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 第1课时(教案+课件+素材)(打包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 第1课时(教案+课件+素材)(打包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25 16:30:36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制作人:魏 秀
单位:东渡初中
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
认识血液循环系统
自主阅读课本第3页第1节,思考并回答:
血液循环系统由哪三部分构成?
血管 心脏 血液
血管是人体内
复杂的运输网
络,遍布人体
全身各处,是
运输各种营养
物质与废物的
通道。
血管
活动一:感受血管跳动
(一)自主学习课本3-4页内容,思考/讨论并回答:
1、看图15—1,你能用手感受到血管的跳动吗?
2、血管的这种“跳动”叫什么?
3、脉搏是哪种血管的跳动?
4、古时“切脉”应该测的什么血管?
5、你知道手臂上的“青筋”是什么血管?
6、如何测量脉搏?自测脉搏并记录下来。
1、看图15—1,你能用手感受到血管的跳动吗?
2、血管的这种“跳动”叫什么?
3、脉搏是哪种血管的跳动?
4、古时“切脉”应该测的什么血管?
5、你知道手臂上的“青筋”是什么血管?
6、如何测量脉搏?自测脉搏并记录下来。
(二)交流展示:

脉搏
动脉的跳动
动脉
静脉
测量脉搏
同桌同学配合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
脉搏(次/min)
你本人
你的同桌
( 注:测量3次,取平均值)
开始
10
0
20
30
40
50
一分钟倒计时
50
40
0
30
20
10
思考讨论:
1、男女生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2、脉搏的产生与血管有什么关系?
1、男女生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2、脉搏的产生与血管有什么关系?
交流展示:
一般情况下,同龄人中,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女性大于男性。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动脉与心室相连,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使血液射入的动脉也产生一张一缩的搏动,即脉搏。
活动二:观察血管的类型
1、观看视频结合课本5页血管图,填写课本表格。
活动二:观察血管的类型
2、自主学习课本第5页和25页内容,说明动
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功能、分布和血流速
度具有什么特点?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比较表
血管种类 结构特点
动 脉 管壁 、管腔 、弹性大
静 脉 管壁 、管腔 、弹性小
毛细血管
管壁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





交流
展示
三种血管的功能与分布
血管种类 功 能 分 布 血流速度
动 脉
静 脉
毛细血管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
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数量多,分布广


最慢,管内血细胞只能一个一个通过
交流
展示
三种血管的结构不同,血液在其中流动快慢有没有差异呢?
合作探究
在人体内,血液循环需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那么,三种类型血管以及与心脏是怎样的连通关系?
输液或抽血时,针刺入的是哪一种血管?为什么选择这种血管?
静脉血管分布较浅、管壁薄、血流速度慢
合作探究
如何正确的止血?
出血情况 出血血管 止血位置
喷射状流出
血液缓慢流出
血液渗出
伤口处止血
A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A近心端
B远心端
C伤口处
B
C
合作探究
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
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
管腔大,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管壁极薄,无弹性,
管腔极小,血流速度最慢
心脏
课堂小结
我能行,我来答
1.医生给病人验血时,用针把手指戳破,挤出血来,再用吸管吸取。这种血来自于()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以上三种血管都可以
c
2. 现有一段较长且带有几处分支的血管,从一端能灌入水,从另一端却不能灌入水,这条血管可能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
B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D
达标检测
A
A
B
C
1.在人的手背上常能看到一条条“青筋”,它属于
( )
2.出血时往往呈喷射状的血管是 ( )
3.在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中,有利于物质交换的是
( )
4.分布在身体的深层,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是 (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知道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指导书
主备人: 工作单位:
课 题 第15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⑴掌握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⑵血液在这三种血管的流动特点。 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三种血管模式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导入 播放视频,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依靠血液循环系统这一生理现象。提出问题: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哪几部分?阅读课本找到答案:血管、心脏和血液。血管是人体内复杂的运输网络,遍布人体全身各处,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通道。 二、授课 活动一:感受血管跳动 (一)自主先学:(时间5分钟) 1.阅读课本3—4页内容,并观察图15-1。 2.在课本上勾画知识点并标注疑问。 3.尝试解决以下问题:(可以在书本上标注问题的答案) ⑴看图15—1,你能用手感受到血管的跳动吗? ⑵血管的这种“跳动”叫什么? ⑶脉搏是哪种血管的跳动? ⑷古时“切脉”应该测的什么血管? ⑸你知道手臂上的“青筋”是什么血管? ⑹如何测量脉搏?自测脉搏并记录下来。 (二)组内讨论:(时间2分钟)组内研讨,统一答案 (三)交流展示: 分小组回答课件中设置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建议加入延伸拓展,如:测量脉搏,要测3次,取平均值。男女生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有什么不同?脉搏的产生与血管有什么关系?) 活动二:观察血管的类型 (一)自主先学:(时间5分钟) 1.观看视频结合课本5页血管图尝试填写课本表格。 血管种类结构特点 动 脉管壁 、管腔 、弹性大 静 脉管壁 、管腔 、弹性小毛细血管管壁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
2.自主学习课本第5页和25页内容,说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功能、分布和血流速度具有什么特点?课本上勾画出你获取的新知识。 3.请组内汇总获取的新知,并尝试填写表格内容。 ⑴三种血管的功能? ⑵三种血管的分布? ⑶三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 血管种类功能分布血流速度动 脉静 脉毛细血管
(二)组内互助:(时间2分钟)组内研讨,统一答案 (三)汇报展示: 分小组回答课件中设置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特别指出三种血管内血流速度不同。 三、合作探究 ◎在人体内,血液循环需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那么,三种类型血管以及与心脏是怎样的连通关系?观察图片,讨论交流。 ◎输液或抽血时,针刺入的是哪一种血管?为什么选择这种血管? ◎如何正确的止血?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知识梳理 1.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独立完成学案上的“知识梳理”模块; 2.校对答案;学生诵读掌握。 五、限时练习 例题1.医生给病人验血时,用针把手指戳破,挤出血来,再用吸管吸取。这种血来自于(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以上三种血管都可以 例题2.现有一段较长且带有几处分支的血管,从一端能灌入水,从另一端却不能灌入水,这条血管可能是( ) 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 例题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五、达标检测( 3分钟) 1.在人的手背上常能看到一条条“青筋”,它属于 ( ) 2.出血时往往呈喷射状的血管是 ( ) 3.在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中,有利于物质交换的是( ) 4.分布在身体的深层,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知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