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四幅图的观点中(不计摩擦),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起跳离开地面后,人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 图乙中,在下降过程中,滚摆的动能逐渐减小
C. 图丙中,卫星在近地点的速度最大 D. 图丁中,小球运动到③位置时速度不为零
2.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3.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
A. 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 B. 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
C. 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变 D. 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4.如图是雨滴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雨滴在t1~t3三个时刻中具有的动能分别是E1、E2、E3 , 不考虑下落过程中雨滴的质量变化,则动能的大小关系是( )
A. E1E2>E3 C. E15.下列关于物体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压缩的弹簧放松,它的长度增加,势能也增加
B. 同一根橡皮筋拉得越长,它的势能也越大
C. 树上的两个苹果,位置高的一定比位置低的势能大
D. 正在下落的两个铅球,5千克的铅球一定比4千克的铅球势能大
6.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相同的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该实验是研究( )。
A. 动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B.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 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D. 动能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7.如图是荡秋千的简化模型。摆球在A点静止释放,到达D点后返回,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球在B,C两点的动能相等
B. 球在A,D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C. 球从B点到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 球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8.高山跳台滑雪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项目,该项目被誉为“勇敢者的游戏”。下列关于该项目的相关分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脚向后蹬人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相互的
B. 运动员加速下降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运动员踩雪刹车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跳台上的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跳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9.洒水车在清洁龙港市街道卫生环境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进行酒水作业时保持匀速行驶,则洒水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如何改变,洒水车的动能将如何改变( )
A. 牵引力不变,动能不变 B. 牵引力减小,动能减小
C. 牵引力减小,动能不变 D. 牵引力不变,动能减小
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 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A、F、B三点间来回摆动,A和B是最高点,F是最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到达最低点F时撤去一切外力,由于惯性,它将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 当小球到达最高点A时撤去一切外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当小球摆动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沿BE方向运动
D. 当小球从A点摆动到F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1.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时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b点,小球的速度最小
B. 小球在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C. 从a点到b点,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
D. 从b点到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1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光滑斜面的顶端自由下滑到达斜面底端,如果小球经过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为50 J,若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球到达底端时动能大于50J
B. 小球从顶端到达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大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
D. 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
二、填空题
13.如图为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 它在远地点的动能;在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14.物体由于被 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大小与 和 有关。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同一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与 有关。
三、解答题
15.=将普通塑料水管进行改装,能做多个实验。将塑料水管①侧面开口并标上刻度,再将塑料水管②在侧面不同高度开两个大小合适的口。
(1)将两根塑料管按图甲连接,选合适的滑块放入管①,将一钢球从管②的口放入后,静止释放。观察并记录________。取出钢球,将滑块移回原位,将钢球从另一个口放入,重复实验。该实验可验证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2)将两根塑料管按图乙连接,验证“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四、实验探究题
16.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 , 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 , 且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
(3)比较 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比较C、D两球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选填:“有关”或“无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1)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
(3)根据机械能守恒分析;
(4)注意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是否为零。
【解答】A. 图甲中,起跳离开地面后,人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 图乙中,在下降过程中,滚摆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此时滚摆的速度增大,即动能逐渐增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图丙中,卫星在近地点时高度最小,即重力势能最小。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此时的动能应该最大,即此时的速度最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 图丁中,小球运动到③位置时,它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零,但是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零,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速度的变化分析动能的变化即可。
【解答】在排球上升时,它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当排球下降时,它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故C、D错误;
当排球到达最高点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零,即它的动能最小值是零,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3.【答案】 D
【解析】【分析】(1)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
(2)根据速度的变化确定动能的变化;
(3)根据机械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转化判断;
(4)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解答】A.弹簧的长度越来越小,形变程度越来越大,则弹力不断增大,故A错误;
B.根据乙图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小球的机械能不断的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C错误;
D.开始时,弹力小于小球的重力,合力向下,小球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则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 C
