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2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一、单选题
1.(2021·天水)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
A.染色体 B.精子
C.卵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这样亲代的遗传物质随着生殖细胞传递给了子代;明确: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2.(2021·天水)男性精子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
A.X B.Y C.XY D.X或Y
【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类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X或22+Y,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因此,正常男性的精子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或Y,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染色体的组成,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可以结合以下遗传图解记忆:
3.(2020·天水)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小明的A型血的小刚的B型血 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C.人的身高和体重 D.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可见A符合题意。
B、 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相同类型,不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人的身高和体重是同一生物的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中,绵阳和山羊是不同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相对性状,比较简单,熟知: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抓住“两同“、“一不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4.(2020·天水)果蝇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材料,它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
A.4条、4条、4条 B.2对、2对、4对
C.4条、4条、4对 D.4对、4对、4对
【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在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但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因此,根据题意,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所以,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都变为4条,形成的果蝇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是4对,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相关的问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知:染色体是细胞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于细胞核中。
5.(2020·兰州)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B.没有可遗传变异,也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C.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D.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而不是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A错误。B.如果没有能够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B错误。
D.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6.(2020·兰州)下列各种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B.豌豆的高茎和圆粒
C.兔的短毛和黑毛 D.狗的短尾和狼的长尾
【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是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
B.豌豆的高茎和圆粒,是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兔的短毛和黑毛,是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狗和狼是两种生物,狗的短尾和狼的长尾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7.(2019·天水)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B.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C.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D.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BC、“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因此都是不能够遗传的,ABC不符合题意;
D、“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该变异是能够遗传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8.(2019·天水)如图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其中遗传物质和决定生物性状的是( )
A.DNA,基因 B.细胞核,基因
C.染色体,DNA D.细胞核,DNA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即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核里。因此遗传物质和决定生物性状的分别是DNA、基因。
故答案为:A
【分析】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9.(2021·崆峒模拟)人的组织细胞(体细胞)、红细胞、精子细胞、卵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条数依次为( )
A.0、23、46、23 B.46、46、23、23
C.46、0、23、46 D.46、0、23、23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是46条;红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卵细胞和精子属于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也就是23条。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存在。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分开,因此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数目减半。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的水平。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10.(2021·崆峒模拟)下面有关变异的实例中,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
A.水稻杂交后得到的超级稻
B.韭黄埋在土壤中的部分呈黄白色
C.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白化病孩子
D.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培育的太空椒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CD.水稻杂交后得到的超级稻、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白化病孩子、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培育的太空椒,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CD不符合题意;
B.韭黄埋在土壤中的部分呈黄白色,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符合题意。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1.(2021·崆峒模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团队培育出多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些品种优质高产的最主要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 )
A.遗传物质 B.生长季节 C.生长环境 D.形态特征
【答案】A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利用生物具有可遗传变异的特性,袁隆平院士与他的助手们利用多个品种的水稻与一种野生稻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的繁殖和选育,终于培育出了高产而优质的杂交水稻。这些品种优质高产的最主要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遗传物质。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12.(2020·金昌模拟)家兔的黑毛(A)与褐毛(a)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只黑毛雌兔(Aa)与一只雄兔交配,共产仔20只,其中黑毛兔15只,褐毛兔5只,按理论推算,该雄兔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为( )
A.Aa,黑毛 B.aa,褐毛 C.AA,黑毛 D.Aa,褐毛
【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已知条件是黑毛(A)对褐毛(a)呈显性,一个亲代的性状表现为黑毛,它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AA或Aa,而后代中黑毛与褐毛的比例为3:1,据此可知,这个亲代的基因一定为Aa,而雄兔的基因型也应该为Aa,否则难以出现这种比例。如果雄为aa的褐毛,后代的表现应为1:1或全部为黑毛;如果雄兔为AA的黑毛,后代中应全部为黑毛。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3.(2020·金昌模拟)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与卷毛 B.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C.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D.金鱼的红眼与黑眼
【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兔的白毛与卷毛是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表现形式,不能称为相对性状,A符合题意。
BCD.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豌豆的高茎与矮茎、金鱼的红眼与黑眼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都属于相对性状,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14.(2020·金昌模拟)下列有关性状和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
C.人的身高和体重是一对相对性状
D.父亲的基因遗传给儿子,母亲的基因遗传给女儿
【答案】B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基因控制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纯和的成对隐性基因时,后代都表现为隐性性状,当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纯和的成对显性基因或一方为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后代都表现为显性性状,当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后代表现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故A错误。
B.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故B正确。
C.人的身高和体重不是同一性状,所以不是一对相对性状,故C错误。
D.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有基因控制的,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成为相对性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15.(2020·金昌模拟)人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3对,23条,46对,46条 B.23条,23条,46对,46条
C.23条,23条,46条,46条 D.23对,23对,46条,46条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23条、23条、46条、46条。故答案为:C。
【分析】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16.(2019·靖远模拟)遗传学上将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羊的白毛
B.豌豆的圆粒和大豆的矮茎
C.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D.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苹果果实的黄色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解:A、兔的白毛和羊的白毛,是兔和羊,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兔的白毛与黑毛,或羊的白毛与黑毛,都是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B、豌豆的圆粒和大豆的矮茎,是豌豆与大豆,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豌豆的圆粒与长粒,或大豆的高茎与矮茎,都是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C、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人的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符合题意;
D、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苹果果实的黄色,是番茄和苹果,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番茄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或苹果果实的红色与黄色,都是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17.(2019·靖远模拟)正常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A.23对+X B.22条+Y
C.22条+X或22条+Y D.X或Y
【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即22+X或22+Y,所以男性产生的精子内性染色体组成是X或Y。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常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18.(2019·靖远模拟)正常人的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应表示为( )
A.22对+XX B.22条+Y
C.22条+X或22条+Y D.22对+XY
【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解: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3条,为22条+X或22+Y。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因此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 22条+X )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 22条+Y );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22条+X )。
二、判断题
19.(2020·天水)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似,其婚后所生子女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病
【解析】【解答】近亲之间具有共同的祖先,当近亲结婚时,近亲男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很近,来自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很多,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就增大,大大提高了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可见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以及隐性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表现。需要熟知: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20.(2020·天水)将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太空椒的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太空椒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因此可以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类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按变异对生物是有利还有的有害的分为有利变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和不传的异,可传的异是由选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的改变,往往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普通椒的种子卫星搭载后,在通过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的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1.(2019·天水)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个体,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aa;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AA或Aa.也就是说,性状表现相同的个体,有可能表现出的都是显性性状,但基因却不相同,有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故此题说法正确。
【分析】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三、填空题
22.(2020·天水)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生物的性状开始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 水平。
【答案】基因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把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上的相似性叫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现象,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渐深入到基因的水平,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基因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生殖过程中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生殖细胞时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3.(2020·白银)含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该受精卵发育成的胎儿为 。
【答案】女孩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
从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中看出,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成女孩。
【分析】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24.(2020·定西)人的体细胞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 对性染色体。
【答案】1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正常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1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25.(2020·兰州)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 。
【答案】基因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基因。
【分析】基因、DNA和染色体
①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②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③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26.(2019·武威)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
【答案】DN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而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特征)的基本遗传单位.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
