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小说是文学艺术作品,其中有真实的历史成分,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加入一些虚构的成分。这段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教科书,探个究竟吧!
导入新课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
第16课 三国鼎立
思考:
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如何?
军阀割据,混战
一、官渡之战
史料分析:(背景)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铠甲生虮(ji)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请你谈谈两则材料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
东汉末年州牧(军阀)割据、战乱不断。
一、官渡之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涣散。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相对较弱。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思考:曹操的势力何以发展壮大?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招揽人才,重用人才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曹 操
袁 绍
乌巢
三、四万人
十万人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公元200年
以少胜多
作用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一、官渡之战
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4)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讨论:
曹操
刘备
孙权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不已。
--曹操《龟虽寿》
壮心
看图说话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隆中对》
三顾茅庐
隆中对策
三分天下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208年
曹操(20万)VS孙刘联军(5万)
孙刘联军胜利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襄阳
江陵
乌林
夏口
樊口
柴桑
(襄樊)
(荆州)
(洪湖东北)
赤壁
(赤壁西北)
(九江西南)
(鄂州西)
(汉口一带)
刘备
孙权
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地
刘军退却方向
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攻方向
曹军败退方向
主要战场
孙、刘联追击方向
水
水
汉
江
(九江西南)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论从史出
分析探究: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1.曹军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材料二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材料一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材料三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2.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3.曹操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原因)
1.要谦虚谨慎,骄兵必败;
2.学会利用自然条件;
3.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4.事在人为,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胜败得失中受到怎样启发?
探究问题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三国鼎立
请制作关于三国鼎立的表格(包含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等信息)。
三、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名称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发展情况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修建水利工程,发展生产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丝织业兴旺,胜产锦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造船业发达,交通便利
赤壁
之战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国名 经济发展情况
魏
蜀
吴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卫温到达夷洲
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一万去开发夷洲。经过充分准备,卫温和诸葛直组成了一支有三十余艘船的队伍,带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率兵士一万,扬帆出海,浩浩荡荡,开始去寻找夷洲。
经过日夜航行,数月之后,按照《禹贡》上的记载,他们终于到达夷洲。人马刚上岸,还没来得及欣赏岛上风景,岛上的高山族居民即击鼓聚集,纷纷拿着长矛、弓箭、本棍冲乐过来。卫温和诸葛直赶紧叫士兵迎击了高山族人并击退了他们的进攻。
卫温等人开始在夷洲住了下来,帮助高山族人耕种,并教给他们农业生产技术和铸造技术,和高山族人相处得非常友好。从此;夷洲和大陆的经济、文化往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吴国开发夷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袁 绍
曹 操
赤壁之战
魏
蜀
吴
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曹操)
孙刘联军
三
国
鼎
立
军
阀
割
据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关于曹操和诸葛亮,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论从史出。
功过界定
他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做的这些事情对当时或后来的社会有什么影响。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民间关于对诸葛亮的评价“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杜甫
三顾茅庐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呢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东汉名士许绍对曹操的评价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的性格有凶残、奸诈的一面,但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提示: