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上林县白圩中学
化学科公开课
授课教师:樊光星
授课班级:167班
2011年4月14日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你认为有几种可能?
探究: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不变?
减少?
增加?
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
(1)在备好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
(4)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2)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点燃白磷,迅速塞好瓶塞,观察实验现象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分组实验:
白磷的燃烧 铁钉与硫酸铜反应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质量(g)
反应后总质量(g)
分析
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
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平衡
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平衡
M前
M前
M后
M后
M前=m后,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
M前 =m后 ,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
结论: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
对比思考: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空气)
氧气
氮气
白磷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五氧化二磷
(剩余气体)
氮气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白磷质量+氧气质量=五氧化二磷质量
稀有气体等
稀有气体等
白磷
五氧化二磷
氧气
1、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不符合,因为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水和酒精的混合是物理变化。
2、在化学反应A+B==C+D中,f克A与B反应生成m克C和n克D,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克。
3、在化学反应A+B==C+D中,5克A与足量的B反应生成18克C和2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克。
4、3克碳完全燃烧后生成11克二氧化碳,需要氧气 克。
m+n-f
15
8
5、已知1克氢气和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克水,那么1克氢气和10克氧气应该生成多少克的水呢?
1克氢气和10克氧气完全反应应该生成9克水,还余下2克氧气并没有参加反应。
6、高锰酸钾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扩散到空气中,故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了。
守恒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不能忽略了反应中参与和生成的气体。
镁条燃烧 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质量(g)
反应后总质量(g)
分析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产生大量气泡,天平向右偏
m1
m1
m2
m2
m1 ≠ m2 ,反应前后总质量不相等???
m1 ≠m2 ,反应前后总质量不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是针对所有化学反应来讲的吗?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那些特殊
情况?
※守恒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能忽略了反应中参与和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为什么化学反应会遵循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的原因分析:
2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1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破裂
重新组合
原子种类变了吗?
原子的数目变吗?
分子数目呢?
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种类呢?
分子种类呢?
不变
改变
可能改变
原子的质量变吗?
元素的种类变吗?
物质总质量变吗?
从微观和宏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归纳为
五个不变: 1.原子的种类 2.原子的数目
3.原子的质量.4.元素的种类
5.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二个一定改变: 1.分子的种类
2.物质的种类
一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个数
(1)蜡烛的燃烧
一段时间后,天平不平衡。因为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左盘的质量变小,
1.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某些现象
(2)加热铜丝,观察是否保持平衡
不能保持平衡,因为加热铜丝时,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故右边的质量增加,向下倾斜。
2.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计算
(1)反应A+B=C+D中,已知2gA和5g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gC,则有____g D生成。
3
(2)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n克的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为m克,则参加化学反应的B的质量为________克。
m - n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物质的元素组成
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C、H
O
随堂练习:
2、实验表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这一实验事实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为什么
3
答:符合.因为有氧气参加了该反应.
1、在化学反应A + B = C 中,5克的A与足量的B反应生成8克的C,则参加反应的B_____克。
5、10克冰融化成10 克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9.6
不符合,
因为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化学变化。
4、已知化学反应A+B=C+D中,A与B参加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2,若反应后生成C与D共10克,则反应用掉A的质量为 克。
6
3、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19.9克,则生成氧气_____克.
6、已知1克氢气和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克水,那么1克氢气和10克氧气应该生成多少克的水呢?
1克氢气和10克氧气完全反应应该生成9克水,还余下2克氧气并没有参加反应。
7、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B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小结:
3.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各种物质,如气体等。
4.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随堂练习:
1、 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19.9克,则生成氧气_____克.
2、实验表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这一实验事实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为什么
9.6
答:符合.因为有氧气参加了该反应.
随堂练习:
3、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A、一定等于铝箔的质量 B、—定小于铝箔的质量
C、—定大于铝箔的质量 D、无法确定质量大小
BC
C
5、在化学反应前后,总数可能改变的粒子是( )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
D
随堂练习:
6、如右图所示,每两个甲分子反应后生成两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已知甲、乙、丙分别为不同种类的纯净物,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
A、A2 B
B、AB2
C、AB
D、A4B2
A
+
甲
乙
丙
A原子
B原子
小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内容
原因
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
作业
1、完成书P95习题1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