【分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27.(2021·崆峒模拟)生物的变异首先取决于 ,其次与 也有关系。
【答案】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环境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而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相同,但如果一个长期在室外工作,一个长期在室内工作,他们的肤色会有所不同。因此,生物的变异首先取决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分析】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2、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28.(2019·靖远模拟)遗传病是指由 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 所控制的疾病。
【答案】遗传物质;致病基因
【知识点】遗传病
【解析】【解答】解: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目前已知的遗传病已经超过一万种,例如:红绿色盲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遗传病。
【分析】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疾病。
四、双选题
29.(2020·徽县模拟)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相对性状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
C.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DD、Dd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答案】B,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A错误。
B.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人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而双眼皮是显性性状,B正确。
C.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如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C正确。
D.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如父母都是双眼皮Aa,子女可能有单眼皮。因此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也能表现出来,D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五、综合题
30.(2021·天水)天水市作为农业大市,各县区广泛种植小麦。已知小麦的高秤、矮杆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D、d控制。科研工作者选取两株高杆小麦进行杂交,子代既有高杆又有矮杆。请根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2)亲代两株高杆小麦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
(3)子代矮杆小麦的基因组成是 。
(4)将子代矮杆小麦的种子种下,在不发生变异的情况下,能否获得高杆小麦 。
【答案】(1)高秆
(2)Dd;Dd
(3)dd
(4)不能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所述,“小麦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高杆和高杆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中既有高杆又有矮杆,可见,子代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所以矮杆属于新出现的性状,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且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的。
(2)根据以上分析,小麦的高秆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小麦的矮秆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那么亲代两株高杆小麦的基因组成分别是Dd和Dd。
(3)根据以上分析,小麦的高秆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小麦的矮秆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那么子代矮秆小麦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
(4)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于环境改变,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根据题干,将子代矮杆小麦的种子种下,在不发生变异的情况下,是不能得到高杆小麦的,因为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高杆;(2)Dd、Dd;(3)dd;(4)不能。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理解并熟记: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31.(2021·武威)已知人的有酒窝受显性基因A控制,无酒窝受隐性基因a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有酒窝(基因组成为Aa),妻子无酒窝(基因组成为aa)。请根据下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基因是指有特定 的DNA片段。
(2)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 。
(3)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是 。
(4)子女③表现出的性状为 。
(5)子女④的基因组成是 。
(6)这对夫妇已生育了两个男孩,若再生育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 。
【答案】(1)遗传效应
(2)相对性状
(3)a
(4)有酒窝
(5)aa
(6)50%(或1/2)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a”、“A”,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a”,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是a。如图所示:
(4)由图解可知: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Aa ,性状为是有酒窝。
(5)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aa ,性状表现为无酒窝。
(6)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若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5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2.(2020·天水)番茄的果皮颜色有红色、黄色。下表是关于番茄果皮颜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一代的性状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 黄果 105 109
2 红果 红果 248 0
3 红果 红果 305 102
(1)在组合3中,亲本是红果,子代中出现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组合 可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组合1中红果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
(4)组合1中红果亲本与组合3中红果亲本杂交,得到红果子代的概率是 。
【答案】(1)变异
(2)3;红果
(3)Aa
(4)75%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子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有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所以,根据题干所述,亲本是红果,子代中出现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组合3中,亲本性状红果X红果,子代性状出现了黄色,则表明黄色是隐性性状,红色是显性性状。
(3)组合1中,亲代为红果 X黄果,子代中的红果与黄果所占的比例为1:1,所以可以得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红果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4)根据题意,组合1中红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组合3中红果的基因型为Aa,两者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后代得到红果的概率为75%,
故答案为:(1)变异;(2)3、红果;(3)Aa;(4)75%。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性状的遗传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理解: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一对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33.(2020·定西)已知人的有耳垂受显性基因R控制,无耳垂受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是无耳垂(基因组成为rr),妻子有耳垂(基因组成为Rr)。请根据下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在遗传学上,基因是指有 的DNA片段。
(3)子女②的基因组成为 。
(4)子女③表现出的性状为 。
(5)这对夫妇已生育了两个男孩,若再生育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 。
【答案】(1)相对性状
(2)遗传效应
(3)Rr
(4)无耳垂
(5)50%(或“1/2”)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有耳垂与无耳垂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2)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3)(4)据图中遗传图解所示:②的基因是Rr,表现为有耳垂,①是r,③的基因是rr,表现为无耳垂。(5)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仍是男孩的概率是50%。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34.(2021·崆峒模拟)现有一对夫妇均能卷舌,他们生育了两个子女,儿子不能卷舌,女儿能卷舌。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 ;其中隐性性状是 (填“能卷舌”或“不能卷舌”)。
(2)如果显性性状由基因T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t控制,则女儿的基因组成是 。
(3)父亲体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 。
(4)这对夫妇均能卷舌,儿子却不能卷舌,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