【解析】【分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根据图像比较三个时刻时雨滴的速度大小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在t1~t3三个时刻中,速度v1故选C。
5.【答案】 B
【解析】【分析】(1)(2)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3)(4)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解答】A.把压缩的弹簧放松,它的长度增加,而形变程度减小,则势能减小,故A错误;
B.同一根橡皮筋拉得越长,它的形程度越大,则它的势能也越大,故B正确;
C.树上的两个苹果质量大小不确定,位置高的不一定比位置低的势能大,故C错误;
D.正在下落的两个铅球,由于高度大小未知,因此5千克的铅球不一定比4千克的铅球势能大,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实验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解答】在实验中,小球的质量相同,它从斜面上的不同高度释放,那么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可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则该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 C
【解析】【分析】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小球在A点和D点时都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它的动能为零,即机械能都等于重力势能。因为D点高度小于A点,所以D点的重力势能小于A点,即D点的机械能小于A点,则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会不断减小,故B错误,C正确;
C点在B点后面,因此C点的机械能小于B点;两点高度相等,则两点时重力势能相等。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C点的动能小于B点,故A错误;
球从O到C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因此重力势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 D
【解析】【分析】(1)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
(2)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据此分析二者能量的变化,确定能量转换的过程;
(3)运动状态的改变:①由静止变为运动;②由运动变为静止;③运动方向改变;④速度大小改变;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脚向后蹬,对地面施加向后的力,同时地面对人施加向前的力,则人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相互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运动员加速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因此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运动员踩雪刹车,速度逐渐减小,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跳台上的人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人身上,人对跳台的压力作用在跳台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 B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摩擦力的变化,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牵引力的变化;根据质量和速度的变化分析动能的变化。
【解答】当洒水车工作时,自身重力不断减小,对地面的压力不断减小,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减小。当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因此牵引力减小。
洒水的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减小,因此动能减小。
故选B。
10.【答案】 C
【解析】【分析】(1)(2)(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判断;
(4)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据此分析能量转化。
【解答】A.小球到达最低点F时速度方向为水平向右,此时撤去一切外力,由于惯性,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当小球到达最高点A时速度为零,此时撤去一切外力,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故B错误;
C.当小球摆动到B点时,此时只受重力作用,如果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竖直向下运动,即将沿BE方向运动,故C正确;
D.当小球从A点摆动到F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即动能增大;高度减小,即重力势能减小,那么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 C
【解析】【分析】(1)当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2)(4)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
(3)分析从a到b的速度变化,进而判断动能变化。
【解答】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不受阻力,只受水平向右的弹力,此时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小球做加速运动,因此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故C正确;
当小球到达b点时,弹簧恢复原长,弹力消失,此时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故A错误;
小球在a点时压缩程度最大,因此弹性势能最大,故B错误;
从b点到c点,弹簧被拉长,且越来越长,因此弹性势能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 C
【解析】【分析】不计空气阻力,且斜面光滑,那么小球没有能量损失,根据机械能守恒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小球在A点时动能肯定不为零,重力势能为50J,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它的机械能肯定大于50J。小球到达底端时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那么动能肯定大于50J,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小球从顶端到达底端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因此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D.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3.【答案】 大于;变大
【解析】【分析】(1)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分析动能的大小变化。
【解答】 (1)在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 它到地面的高度不断增大,而质量不变,则它的重力势能变大。
(2)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它的动能不断减小,即近地点的动能大于远地点的动能。
14.【答案】 举高;所处高度;质量;弹性形变;形变程度
【解析】【分析】根据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解答。
【解答】(1)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大小与所处高度和质量有关。
(2)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同一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
三、解答题
15.【答案】 (1)滑块移动距离;速度大小
(2)将一钢球从管②的任一口放入,静止释放,观察并记录滑块移动距离;取出钢球,将滑块移回原位。将另一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个口放入,重复实验。
【解析】【分析】(1)水管①和②正好构成一个斜面,滑块从②中不同高度的缺口处放入,相当于从斜面上不同高度下滑,那么它到达水平管①时速度不同。根据滑块在水平管①里面运动的距离,可以判断动能的大小。
(2)滑块在管①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它受到小球的撞击后,向下运动的距离越大,说明上面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如果要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那么就要控制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而改变小球的质量,据此设计实验过程即可。
【解答】(1)将两根塑料管按图甲连接,选合适的滑块放入管①,将一钢球从管②的口放入后,静止释放。观察并记录滑块移动距离。取出钢球,将滑块移回原位,将钢球从另一个口放入,重复实验。该实验可验证动能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2)实验步骤为:将一钢球从管②的任一口放入,静止释放,观察并记录滑块移动距离;取出钢球,将滑块移回原位。将另一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个口放入,重复实验。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陷入沙的的深度
(2)当物体下落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A、C
(4)无关
【解析】【分析】(1)铅球陷入沙子中的深度越大,则说明铅球的重力势能越大;
(2)分析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实验结论;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4)如果路径不同,深度不同,那么二者有关;否则,二者无关。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答】(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陷入沙的的深度来反映的。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下落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铅球的质量相同而改变高度,故选AC。
(4)比较C、D两球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