⑤随意排放工业污水会污染水域环境,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不属于保护生物圈;⑥贺卡和一次性木筷的使用要耗费大量的木材,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17.(2018九下·靖远模拟)“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当中_________气体的含量增加所致. (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甲烷
【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二、填空题
18.(2018·兰州)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的蛋白,容易与 气结合和分离。
【答案】铁;氧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分析】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当它与氧气结合后,血液的颜色呈现鲜红色。它在成年男子体内的含量是120~160克/升,成年女子体内的含量是110~150克/升。如果血红蛋白的数量过低,同样也会引起贫血,一般贫血的人可以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19.(2018·凉州)人的三种血细胞中,能够吞噬病菌的是 。
【答案】白细胞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主要具有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故答案为:白细胞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0.(2020·徽县模拟)人体血液中,形态最大和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分别是 和 。
【答案】白细胞;红细胞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多;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
【分析】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体积最大,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作用。
21.(2019·民勤模拟)血液循环中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途径是 。
【答案】肺循环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血液循环中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途径是肺循环。
故答案为:肺循环
【分析】体循环途径: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动脉血→静脉血.
发生变化的部位:全身毛细血管处.
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肺循环途径:血液从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血液成分的变化:由静脉血→动脉血.
发生变化的部位:肺泡外毛细血管处.
22.(2015·山丹模拟)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 的场所.
【答案】物质交换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进行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物质交换
【分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进行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三、综合题
23.(2017·庆阳)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的部分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主动脉与心脏的 相连.
(2)血液中的氧气进人肝细胞,其作用是 (填“分解”或“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3)肝脏可以把氨转变为尿素,尿素主要通过 系统排出体外.
(4)胃能够分泌胃液,可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某种营养物质,该种物质是 .
(5)食物进入小肠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被小肠内表面的 (填结构名称)吸收.
【答案】(1)左心室
(2)分解
(3)泌尿
(4)蛋白质
(5)小肠绒毛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解:(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器官→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可见主动脉与心脏的左心室相连.(2)肝动脉所输送的氧气进入肝细胞是通过气体的扩散所用实现的.氧气在肝细胞中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肝脏具有解毒功能,可以把氨转变为尿素.排出尿素的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4)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含有胃腺分泌的消化液胃液含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5)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故答案为:(1)左心室;(2)分解;(3)泌尿;(4)蛋白质;(5)小肠绒毛.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肝脏的作用、心脏的结构以及血压等有关知识点.
24.(2020·临洮模拟)下图为人体血液部分循环模式图,[1]—[4]代表心脏的四个腔,[5]—[8]代表相关血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的四个腔中脏壁最厚的是 。在心脏四个腔的[1]与[2]、[3]、[4]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保证血液在心脏只能从“心房→ →动脉”流动。
(2)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中完整表示出的是肺循环,血液在该循环中由[2]右心室起始,最终流入[4] 。
(3)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 时,血液中的 将会增加,血液为 血。
(4)图示的结构[1]—[8]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有 (填图中序号)。
【答案】(1)3左心室;瓣膜(房室瓣);心室
(2)左心房
(3)毛细血管;氧气;动脉
(4)3、4、6、7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3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2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3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3左心室的壁比2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3左心室;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图示中,1与2之间和3与4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血液由3左心室进入7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8上、下腔静脉,流回到1右心房。肺循环:血液经2右心室压入5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6肺静脉流回4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因为在此图中只有肺部毛细血管,所以完整的展示了肺循环。(3)2右心室能将血液泵入肺中,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肺泡和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使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再由毛细血管汇入6肺静脉,进入到4左心房中;(4)心脏有四个腔: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室、4左心房,其中4左心房连通6肺静脉,1右心房连通8上下腔静脉,3左心室连通7主动脉,2右心室连通5肺动脉。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流的是静脉血;因为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流回心脏的左心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开始体循环,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经体循环流回心脏的右心房。与各腔相连的血管与其所流血液的性质一致。因此流静脉血的是1右心房、2右心室、5肺动脉、8上下腔静脉,流动脉血的是3左心室、4左心房、7主动脉、6肺静脉。
【分析】(1)人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血泵.(2)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3)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5.(2018·陇南模拟)人体细胞的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的获得与人体的整体生理活动息息相关,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系统和器官,每一个细胞能量的获得都离不开它们的生理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人体内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是 ,在食物中,它们要经过消化后在图一的[ ] 中被吸收,随着血液循环会首先通过图三中的[ ] ([]填字母)进入心脏.