【答案】(1)相对性状;不能卷舌
(2)TT或Tt
(3)XY
(4)可遗传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现有一对夫妇均能卷舌,他们生育了两个子女,儿子不能卷舌,女儿能卷舌。从上述结果看,隐性性状是不能卷舌,显性性状是能卷舌。
(2)如果显性性状有基因T控制,隐性性状有基因t控制,则儿子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tt,其中一个t一定来自父亲或母亲,因此父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女儿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TT或Tt。
(3)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Y,因此父亲体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Y。
(4)这对夫妇均能卷舌,儿子却不能卷舌,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分析】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因此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
4、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35.(2020·靖远模拟)两只白色家兔交配后,兔妈妈一窝生了四只小兔,其中三只是白色,一只是黑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毛色的白色和黑色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家兔毛色的白色和黑色中,显性性状是 ,隐性性状是 。
(3)如果显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隐性基因由基因d控制,那么兔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任意一只白色小兔的基因组成是 。
【答案】(1)相对性状
(2)白色;黑色
(3)Dd;D或Dd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家兔毛色的白色和黑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两只白色家兔交配产下了一只黑色家兔,说明家兔的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3)“若显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则白色的基因型是DD或Dd,黑色的基因型是dd,白色家兔遗传给黑色小兔(dd)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亲代白色家兔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那么兔妈妈的基因组成是Dd,任意一只白色小兔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6.(2020·武威模拟)已知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耳垂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耳垂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现有一对夫妇爸爸有耳垂,妈妈无耳垂,生下一个无耳垂的儿子小强。请回答:
(1)在遗传学上,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 。
(2)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则有耳垂的概率是 ;基因组成是 。
(3)小强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他的性别在 内形成受精卵时就已经确定了。
【答案】(1)相对性状
(2)百分之五十;dd
(3)XY;输卵管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有耳垂与无耳垂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有耳垂与无耳垂被称为相对性状。(2)已知有耳垂和无耳垂这一对性状,决定有耳垂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耳垂的基因(d)是隐形基因。父母的基因组成是Dd、dd,子女为因组成可能是Dd或dd。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从遗传图解可以看出: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有耳垂的可能性是50%,基因型为dd。(3)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小强(男)体细胞的染色体为22对+XY。其性别是在输卵管内形成受精卵时就已经确定的。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7.(2020·金昌模拟)下图显示纯合(控制毛色的一对基因相同)的棕色豚鼠(雄)与纯合的黑色豚鼠(雌)交配后产生下一代的遗传结果。请据图回答(用T、t表示控制毛色的显、隐性基因):
(1)根据图中所显示遗传结果,你推测豚鼠的 毛色是显性的。
(2)写出图中相应豚鼠的基因组成棕色亲本豚鼠: ;黑色亲本豚鼠: ;
(3)毛伟同学家里买了一只黑的豚鼠(雌),不知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请你帮他鉴定:
①你认为可选用毛色为 的雄豚鼠与这只黑色豚鼠交配,根据所生后代豚鼠的毛色即可鉴定。
②若所生后代豚鼠均无棕色毛而全是黑色毛,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 。
③若所生后代中黑色毛和棕色毛豚鼠均有出现,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 。
【答案】(1)黑色
(2)tt;TT
(3)棕色;TT;Tt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亲代有此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出现的性状的是显性性状。所以亲本的体色为棕色和黑色,而子代的体色全为黑色,所以黑色为显性性状,棕色为隐性性状。
(2)由于棕色是隐性性状,所以亲本纯合的棕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tt;由于黑色为显性性状,所以亲本纯合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TT。
(3)①由于黑色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TT或Tt,棕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tt。所以可选用毛色为棕色的雄豚鼠与这只黑色雌豚鼠相交,根据所生后代豚鼠的毛色即可鉴定。遗传图解如图:
②从遗传图解看出,若所生后代豚鼠全是黑色毛,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TT。
③从遗传图解看出,若所生后代中黑色毛和棕色毛豚鼠均有出现,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Tt。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38.(2020·金昌模拟)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凭坚强的毅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从中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规律。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也仿照科学家设计并实施了四组豌豆杂交实验,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及数量
紫花 白花
第一组 紫花 白花 98 0
第二组 白花 白花 0 96
第三组 紫花 紫花 74 25
第四组 紫花 白花 49 48
(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是由 控制的。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叫 。
(2)根据表中第 组和 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 显性性状。
(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4)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 。
【答案】(1)基因;遗传
(2)一;三;紫花
(3)RR或Rr
(4)7
(5)不可遗传的变异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也受环境的影响。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叫遗传。(2)表格中第一组,亲代是紫花和白花,子代中只有出现紫花,表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紫花,而子代中出现了白花,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一组和第三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紫花显性性状。(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白花的基因组成是rr。第三组亲代紫花遗传给子代白花(rr)的基因一定是r,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4)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成单存在,因此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9.(2019·靖远模拟)人类的双眼皮由显性基因R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为双眼皮,妻子为单眼皮,该家庭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丈夫产生的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 ;
(2)妻子产生的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为 .
(3)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
.
(4)子女④的性状为
(填“双眼皮”或“单眼皮”).
(5)若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为
【答案】(1)r
(2)r
(3)Rr
(4)单眼皮
(5)50%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一对夫妇,丈夫为双眼皮,基因组成是Rr,妻子为单眼皮,基因组成是rr;则该家庭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即
。(1)由遗传图解可知:丈夫产生的精子有两种,①的基因组成为r。(2)妻子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基因组成为r。(2)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Rr,表现为双眼皮 。(3)子女④的基因组成是rr、性状为单眼皮。(4)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或单眼皮的可能性都是50%。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0.(2019·靖远模拟)现有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先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儿子为单眼皮,女儿为双眼皮。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 ,其中显性性状是 .
(2)如果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则母亲的基因组成为 儿子的基因组成为 。
(3)父亲体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 。
【答案】(1)相对性状;双眼皮
(2)Aa;aa
(3)XY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2)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一对夫妇均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所以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如Aa,单眼皮儿子的基因是aa,双眼皮女儿的基因是AA或A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遗传图解如图:
( 3 )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Y,因此父亲体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Y。
【分析】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4、人类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
1 / 1甘肃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2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一、单选题
1.(2021·天水)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
A.染色体 B.精子
C.卵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
2.(2021·天水)男性精子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
A.X B.Y C.XY D.X或Y
3.(2020·天水)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小明的A型血的小刚的B型血 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C.人的身高和体重 D.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4.(2020·天水)果蝇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材料,它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
A.4条、4条、4条 B.2对、2对、4对
C.4条、4条、4对 D.4对、4对、4对
5.(2020·兰州)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B.没有可遗传变异,也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C.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D.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6.(2020·兰州)下列各种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B.豌豆的高茎和圆粒
C.兔的短毛和黑毛 D.狗的短尾和狼的长尾
7.(2019·天水)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B.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C.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D.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
8.(2019·天水)如图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其中遗传物质和决定生物性状的是( )
A.DNA,基因 B.细胞核,基因
C.染色体,DNA D.细胞核,DNA
9.(2021·崆峒模拟)人的组织细胞(体细胞)、红细胞、精子细胞、卵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条数依次为( )
A.0、23、46、23 B.46、46、23、23
C.46、0、23、46 D.46、0、23、23
10.(2021·崆峒模拟)下面有关变异的实例中,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
A.水稻杂交后得到的超级稻
B.韭黄埋在土壤中的部分呈黄白色
C.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白化病孩子
D.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培育的太空椒
11.(2021·崆峒模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团队培育出多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些品种优质高产的最主要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 )
A.遗传物质 B.生长季节 C.生长环境 D.形态特征
12.(2020·金昌模拟)家兔的黑毛(A)与褐毛(a)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只黑毛雌兔(Aa)与一只雄兔交配,共产仔20只,其中黑毛兔15只,褐毛兔5只,按理论推算,该雄兔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为( )
A.Aa,黑毛 B.aa,褐毛 C.AA,黑毛 D.Aa,褐毛
13.(2020·金昌模拟)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与卷毛 B.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C.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D.金鱼的红眼与黑眼
14.(2020·金昌模拟)下列有关性状和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
C.人的身高和体重是一对相对性状
D.父亲的基因遗传给儿子,母亲的基因遗传给女儿
15.(2020·金昌模拟)人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3对,23条,46对,46条 B.23条,23条,46对,46条
C.23条,23条,46条,46条 D.23对,23对,46条,46条
16.(2019·靖远模拟)遗传学上将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羊的白毛
B.豌豆的圆粒和大豆的矮茎
C.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D.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苹果果实的黄色
17.(2019·靖远模拟)正常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A.23对+X B.22条+Y
C.22条+X或22条+Y D.X或Y
18.(2019·靖远模拟)正常人的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应表示为( )
A.22对+XX B.22条+Y
C.22条+X或22条+Y D.22对+XY
二、判断题
19.(2020·天水)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似,其婚后所生子女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20.(2020·天水)将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太空椒的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21.(2019·天水)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个体,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22.(2020·天水)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生物的性状开始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 水平。
23.(2020·白银)含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该受精卵发育成的胎儿为 。
24.(2020·定西)人的体细胞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 对性染色体。
25.(2020·兰州)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 。
26.(2019·武威)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
27.(2021·崆峒模拟)生物的变异首先取决于 ,其次与 也有关系。
28.(2019·靖远模拟)遗传病是指由 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 所控制的疾病。
四、双选题
29.(2020·徽县模拟)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相对性状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
C.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DD、Dd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五、综合题
30.(2021·天水)天水市作为农业大市,各县区广泛种植小麦。已知小麦的高秤、矮杆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D、d控制。科研工作者选取两株高杆小麦进行杂交,子代既有高杆又有矮杆。请根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2)亲代两株高杆小麦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
(3)子代矮杆小麦的基因组成是 。
(4)将子代矮杆小麦的种子种下,在不发生变异的情况下,能否获得高杆小麦 。
31.(2021·武威)已知人的有酒窝受显性基因A控制,无酒窝受隐性基因a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有酒窝(基因组成为Aa),妻子无酒窝(基因组成为aa)。请根据下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基因是指有特定 的DNA片段。
(2)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 。
(3)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是 。
(4)子女③表现出的性状为 。
(5)子女④的基因组成是 。
(6)这对夫妇已生育了两个男孩,若再生育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 。
32.(2020·天水)番茄的果皮颜色有红色、黄色。下表是关于番茄果皮颜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一代的性状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 黄果 105 109
2 红果 红果 248 0
3 红果 红果 305 102
(1)在组合3中,亲本是红果,子代中出现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组合 可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组合1中红果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
(4)组合1中红果亲本与组合3中红果亲本杂交,得到红果子代的概率是 。
33.(2020·定西)已知人的有耳垂受显性基因R控制,无耳垂受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是无耳垂(基因组成为rr),妻子有耳垂(基因组成为Rr)。请根据下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在遗传学上,基因是指有 的DNA片段。
(3)子女②的基因组成为 。
(4)子女③表现出的性状为 。
(5)这对夫妇已生育了两个男孩,若再生育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 。
34.(2021·崆峒模拟)现有一对夫妇均能卷舌,他们生育了两个子女,儿子不能卷舌,女儿能卷舌。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 ;其中隐性性状是 (填“能卷舌”或“不能卷舌”)。
(2)如果显性性状由基因T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t控制,则女儿的基因组成是 。
