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课题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型 新授 个 性 化修 改
一、教与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作用。国际歌的作者和作词者。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历史需要,又服务于历史需要,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动的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从革命导师身上得到一些做人的启迪。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与教师的提问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心中的疑问,逐层深入,讨论和探析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件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工人的最初斗争形式及其以后斗争水平的逐步提高;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理论的正确;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二、教与学重点难点:教与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与学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三、教与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国际歌》,师生轻唱.师:同学们,这首《国际歌》在世界上传唱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它激励着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受压迫的人起来反抗,这首歌是著名的法国工人运动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为纪念国际工人运动而作的,19世纪的工人运动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出示题目)(二)自主学习,知识建构1、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总体目标、起止时间、政治纲领、意义、特点 、结果、失败原因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人物、三个组成部分、诞生的标志和意义。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作者、内容和意义。4、巴黎公社诞生的背景、五月流血周、意义 。国际歌的作者和作词者。(三)合作探究,释题解惑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3分钟)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哪三大工人运动?有何共同点?师补充:法国里昂工人两次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共同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无产阶级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有组织、有意识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有何意义?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所显现出来的巨大革命力量,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独立的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不仅使无产阶级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3、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工人阶级只有在规模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担负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课文是从马克思、思格斯深入工人群众和进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因为只有深入工人群众,才能了解工人阶级的现状和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应重视理论的作用,特别是对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进行科学的论证。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国度里几乎同时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并密切合作,开始全面创立科学理论的工作。教材在小字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把它们吸收、改造,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它的发表标志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自此之后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阶段,国际共产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洪流。 4、巴黎公社诞生的背景、意义。 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后来人民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了进攻。战斗非常惨烈,数以万计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后来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影响:
师强调分时间、内容、影响三个方面掌握。这是本课的重点,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之后再分析内容,结合以前所学知识理解阶级斗争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规律、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作用。
重点问题强化训练,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巩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可采取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 ⑴上述材料出自哪一著作,何人在何时发表?具体内容有哪些?
⑵材料中,统治阶级是哪一阶级?此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
⑶在中国较早宣传该著作的是谁?
点拨:结合中国历史的有关内容,回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根据108页“动脑筋”: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得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提高工人待遇,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最终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基础。例如,巴黎公社的出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等。)
2、20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有何表现 这些挫折对中国的建设有何启示?
点拨:共产主义运动遭到的挫折,大部分同学并不知道,老师可以明确告诉他们,即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独立自主政策,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课堂小结: 教师在学生将知识点汇总后,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下列所编歌谣展示,然后开展“一分钟识记”活动(即让学生用1分钟背歌谣,比一比,看谁记得快),提高学习兴趣,锻炼记忆力。
历史歌谣:
工业革命大发展,阶级矛盾却凸现。无产阶级争权利,宪章运动为典范。
科学理论指导乏,工人运动受滞限。适应时代的呼唤,马恩合作肩并肩,
汲取精华加实践,发表《共产党宣言》。诞生马克思主义,指导工运蓬勃展。
世界风云骤突变,国际共运新阶段。巴黎人民勇起义,工人政权第一建。
国际歌声广传唱,伟大尝试留经验。(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选择:1.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 ) A.巴黎公社 B.英国的宪章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2.英国的宪章运动因下列哪部文献而得名( ) A.《共产党宣言》 B.《1787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人民宪章》 3.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的要求是( )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获得普选权 D.缓和与资本家的矛盾 4.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④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会,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他们相会的地点是( ) A.伦敦 B.柏林 C.巴黎 D.法兰克福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B.《资本论》的发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长期的合作 7.如果你想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雏形的诞生地,你会选择( ) A.巴黎 B.伦敦 C.华盛顿 D.莫斯科 8.《国际歌》的创作背景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法国大革命 C.英国的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 9.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谱曲的音乐家是( ) A.欧仁·鲍狄埃 B.狄盖特 C.瓦尔兰 D.贝多芬简答:《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人物、内容和作用。参考答案:1、B 2、D 3、C 4、D 5、C 6、C 7、A 8、D 9、B
教后记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