(2)能量的获得还需要氧气的参与,图二为肺泡以及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此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A流向B后,发生的变化是 ,氧气分子由图三中的[ ] 流出心脏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子到达组织细胞内后,在 中被利用释放能量,
(3)伴随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同时产生尿素等废物,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图四的 过程和 过程,其中尿素最先离开血液是从图四的[ ] 处离开的.
【答案】(1)糖类;4;小肠;c;下腔静脉
(2)收缩;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主动脉;线粒体
(3)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2;肾小球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糖类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
(2)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气体进入肺,此时膈肌收缩.气体进入肺,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当血液流经肺后,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然后流入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流出心脏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子到达组织细胞内后,在线粒体中被利用释放能量.
(3)尿是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的,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中尿素最先离开血液是从图四的2肾小球处离开.
故答案为:(1)糖类;[4]小肠;[c]下腔静脉;(2)收缩;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主动脉; 线粒体;(3)过滤; 重吸收;[2]肾小球.
【分析】分析题图,图一结构名称:1肝脏,2胃,3胰腺,4小肠;图三结构名称:a是肺动脉,b是主动脉,c下腔静脉,d是肺静脉.图四结构名称:1肾小囊,2肾小球,3入球小动脉,5肾小管,6肾静脉.
1 / 1甘肃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7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单选题
1.(2020·定西)某人不慎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你推测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干细胞
2.(2019·定西)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3.(2019·兰州)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中流着静脉血
B.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B为肾小球,则A、C均为小动脉
4.(2018·兰州)下表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相关内容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体循环 肺循环
A 血液由右心室流出 血液由左心室流出
B 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 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交换
D 血液流回右心房 血液流回左心房
A.A B.B C.C D.D
5.(2017·兰州)人体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 )
A.左心室、右心房 B.左心室、左心房
C.右心室、右心房 D.右心房、左心室
6.(2020·龙东模拟)小王同学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请你推测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7.W 小王同学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请你推测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8.(2019九上·徽县期末)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是因为红细胞( )
A.数量多 B.有细胞核
C.成圆饼状 D.富含血红蛋白
9.(2020·武威模拟)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10.(2020·金昌模拟)下列细胞中,一定含Y染色体的是( )
A.男性肝脏细胞 B.女性成熟的红细胞
C.女性的卵细胞 D.男性的精子
11.(2019·民勤模拟)贫血可以多吃:( )
A.含铁质、钙质丰富的食物 B.含铁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含钙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含碘、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2.(2018·庄浪模拟)下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能正确表示体循环途径的是( )
血液循环示意图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13.(2017·平凉模拟)下面关于动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心脏发出的血管 B.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的血管
C.能够进行收缩的血管 D.流动脉血的血管
14.(2015·山丹模拟)如图是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C.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D.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
15.(2020·定西)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增加植被覆盖率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用碱性物质中和酸雨 D.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
16.(2020·兰州)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人类活动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①绿化造林;②围湖造田;③滥捕野生动物;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⑤随意排放工业污水;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
A.①②⑥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①④⑥
17.(2018九下·靖远模拟)“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当中_________气体的含量增加所致. (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甲烷
二、填空题
18.(2018·兰州)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的蛋白,容易与 气结合和分离。
19.(2018·凉州)人的三种血细胞中,能够吞噬病菌的是 。
20.(2020·徽县模拟)人体血液中,形态最大和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分别是 和 。
21.(2019·民勤模拟)血液循环中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途径是 。
22.(2015·山丹模拟)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 的场所.
三、综合题
23.(2017·庆阳)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的部分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主动脉与心脏的 相连.
(2)血液中的氧气进人肝细胞,其作用是 (填“分解”或“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3)肝脏可以把氨转变为尿素,尿素主要通过 系统排出体外.
