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音高描述错误的是( )。
A.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B.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C.长、松、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2.( )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 B.拉松一点 C.把橡皮筋用力搓
3.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 )。
A.越高 B.越响 C.越轻
4.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锣,声音会马上停止,这是因为( )。
A.手挡住了声音 B.手吸收了声音 C.锣被按住后停止了振动
5.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以( )。
A.弹更粗的琴弦 B.弹得更用力一些 C.轻轻地弹
二.填空题
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 )产生的。
2.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可以在( )、( )、( )中传播。
3.耳由( )、( )、( )三部分组成。
4.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
5.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三.判断题
1.噪音会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睡眠,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也是一种污染。( )
2.同一根弦,拉得越紧声音越高;拉得越松,声音越低。( )
3.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 )
4.当雨落入水中,水纹呈波形散开这是我们可以听到“滴答”声。这说明声音是以水波为载体传入我们耳朵的。( )
5.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
四.连线题
1.把人耳各部分的名称与主要功能用线连起来。
外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小骨 传递声波到内耳
耳蜗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五.简答题
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2.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
六.综合题
1.你能用以下的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任意选择其中的几种材料),写出你的想法。
材料 烧杯 鼓 喇叭 脸盆 木棒 小米粒 乒乓球 水
我选择的材料:( )。
我的设计思路:( )。
2.小明同学用锤子分别敲击三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和三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如图),发现不同条件下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请你回答:
1.敲击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细铁管 B.中等粗细铁管 C.粗铁管
2.敲击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
A.短铁管 B.中等长度铁管 C.长铁管
3.发出声音高的铁管,说明它振动得( )。
A.快 B.慢 C.不均匀
3.请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 )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 )快,所以音就( ),而长的、粗的物体( )慢,所以音就(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C
5.B
二.填空题
1.振动
2.振动;气体;固体;液体
3.外耳;中耳;内耳
4.高;低
5.棉线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声音会消失。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被抽出后,声音就不能传播了。
2.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我们是怎样听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
六.综合题
1.鼓、小米粒、木棒;把小米粒放在鼓面上,用木棒去敲击,发出声音了,可观察到小米在跳动。
2.A;C;A
3.高→低;高→低;低→高;振动;振动;高;振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