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

文档属性

名称 梅花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21 19:39:00

文档简介

《梅花魂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小学语文
2年级:五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第六课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②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2、内容分析: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本文意在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3、学情分析:
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习,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4、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我打破阅读教学中按文章段落展开教学的传统方式,通过抓文眼,紧扣课题,从“魂”字入手,进入课文第13自然段重点段的学习,直奔主题,通过让学生找词语谈感想、读古诗词、说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引导学生层层感悟梅花魂的含义。再顺势引入到外祖父爱梅花图的学习中,巧妙地发挥歌曲在课堂教学中的渲染作用,把课堂推向高潮。最后感悟外祖父的三次“哭”,从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和一颗爱国之心。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
?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3分钟)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梅花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梅花魂的魂有了怎样的理解和体会呢?请说一说。
3、请同学们用心地默读全文,用笔画出最能体现出梅花魂的句子。
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的几件事。
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默读课文,用笔画出句子。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能力。
?
?二、抓住主线,赞梅花
(15分钟)
1、学生交流找出的句子。课件出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
2、指名读。齐读。从这段话中你能感受到梅花魂指的什么?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吗?
3、历代文人学士都喜欢以梅花内容,歌咏梅花,写出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句。如王安石笔下的梅花冒雪独自开放。学生读诗句。
陈毅笔下的梅花永不屈服。学生读诗句
我们的眼中,学生读诗句。
在这些诗歌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梅花的品格和骨气。
4、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吗?
5、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具有铮铮铁骨,刚强不屈的有气节的中国人。 课件出示一组人物配诗文的画面。   师:这是西汉时期的苏武:
宋朝大臣文天祥在被囚禁的四年中更是写下了这样的千古名句: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说:
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在解放前夕:
6、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有多少有气节的人,他们的品格令人敬仰。这也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这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英魂。在外祖父的心中:
在外祖父的心中,中国人就跟梅花一样:在外祖父的心中,希望我: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齐读句子。
学生交流感受,说出词语:坚贞不屈、不肯低头折节等。
学生读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学生读诗句: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学生读句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读:受尽屈辱十九年,爱国之心永不变。
学生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学生读: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学生读: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所谓的“救济面”。
学生读:梅花愈寒冷,愈风欺雪压而开得愈精神。
学生读:坚强不屈,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学生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
?
抓文眼,直奔文章主题,紧扣“魂”字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拓展学生知识面,在诗句中感悟梅花顽强不屈的品格。
步步深入,从梅花的品格引申到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感悟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百折不饶的精神。
在逐层朗读中,感受外祖父所要表达的情感,希望我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国人。
?
?三、品读升华,悟梅花
(18分钟)
过渡:看来,梅花在外祖父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是神圣的,它也不只是花,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1、同学们,你从哪里感受到外祖父爱梅花?先找句子。
2、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
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3、再找词语 ,哪些词语能体现外祖父爱梅花呢?
指导朗读
4、外祖父如此地珍爱梅花,却在我临走时,送给了我他珍爱的墨梅图和一块梅花手绢,这赠送的仅仅是一副墨梅图,一块手绢吗? 我带走的是什么?板书 :民族情 中国心 我带走的还是一颗眷念祖国的心,对中华民族永不改变的情感,虽然身在异乡,历经磨难,历经坎坷,血液里流淌的、沸腾的依然是中国心,这也是多少海外华侨永不改变的中国心。播放音乐《中国心》,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5、梅花就是中国的象征,正是因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所以,在外祖父的心中:
6、哪些句子还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深深眷恋祖国的情感?
①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②说说外祖父每次哭的原因和你的感受。
③指导朗读。
?
学生自由读文,找出外祖父爱梅花的句子。
学生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学生抓住唯独、分外、碰也碰不得、训斥、轻轻、慢慢等词语体会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的珍爱。
学生展示朗读。
学生合着音乐一起唱歌《我的中国心》。
学生读第13自然段。
学生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外祖父每次哭的原因和自己的感受,并展示朗读,评议。
?
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从句子入手,再到词语的感悟理解,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注重朗读训练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简练的过渡语概括文章中心,并通过音乐渲染,感受海外华侨那颗爱国之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为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读中感受外祖父的三次哭所蕴含的情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对祖国的思念。
四、拓读深化,学梅花
(3分钟)
1、师过渡:我带着墨梅图和梅花手绢,带着对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回到了祖国。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
2、师过渡: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
3、师过渡:让我们一起牢记外祖父的话。
4、师过渡: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让我们牢记外祖父的教诲,
5、师过渡:让我们大声、自豪地告诫自己。
学生读:这不只是泪,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学生读: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学生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学生读: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国人!
学生读:做一个顶天立地、坚强不屈的中国人!
……
在反复的朗读中提炼文章主旨,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明白外祖父话中的含义及对“我”的期望,加深文章主旨对学生的影响力,让学生深切体会这种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五、课后作业
(1分钟)
布置作业:
小练笔:给外祖父写一封信,告诉外祖父祖国的变化告诉外祖父祖国的变化或外祖父话语对我的影响。
思考小练笔的要求和内容。
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感受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对我的影响,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抓文眼 重悟读 突中心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课文以梅花为线索,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一起在国外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外祖父的怀念和外祖父思念祖国,眷恋祖国的爱国之心,赤子之情。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特色:
一、精于设计,直奔主题。
在教学中我打破阅读教学中按文章段落展开教学的传统方式,通过抓文眼,紧扣课题,从“魂”字入手,上课开始,我就让学生在默读全文时找出最能体现梅花魂的句子,以进入课文第13自然段重点段的学习,这一自然段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话,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既是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这样直奔主题,通过让学生找词语谈感想、读古诗词、说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引导学生层层感悟梅花魂的含义。在引导学生领悟梅花魂的含义后进入了外祖父爱梅花图的学习中,巧妙地发挥歌曲在课堂教学中的渲染作用,把课堂推向高潮。
二、重于朗读,感悟体会。
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阅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读懂文本、获取书面知识,更要尊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感悟,与作者情感共鸣。由此,我深入文本,努力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我感悟。通过找句子和重点词语的方法,让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受到一次又一次独特的人文关怀,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这种人文关怀,将成为孩子们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一次高尚的精神洗礼、一次深刻的情感升,从而受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精于语言,突显中心。
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为了让孩子走进文中情感的世界,我精心设计了各个环节的过渡语,重整教材,串词讲究,用充满激情、简练的语言引导学生读文,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学生激情四溢,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中心。
本课的教学虽然呈现了不少亮点,但也存在许多不知之处:
一、应重视教师范读的重要性,在引导学生朗读外祖父的三次落泪时,情感的投入还没有淋漓尽致,外祖父那种思念祖国的情感应该是在三次哭中一步步加深的,在读中还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二、在朗读教学中,后两部分的教学方法有些雷同了,感悟的方法还可更加多样化。
三、还应学会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会在这种缺憾中继续完善自己的教学,努力创新和进步。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
课件

课件23张PPT。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陆游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受尽屈辱十九年爱国之心永不变 苏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江 姐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 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所谓的“救济面” 。朱自清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它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心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这不只是泪,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国人! 做一个顶天立地、坚强不屈的中国人!
1、小练笔:给外祖父写一封信,告诉外祖父祖国的变化。
2、积累运用:摘抄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