(3)父亲体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 。
(4)这对夫妇均能卷舌,儿子却不能卷舌,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
35.(2020·靖远模拟)两只白色家兔交配后,兔妈妈一窝生了四只小兔,其中三只是白色,一只是黑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毛色的白色和黑色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家兔毛色的白色和黑色中,显性性状是 ,隐性性状是 。
(3)如果显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隐性基因由基因d控制,那么兔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任意一只白色小兔的基因组成是 。
36.(2020·武威模拟)已知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耳垂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耳垂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现有一对夫妇爸爸有耳垂,妈妈无耳垂,生下一个无耳垂的儿子小强。请回答:
(1)在遗传学上,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 。
(2)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则有耳垂的概率是 ;基因组成是 。
(3)小强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他的性别在 内形成受精卵时就已经确定了。
37.(2020·金昌模拟)下图显示纯合(控制毛色的一对基因相同)的棕色豚鼠(雄)与纯合的黑色豚鼠(雌)交配后产生下一代的遗传结果。请据图回答(用T、t表示控制毛色的显、隐性基因):
(1)根据图中所显示遗传结果,你推测豚鼠的 毛色是显性的。
(2)写出图中相应豚鼠的基因组成棕色亲本豚鼠: ;黑色亲本豚鼠: ;
(3)毛伟同学家里买了一只黑的豚鼠(雌),不知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请你帮他鉴定:
①你认为可选用毛色为 的雄豚鼠与这只黑色豚鼠交配,根据所生后代豚鼠的毛色即可鉴定。
②若所生后代豚鼠均无棕色毛而全是黑色毛,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 。
③若所生后代中黑色毛和棕色毛豚鼠均有出现,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 。
38.(2020·金昌模拟)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凭坚强的毅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从中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规律。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也仿照科学家设计并实施了四组豌豆杂交实验,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及数量
紫花 白花
第一组 紫花 白花 98 0
第二组 白花 白花 0 96
第三组 紫花 紫花 74 25
第四组 紫花 白花 49 48
(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是由 控制的。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叫 。
(2)根据表中第 组和 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 显性性状。
(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4)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 。
39.(2019·靖远模拟)人类的双眼皮由显性基因R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为双眼皮,妻子为单眼皮,该家庭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丈夫产生的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 ;
(2)妻子产生的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为 .
(3)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
.
(4)子女④的性状为
(填“双眼皮”或“单眼皮”).
(5)若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为
40.(2019·靖远模拟)现有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先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儿子为单眼皮,女儿为双眼皮。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 ,其中显性性状是 .
(2)如果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则母亲的基因组成为 儿子的基因组成为 。
(3)父亲体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这样亲代的遗传物质随着生殖细胞传递给了子代;明确: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2.【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类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X或22+Y,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因此,正常男性的精子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或Y,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染色体的组成,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可以结合以下遗传图解记忆:
3.【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可见A符合题意。
B、 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相同类型,不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人的身高和体重是同一生物的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中,绵阳和山羊是不同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相对性状,比较简单,熟知: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抓住“两同“、“一不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4.【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在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但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因此,根据题意,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所以,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都变为4条,形成的果蝇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是4对,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相关的问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知:染色体是细胞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于细胞核中。
5.【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而不是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A错误。B.如果没有能够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B错误。
D.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6.【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是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
B.豌豆的高茎和圆粒,是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兔的短毛和黑毛,是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狗和狼是两种生物,狗的短尾和狼的长尾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7.【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BC、“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因此都是不能够遗传的,ABC不符合题意;
D、“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该变异是能够遗传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8.【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即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核里。因此遗传物质和决定生物性状的分别是DNA、基因。
故答案为:A
【分析】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9.【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是46条;红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卵细胞和精子属于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也就是23条。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存在。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分开,因此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数目减半。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的水平。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10.【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CD.水稻杂交后得到的超级稻、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白化病孩子、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培育的太空椒,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CD不符合题意;
B.韭黄埋在土壤中的部分呈黄白色,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符合题意。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1.【答案】A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利用生物具有可遗传变异的特性,袁隆平院士与他的助手们利用多个品种的水稻与一种野生稻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的繁殖和选育,终于培育出了高产而优质的杂交水稻。这些品种优质高产的最主要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遗传物质。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12.【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已知条件是黑毛(A)对褐毛(a)呈显性,一个亲代的性状表现为黑毛,它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AA或Aa,而后代中黑毛与褐毛的比例为3:1,据此可知,这个亲代的基因一定为Aa,而雄兔的基因型也应该为Aa,否则难以出现这种比例。如果雄为aa的褐毛,后代的表现应为1:1或全部为黑毛;如果雄兔为AA的黑毛,后代中应全部为黑毛。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3.【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兔的白毛与卷毛是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表现形式,不能称为相对性状,A符合题意。
BCD.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豌豆的高茎与矮茎、金鱼的红眼与黑眼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都属于相对性状,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14.【答案】B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基因控制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纯和的成对隐性基因时,后代都表现为隐性性状,当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纯和的成对显性基因或一方为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后代都表现为显性性状,当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后代表现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故A错误。
B.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故B正确。
C.人的身高和体重不是同一性状,所以不是一对相对性状,故C错误。
D.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有基因控制的,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成为相对性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15.【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23条、23条、46条、46条。故答案为:C。
【分析】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16.【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解:A、兔的白毛和羊的白毛,是兔和羊,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兔的白毛与黑毛,或羊的白毛与黑毛,都是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B、豌豆的圆粒和大豆的矮茎,是豌豆与大豆,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豌豆的圆粒与长粒,或大豆的高茎与矮茎,都是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C、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人的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符合题意;
D、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苹果果实的黄色,是番茄和苹果,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番茄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或苹果果实的红色与黄色,都是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17.【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即22+X或22+Y,所以男性产生的精子内性染色体组成是X或Y。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常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18.【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解: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3条,为22条+X或22+Y。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因此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 22条+X )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 22条+Y );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22条+X )。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病
【解析】【解答】近亲之间具有共同的祖先,当近亲结婚时,近亲男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很近,来自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很多,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就增大,大大提高了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可见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以及隐性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表现。需要熟知: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太空椒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因此可以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类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按变异对生物是有利还有的有害的分为有利变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和不传的异,可传的异是由选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的改变,往往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普通椒的种子卫星搭载后,在通过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的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aa;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AA或Aa.也就是说,性状表现相同的个体,有可能表现出的都是显性性状,但基因却不相同,有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故此题说法正确。
【分析】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22.【答案】基因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把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上的相似性叫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现象,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渐深入到基因的水平,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基因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生殖过程中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生殖细胞时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3.【答案】女孩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
从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中看出,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成女孩。
【分析】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24.【答案】1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正常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1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25.【答案】基因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基因。
【分析】基因、DNA和染色体
①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②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③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26.【答案】DN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而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特征)的基本遗传单位.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
【分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27.【答案】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环境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而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相同,但如果一个长期在室外工作,一个长期在室内工作,他们的肤色会有所不同。因此,生物的变异首先取决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分析】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2、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28.【答案】遗传物质;致病基因
【知识点】遗传病
【解析】【解答】解: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目前已知的遗传病已经超过一万种,例如:红绿色盲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遗传病。
【分析】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疾病。
29.【答案】B,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A错误。
B.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人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而双眼皮是显性性状,B正确。
C.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如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C正确。
D.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如父母都是双眼皮Aa,子女可能有单眼皮。因此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也能表现出来,D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30.【答案】(1)高秆
(2)Dd;Dd
(3)dd
(4)不能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所述,“小麦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高杆和高杆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中既有高杆又有矮杆,可见,子代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所以矮杆属于新出现的性状,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且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的。
(2)根据以上分析,小麦的高秆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小麦的矮秆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那么亲代两株高杆小麦的基因组成分别是Dd和Dd。