(4)胃能够分泌胃液,可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某种营养物质,该种物质是 .
(5)食物进入小肠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被小肠内表面的 (填结构名称)吸收.
24.(2020·临洮模拟)下图为人体血液部分循环模式图,[1]—[4]代表心脏的四个腔,[5]—[8]代表相关血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的四个腔中脏壁最厚的是 。在心脏四个腔的[1]与[2]、[3]、[4]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保证血液在心脏只能从“心房→ →动脉”流动。
(2)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中完整表示出的是肺循环,血液在该循环中由[2]右心室起始,最终流入[4] 。
(3)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 时,血液中的 将会增加,血液为 血。
(4)图示的结构[1]—[8]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有 (填图中序号)。
25.(2018·陇南模拟)人体细胞的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的获得与人体的整体生理活动息息相关,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系统和器官,每一个细胞能量的获得都离不开它们的生理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人体内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是 ,在食物中,它们要经过消化后在图一的[ ] 中被吸收,随着血液循环会首先通过图三中的[ ] ([]填字母)进入心脏.
(2)能量的获得还需要氧气的参与,图二为肺泡以及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此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A流向B后,发生的变化是 ,氧气分子由图三中的[ ] 流出心脏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子到达组织细胞内后,在 中被利用释放能量,
(3)伴随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同时产生尿素等废物,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图四的 过程和 过程,其中尿素最先离开血液是从图四的[ ] 处离开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疾病,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所以某人不慎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患肺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
2.【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因此经过肺循环,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动脉血。
故答案为:B
【分析】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图示如下:
3.【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A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C是肺静脉,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A符合题意;
B.若B表示小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减少,葡萄糖含量增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B不符合题意;
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连接上腔静脉的是右心房、连接肺动脉的是右心室,心房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C不符合题意;
D.若B为肾小球,A为入球小动脉、C为出球小动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毛细血管时发生物质交换,血液流经的器官不同,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分析成分变化时结合各器官的功能进行。
4.【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A符合题意;
B.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交换,C不符合题意;
D.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终止于右心房;肺循环开始于右心室,终止于左心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动脉血)
5.【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人体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左心室、右心房.
故选:A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6.【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不能吞噬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A不正确;
B、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B不正确;
C、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白细胞,C正确;
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7.【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不能吞噬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A不正确;
B、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B不正确;
C、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白细胞,C正确;
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8.【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原因,分析时应从血红蛋白的特性进行分析。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故选D
【点评】学生在学习中应着重区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及血浆的作用,形态结构和异常时的情况,这是考试经常考查的内容.
9.【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AB型是万能受血者,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且输的时候要慢而少,A不符合题意;
B、血液中红细胞最多,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大大增多,但不会超过红细胞的数量,不符合题意;
C、血液放入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所以C符合题意。
D、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病症
红细胞(RBC)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x×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低于正常值,贫血
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超过正常值,发炎
血小板(PLT)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2、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聚成团,堵塞毛细血管,阻碍血液循环,从而危及生命;但在紧急情况下,有些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少量异型血,具体情况如下: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型 A、O A、AB
B型 B、O B、AB
AB型 AB、A、B、O AB
O型 O AB、A、B、O
10.【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男性肝细胞属于体细胞,肝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男性的肝细胞一定含有Y染色体,故A符合题意。
B.女性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产生1种含X卵细胞的染色体,卵细胞内一定不含有Y染色体,故C不符合题意。
D.男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是XY,男性的精子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或Y,精子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11.【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当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贫血患者多吃含铁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故答案为:B
【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钙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牛奶、蛋、豆类等
铁 贫血 豆类、黑木耳等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海带、紫菜、碘盐
12.【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观图可知: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⑩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④左心室→⑩主动脉→⑨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⑧上、下腔静脉→①右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13.【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结构、功能,首先必须明确人体内有哪些血管
14.【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C是肺静脉,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左心房,A不正确.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而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不正确;
C、若b为肾小球,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只发生了过滤作用,没有发生气体交换作用,因此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C不正确;
D、若a为入球小动脉,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形成原尿,D正确.
