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刷题训练1:分子热运动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玻璃板受到浮力
B.变大,玻璃板与水之间有分子引力
C.变大,玻璃板受到重力
D.变小,玻璃板受到大气压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塑料尺子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D.塑料尺子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水中放糖后变甜
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
C.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相互渗透
D.量筒中分别注入硫酸铜溶液和清水,静放几天后,界面模糊不清
4.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几个分子组成的
B.冬天大雪纷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C.宇宙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
D.汤姆生发现了质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
5.百灵鸟是散居型蝗虫的天敌但蝗灾爆发时,聚集型蝗虫会大量分泌苯乙腈,其刺激性气味使百灵鸟放弃捕食,百灵鸟闻到苯乙睛的气味是因为( )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6.《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新化的腊肉、猪血丸等食材广受娄底人青睐,其中“三合汤“更是以麻、辣、嫩、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B.切腊肉前,需把刀磨快,是为了增加压力
C.制好的猪血丸,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
D.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三合汤”的山胡椒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时才运动
7.“N95”型口罩(如图所示)对直径为0.075 μm±0.020μ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
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8.在“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用极薄的金箔贴饰的精美“金器”——黄金面具,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
B.人们也可以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
C.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
D.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斥力
9.物理学中常常通过可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下列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D.谱线“红移”推测出星系在离我们而去
二、填空题
10.炒菜时香味四溢,这是__________现象,锅里菜的内能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放在热菜中的盐比凉菜中的盐化得快,这说明________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气温突然__________。
12.将油滴入锅内,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而使油滴聚成球形。同时可以闻到淡淡的油香味,说明分子在_________,随着加热,温度升高,香味更加浓重,是因为温度越高,扩散速度_________。
13.茶叶蛋是人们喜爱的食品,把鸡蛋放入用酱油和少量茶叶为主要佐料配制成的汤中煮成“茶叶蛋”,煮好的“茶叶蛋”,外壳和蛋清颜色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除此之外,茶叶蛋变色的速度要比用冷水腌制咸蛋快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___________有关。
14.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柱,使它们紧密接触并压紧后,居然可以在它们下面吊起一盏台灯而不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____ ;往盛有一半水的氧化长玻璃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甲丙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 ;如图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碳>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两瓶中气体都变成红棕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处在_______________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__________ 图放置最不合理。
15.晓雯将几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水中,如图甲所示,观察到整杯水慢慢变蓝,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 ;晓军同学先将注射器筒内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使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均匀混合后总体积_________,说明_______。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的玻璃管;
(2)图2是_____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___________;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
1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D
6.C
7.C
8.A
9.B
10.扩散 变大 温度
11.(无规则)运动 升高
12.引力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越快
13.扩散 温度
14.引力 分子间有空隙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状态 乙
15.做无规则运动 斥力
16.变小 分子间有空隙 小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有引力 分子间有斥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