(3)根据以上分析,小麦的高秆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小麦的矮秆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那么子代矮秆小麦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
(4)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于环境改变,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根据题干,将子代矮杆小麦的种子种下,在不发生变异的情况下,是不能得到高杆小麦的,因为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高杆;(2)Dd、Dd;(3)dd;(4)不能。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理解并熟记: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31.【答案】(1)遗传效应
(2)相对性状
(3)a
(4)有酒窝
(5)aa
(6)50%(或1/2)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a”、“A”,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a”,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是a。如图所示:
(4)由图解可知: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Aa ,性状为是有酒窝。
(5)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aa ,性状表现为无酒窝。
(6)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若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5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2.【答案】(1)变异
(2)3;红果
(3)Aa
(4)75%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子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有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所以,根据题干所述,亲本是红果,子代中出现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组合3中,亲本性状红果X红果,子代性状出现了黄色,则表明黄色是隐性性状,红色是显性性状。
(3)组合1中,亲代为红果 X黄果,子代中的红果与黄果所占的比例为1:1,所以可以得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红果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4)根据题意,组合1中红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组合3中红果的基因型为Aa,两者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后代得到红果的概率为75%,
故答案为:(1)变异;(2)3、红果;(3)Aa;(4)75%。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性状的遗传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理解: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一对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33.【答案】(1)相对性状
(2)遗传效应
(3)Rr
(4)无耳垂
(5)50%(或“1/2”)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有耳垂与无耳垂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2)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3)(4)据图中遗传图解所示:②的基因是Rr,表现为有耳垂,①是r,③的基因是rr,表现为无耳垂。(5)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仍是男孩的概率是50%。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34.【答案】(1)相对性状;不能卷舌
(2)TT或Tt
(3)XY
(4)可遗传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现有一对夫妇均能卷舌,他们生育了两个子女,儿子不能卷舌,女儿能卷舌。从上述结果看,隐性性状是不能卷舌,显性性状是能卷舌。
(2)如果显性性状有基因T控制,隐性性状有基因t控制,则儿子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tt,其中一个t一定来自父亲或母亲,因此父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女儿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TT或Tt。
(3)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Y,因此父亲体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Y。
(4)这对夫妇均能卷舌,儿子却不能卷舌,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分析】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因此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
4、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35.【答案】(1)相对性状
(2)白色;黑色
(3)Dd;D或Dd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家兔毛色的白色和黑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两只白色家兔交配产下了一只黑色家兔,说明家兔的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3)“若显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则白色的基因型是DD或Dd,黑色的基因型是dd,白色家兔遗传给黑色小兔(dd)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亲代白色家兔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那么兔妈妈的基因组成是Dd,任意一只白色小兔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6.【答案】(1)相对性状
(2)百分之五十;dd
(3)XY;输卵管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有耳垂与无耳垂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有耳垂与无耳垂被称为相对性状。(2)已知有耳垂和无耳垂这一对性状,决定有耳垂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耳垂的基因(d)是隐形基因。父母的基因组成是Dd、dd,子女为因组成可能是Dd或dd。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从遗传图解可以看出: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有耳垂的可能性是50%,基因型为dd。(3)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小强(男)体细胞的染色体为22对+XY。其性别是在输卵管内形成受精卵时就已经确定的。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7.【答案】(1)黑色
(2)tt;TT
(3)棕色;TT;Tt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亲代有此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出现的性状的是显性性状。所以亲本的体色为棕色和黑色,而子代的体色全为黑色,所以黑色为显性性状,棕色为隐性性状。
(2)由于棕色是隐性性状,所以亲本纯合的棕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tt;由于黑色为显性性状,所以亲本纯合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TT。
(3)①由于黑色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TT或Tt,棕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tt。所以可选用毛色为棕色的雄豚鼠与这只黑色雌豚鼠相交,根据所生后代豚鼠的毛色即可鉴定。遗传图解如图:
②从遗传图解看出,若所生后代豚鼠全是黑色毛,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TT。
③从遗传图解看出,若所生后代中黑色毛和棕色毛豚鼠均有出现,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Tt。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38.【答案】(1)基因;遗传
(2)一;三;紫花
(3)RR或Rr
(4)7
(5)不可遗传的变异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也受环境的影响。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叫遗传。(2)表格中第一组,亲代是紫花和白花,子代中只有出现紫花,表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紫花,而子代中出现了白花,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一组和第三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紫花显性性状。(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白花的基因组成是rr。第三组亲代紫花遗传给子代白花(rr)的基因一定是r,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4)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成单存在,因此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9.【答案】(1)r
(2)r
(3)Rr
(4)单眼皮
(5)50%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一对夫妇,丈夫为双眼皮,基因组成是Rr,妻子为单眼皮,基因组成是rr;则该家庭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即
。(1)由遗传图解可知:丈夫产生的精子有两种,①的基因组成为r。(2)妻子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基因组成为r。(2)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Rr,表现为双眼皮 。(3)子女④的基因组成是rr、性状为单眼皮。(4)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或单眼皮的可能性都是50%。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0.【答案】(1)相对性状;双眼皮
(2)Aa;aa
(3)XY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2)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一对夫妇均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所以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如Aa,单眼皮儿子的基因是aa,双眼皮女儿的基因是AA或A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遗传图解如图:
( 3 )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Y,因此父亲体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Y。
【分析】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
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4、人类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