故选:D.
【分析】(1)血液流动的方向: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静脉.图中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断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2)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5.【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
故答案为:D。
【分析】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煤和石油燃烧以及金属冶炼等过程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一系列的气相或液相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溶于雨雪,形成的降水。
16.【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①绿化造林,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②围湖造田会使许多生物失去家园,不利于生物圈的保护;③滥捕野生动物不利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属于保护措施;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会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物圈;⑤随意排放工业污水会污染水域环境,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不属于保护生物圈;⑥贺卡和一次性木筷的使用要耗费大量的木材,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17.【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18.【答案】铁;氧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分析】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当它与氧气结合后,血液的颜色呈现鲜红色。它在成年男子体内的含量是120~160克/升,成年女子体内的含量是110~150克/升。如果血红蛋白的数量过低,同样也会引起贫血,一般贫血的人可以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19.【答案】白细胞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主要具有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故答案为:白细胞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0.【答案】白细胞;红细胞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多;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
【分析】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体积最大,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作用。
21.【答案】肺循环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血液循环中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途径是肺循环。
故答案为:肺循环
【分析】体循环途径: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动脉血→静脉血.
发生变化的部位:全身毛细血管处.
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肺循环途径:血液从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血液成分的变化:由静脉血→动脉血.
发生变化的部位:肺泡外毛细血管处.
22.【答案】物质交换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进行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物质交换
【分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进行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23.【答案】(1)左心室
(2)分解
(3)泌尿
(4)蛋白质
(5)小肠绒毛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解:(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器官→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可见主动脉与心脏的左心室相连.(2)肝动脉所输送的氧气进入肝细胞是通过气体的扩散所用实现的.氧气在肝细胞中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肝脏具有解毒功能,可以把氨转变为尿素.排出尿素的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4)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含有胃腺分泌的消化液胃液含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5)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故答案为:(1)左心室;(2)分解;(3)泌尿;(4)蛋白质;(5)小肠绒毛.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肝脏的作用、心脏的结构以及血压等有关知识点.
24.【答案】(1)3左心室;瓣膜(房室瓣);心室
(2)左心房
(3)毛细血管;氧气;动脉
(4)3、4、6、7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3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2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3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3左心室的壁比2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3左心室;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图示中,1与2之间和3与4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血液由3左心室进入7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8上、下腔静脉,流回到1右心房。肺循环:血液经2右心室压入5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6肺静脉流回4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因为在此图中只有肺部毛细血管,所以完整的展示了肺循环。(3)2右心室能将血液泵入肺中,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肺泡和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使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再由毛细血管汇入6肺静脉,进入到4左心房中;(4)心脏有四个腔: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室、4左心房,其中4左心房连通6肺静脉,1右心房连通8上下腔静脉,3左心室连通7主动脉,2右心室连通5肺动脉。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流的是静脉血;因为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流回心脏的左心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开始体循环,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经体循环流回心脏的右心房。与各腔相连的血管与其所流血液的性质一致。因此流静脉血的是1右心房、2右心室、5肺动脉、8上下腔静脉,流动脉血的是3左心室、4左心房、7主动脉、6肺静脉。
【分析】(1)人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血泵.(2)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3)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5.【答案】(1)糖类;4;小肠;c;下腔静脉
(2)收缩;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主动脉;线粒体
(3)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2;肾小球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糖类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
(2)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气体进入肺,此时膈肌收缩.气体进入肺,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当血液流经肺后,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然后流入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流出心脏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子到达组织细胞内后,在线粒体中被利用释放能量.
(3)尿是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的,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中尿素最先离开血液是从图四的2肾小球处离开.
故答案为:(1)糖类;[4]小肠;[c]下腔静脉;(2)收缩;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主动脉; 线粒体;(3)过滤; 重吸收;[2]肾小球.
【分析】分析题图,图一结构名称:1肝脏,2胃,3胰腺,4小肠;图三结构名称:a是肺动脉,b是主动脉,c下腔静脉,d是肺静脉.图四结构名称:1肾小囊,2肾小球,3入球小动脉,5肾小管,6肾静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