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听诊器的探头与( )的作用相似。
A.听小骨 B.耳蜗 C.耳郭
2.( )不属于家里的声音。
A.菜市场的吆喝声 B.炒菜的声音 C.打呼噜的声音
3.一般来说,声音在( )传播速度更快。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4.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
A.空气不能传声 B.声音传播与空气无关 C.空气能传声
5.假如两个人在月球上散步交流,必须要( )才能顺利进行。
A.大声说话 B.使用无线电设备 C.小声说话
二.填空题
1.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
2.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称为声音的( )。
3.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 )的。
4.如下图,击打音叉,音叉发出了声音。将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你会看到水( )(A.迅速上升B.溅起水花C.没有变化),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当用手用力捏住发声的音叉两端音叉将( )发出声音(填“会”或“不会”),因为音叉不再( )。
5.古筝的琴弦越粗的,振动的就越慢,音高就越( )。
三.判断题
1.地震被埋后,最好的办法是大声呼救。( )
2.为了防止琴弦松脱,琴弦调得越紧越好。( )
3.描述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等词汇。( )
4.制作的乐器只要能发出声音就行了。( )
5.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 )
四.连线题
1.连线题。
五.简答题
1.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
2.向水壶中倒水,随着水越到越多,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其科学原理是什么?
六.综合题
1.请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 )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 )快,所以音就( ),而长的、粗的物体( )慢,所以音就( )。
2.在我们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发现,
用力拉伸橡皮筋( );
轻轻拨动橡皮筋,( );
从以上现象中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3.把一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使橡皮筋离开铅笔盒面。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
(1)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一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
(2)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
(3)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C
5.B
二.填空题
1.高;低
2.强弱
3.振动方向
4.B;振动;不会;振动
5.低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体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向水壶中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水壶中水的逐渐增多,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六.综合题
1.高→低;高→低;低→高;振动;振动;高;振动;低
2.橡皮筋没有发声;橡皮筋发出了声音;物体振动
3.慢;快;物体振动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